晓月ur
vip
幣齡 0 年
最高等級 0
八年資深交易員
二餅這波機會不容猶豫,果斷進場!節奏精準,最終5000u利潤落袋為安,完美收官。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比特币逼近阶段顶点?链上信号暗示或将开启数月盘整
宏观层面,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已高度一致。根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预测,10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超过97%。若将目光延伸至12月,市场甚至普遍押注累计降息幅度将达到50个基点,宽松信号明确。
这一预期也获得了美联储内部官员的言论支持。理事鲍曼近期再次表态,预计在今年余下的两次议息会议上将继续推进降息。她与另一位理事沃勒的观点正趋于一致,均认为就业市场放缓的风险已超过通胀压力,而贸易政策带来的通胀影响可能是短暂的。
与此同时,鲍威尔主席关于“未来几个月可能结束缩表”的暗示,为市场提供了更充足的流动性预期,进一步强化了宏观转向的背景。
在此环境下,加密市场的机构化趋势并未减速。Bitwise最新发布的企业持币报告显示,上市公司与机构的比特币总持仓量已突破102万枚,环比增长超20%,约占比特币总流通量的4.87%。本季度新增采购约17.7万枚,平均成本在11.4万美元附近,反映出机构资金仍在有序布局。
对于10月中的那次闪崩,Bitwise首席投资官Matt Hougan在备忘录中给出了冷静评估。他认为这只是一次技术性回调,理由有三:未见主流机构出现危机,DeFi底层系统运行稳定,专业投资者情绪并未恐慌。他判断,推动牛市的基本面——如监管进展、机构配置与市场认知深化——依然牢固。
市场内部,
ETH-1.7%
BTC-0.71%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比特币逼近阶段顶点?链上信号暗示或将开启数月盘整
宏观层面,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已高度一致。根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预测,10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超过97%。若将目光延伸至12月,市场甚至普遍押注累计降息幅度将达到50个基点,宽松信号明确。
这一预期也获得了美联储内部官员的言论支持。理事鲍曼近期再次表态,预计在今年余下的两次议息会议上将继续推进降息。她与另一位理事沃勒的观点正趋于一致,均认为就业市场放缓的风险已超过通胀压力,而贸易政策带来的通胀影响可能是短暂的。
与此同时,鲍威尔主席关于“未来几个月可能结束缩表”的暗示,为市场提供了更充足的流动性预期,进一步强化了宏观转向的背景。
在此环境下,加密市场的机构化趋势并未减速。Bitwise最新发布的企业持币报告显示,上市公司与机构的比特币总持仓量已突破102万枚,环比增长超20%,约占比特币总流通量的4.87%。本季度新增采购约17.7万枚,平均成本在11.4万美元附近,反映出机构资金仍在有序布局。
对于10月中的那次闪崩,Bitwise首席投资官Matt Hougan在备忘录中给出了冷静评估。他认为这只是一次技术性回调,理由有三:未见主流机构出现危机,DeFi底层系统运行稳定,专业投资者情绪并未恐慌。他判断,推动牛市的基本面——如监管进展、机构配置与市场认知深化——依然牢固。
市场内部,
ETH-1.7%
BTC-0.71%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交易這條路上,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人越學越復雜,越做越勤奮,帳戶卻越來越瘦。學盡百種指標,聽遍各路消息,最後還是沒逃過“韭菜”的結局。
而我,從3萬起步,一路走到1000萬,靠的不是高深莫測的祕訣,恰恰相反——是把一件簡單的事,重復做到極致。
我的資金進階分了三段:
· 第一階段:3萬到120萬,四年磨一劍,慢,但穩;
· 第二階段:120萬衝到600萬,提速到兩年;
· 第三階段:600萬到1000萬,只用了八個月。
我越來越確信:交易不是比誰更快,而是比誰更穩。你動得越少,賺得反而越穩。
我的方法簡單到很多人不屑一顧——只看“N字結構”。
衝高,回調,再突破,形態一旦形成,我就進場;
形態破了,毫不猶豫離場。
不加槓杆,不扛單,不補倉。
止損固定2%,止盈10%,哪怕勝率只有三分之一,也能持續盈利。
很多人喜歡把屏幕畫滿趨勢線,研究十幾條均線。而我,圖表上只有一根淡淡的20日均線。
每天開盤,花5分鍾掃一遍4小時K線,有N字就掛單,沒有就關機。
不盯盤、不焦慮,剩下的時間,生活照舊。
賺來的錢,我分三步安置:
· 120萬時,抽走本金;
· 600萬時,提一半配置低風險資產;
· 剩下的繼續滾動。
哪怕市場歸零,我依然睡得踏實。
我的交易紀律,總結起來就三句:
· 不追高,只等形態;
· 不扛單,破位即走;
· 不貪心,賺夠就收。
幣圈從來沒有一夜暴富的童話,只有不斷篩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交易這條路上,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人越學越復雜,越做越勤奮,帳戶卻越來越瘦。學盡百種指標,聽遍各路消息,最後還是沒逃過“韭菜”的結局。
而我,從3萬起步,一路走到1000萬,靠的不是高深莫測的祕訣,恰恰相反——是把一件簡單的事,重復做到極致。
我的資金進階分了三段:
· 第一階段:3萬到120萬,四年磨一劍,慢,但穩;
· 第二階段:120萬衝到600萬,提速到兩年;
· 第三階段:600萬到1000萬,只用了八個月。
我越來越確信:交易不是比誰更快,而是比誰更穩。你動得越少,賺得反而越穩。
我的方法簡單到很多人不屑一顧——只看“N字結構”。
衝高,回調,再突破,形態一旦形成,我就進場;
形態破了,毫不猶豫離場。
不加槓杆,不扛單,不補倉。
止損固定2%,止盈10%,哪怕勝率只有三分之一,也能持續盈利。
很多人喜歡把屏幕畫滿趨勢線,研究十幾條均線。而我,圖表上只有一根淡淡的20日均線。
每天開盤,花5分鍾掃一遍4小時K線,有N字就掛單,沒有就關機。
不盯盤、不焦慮,剩下的時間,生活照舊。
賺來的錢,我分三步安置:
· 120萬時,抽走本金;
· 600萬時,提一半配置低風險資產;
· 剩下的繼續滾動。
哪怕市場歸零,我依然睡得踏實。
我的交易紀律,總結起來就三句:
· 不追高,只等形態;
· 不扛單,破位即走;
· 不貪心,賺夠就收。
幣圈從來沒有一夜暴富的童話,只有不斷篩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美股一路狂歡,BTC卻獨自“躺平”?新手一分鍾弄懂爲何節奏不同
最近不少剛入門的朋友感到困惑:爲什麼美股表現強勁,BTC反而顯得疲軟,甚至出現“掉隊”的跡象?其實這背後並不復雜,主要有三個關鍵點幫你快速理清。
首先,回顧10月11日那輪市場波動——當時部分大型資金方進行了無預警的倉位調整,導致加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被大幅抽走。你可以把市場想象成一個池塘,資金就是裏面的水;水被抽幹後,魚自然難以活躍。而這種流動性的損傷,往往需要時間修復,不是幾天就能恢復元氣的。
其次,BTC自身早就處在壓力區間。從五月開始,它一直試圖維持在某個高位區間,但問題是這段時間幾乎沒有新增資金入場支撐,更多是依賴存量資金在硬撐。這種“孤軍奮戰”的狀態,一旦遇上外部資金分流,就容易出現後繼乏力的現象。
最後,也是根本的一點:美股和BTC的漲跌邏輯並不相同。美股的漲往往依托於經濟數據、企業盈利等基本面因素,而BTC更多受資金流向、情緒波動和行業消息的影響。當資金和注意力更多被美股吸引,BTC短期內的“跟不上”甚至反向波動,其實並不意外。
總而言之,BTC近期的“掉隊”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作爲新手不必焦慮,先理解這些基本邏輯,才能在後續操作中更有方向。如果你也在交易中感到迷茫,想了解更多幣圈乾貨和前沿動態,歡迎關注我,一起避開那些常見的坑,穩健前行。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幣圈滾倉:3個月50倍神話,還是一夜歸零的陷阱?
在幣圈,滾倉從來不是溫和的財富遊戲。它只有兩種結局:要麼是千元本金數月翻百倍的造富傳奇,要麼是滿倉操作瞬間歸零的殘酷教訓。這裏沒有“慢慢變富”,只有極致波動下的生死時速。
滾倉的底層邏輯並不復雜,核心就三點:
· 高倍槓杆放大收益
· 盈利復投滾動增長
· 堅定跟隨趨勢方向
舉個例子:用10美金開100倍合約,只要行情波動1%,本金就能翻倍。更穩妥的做法是:每次盈利後提取一半利潤,剩餘部分繼續滾倉。如果能連續做對11次,10美金就能變成1萬美金。
然而90%的人最終失敗,往往源於三個致命錯誤:
· 盈利時過度貪婪,不懂收手
· 虧損時盲目加倉,試圖攤平
· 頻繁切換方向,被短期波動打亂節奏
從我多年滾倉經驗中總結出兩條鐵律:
1. 方向判斷錯誤,立即止損離場
2. 連續止損20次,強制停止交易
當帳戶盈利達到5000美金時,必須提現部分利潤,鎖定收益。
去年我們團隊帶着一批用戶從2000美金起步,最終滾到80萬。最關鍵的不是交易頻率,而是耐心——整整4個月沒有開倉,直到明確的單邊趨勢出現。滾倉的真諦從來不是“每天操作”,而是等待那個確定性極高的機會,然後全力出擊。
在嘗試滾倉前,請先誠實地回答這三個問題:
· 當前市場波動是否足夠大?
· 趨勢信號是否明確單一?
· 能否只喫魚身,不貪魚尾?
如果答案全部肯定,可以小倉位試水。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幣圈滾倉:3個月50倍神話,還是一夜歸零的陷阱?
在幣圈,滾倉從來不是溫和的財富遊戲。它只有兩種結局:要麼是千元本金數月翻百倍的造富傳奇,要麼是滿倉操作瞬間歸零的殘酷教訓。這裏沒有“慢慢變富”,只有極致波動下的生死時速。
滾倉的底層邏輯並不復雜,核心就三點:
· 高倍槓杆放大收益
· 盈利復投滾動增長
· 堅定跟隨趨勢方向
舉個例子:用10美金開100倍合約,只要行情波動1%,本金就能翻倍。更穩妥的做法是:每次盈利後提取一半利潤,剩餘部分繼續滾倉。如果能連續做對11次,10美金就能變成1萬美金。
然而90%的人最終失敗,往往源於三個致命錯誤:
· 盈利時過度貪婪,不懂收手
· 虧損時盲目加倉,試圖攤平
· 頻繁切換方向,被短期波動打亂節奏
從我多年滾倉經驗中總結出兩條鐵律:
1. 方向判斷錯誤,立即止損離場
2. 連續止損20次,強制停止交易
當帳戶盈利達到5000美金時,必須提現部分利潤,鎖定收益。
去年我們團隊帶着一批用戶從2000美金起步,最終滾到80萬。最關鍵的不是交易頻率,而是耐心——整整4個月沒有開倉,直到明確的單邊趨勢出現。滾倉的真諦從來不是“每天操作”,而是等待那個確定性極高的機會,然後全力出擊。
在嘗試滾倉前,請先誠實地回答這三個問題:
· 當前市場波動是否足夠大?
· 趨勢信號是否明確單一?
· 能否只喫魚身,不貪魚尾?
如果答案全部肯定,可以小倉位試水。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從1200U到2.3萬U:幣圈裏,穩的人才能走得遠
去年幫過一個剛扎進幣圈的小兄弟,他揣着剛攢的1200U進場,說是想補點實習工資的缺口,結果沒幾天就慌了神。
那時候他滿世界蹲喊單羣,別人說“這個幣要起飛”,他連基本面都不看就全倉衝,不到半個月爆了兩回倉,最後連下個月的租房押金都挪來補倉,越虧越急着翻本。我看着實在揪心,拉着他定了三條死規矩,沒成想後來真救了他的帳戶。
第一條,資金分檔,保命優先。我讓他把1200U拆成三部分:300U做短線快進快出,600U等明確趨勢再進場,剩下300U鎖在錢包裏當“安全墊”,不管行情多誘人都別動。短線單更嚴格,賺夠3%就立馬出,絕不盯着盤面等“再多漲點”。他一開始還吐槽“這賺的不夠手續費”,直到看見羣裏有人全倉追熱點幣,一天虧光本金,才老老實實照做。
第二條,不碰模糊行情,只抓確定信號。我跟他說,橫盤就像路口紅燈閃,再心急也別闖,得等突破信號明確了再動手。之前ADA橫盤快兩周,他每天都跟我念叨“感覺要漲了”,我硬攔着沒讓他入。後來某天早上ADA突然放量漲,他跟着進了一單,直接賺了18%——那時候他才懂,“等”不是浪費時間,是少踩坑的底氣。
第三條,止損是底線,移動止損保本金。我跟他約好,單筆止損絕不超過2%,要是盈利到5%,立刻把止損線移到成本價,就算行情回調,至少不虧本金。有次他做ETH多單,行情突然往下走,快觸止損時他跟我說“撤了止損再等等”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幣圈滾倉:3個月50倍神話,還是一夜歸零的陷阱?
在幣圈,滾倉從來不是溫和的財富遊戲。它只有兩種結局:要麼是千元本金數月翻百倍的造富傳奇,要麼是滿倉操作瞬間歸零的殘酷教訓。這裏沒有“慢慢變富”,只有極致波動下的生死時速。
滾倉的底層邏輯並不復雜,核心就三點:
· 高倍槓杆放大收益
· 盈利復投滾動增長
· 堅定跟隨趨勢方向
舉個例子:用10美金開100倍合約,只要行情波動1%,本金就能翻倍。更穩妥的做法是:每次盈利後提取一半利潤,剩餘部分繼續滾倉。如果能連續做對11次,10美金就能變成1萬美金。
然而90%的人最終失敗,往往源於三個致命錯誤:
· 盈利時過度貪婪,不懂收手
· 虧損時盲目加倉,試圖攤平
· 頻繁切換方向,被短期波動打亂節奏
從我多年滾倉經驗中總結出兩條鐵律:
1. 方向判斷錯誤,立即止損離場
2. 連續止損20次,強制停止交易
當帳戶盈利達到5000美金時,必須提現部分利潤,鎖定收益。
去年我們團隊帶着一批用戶從2000美金起步,最終滾到80萬。最關鍵的不是交易頻率,而是耐心——整整4個月沒有開倉,直到明確的單邊趨勢出現。滾倉的真諦從來不是“每天操作”,而是等待那個確定性極高的機會,然後全力出擊。
在嘗試滾倉前,請先誠實地回答這三個問題:
· 當前市場波動是否足夠大?
· 趨勢信號是否明確單一?
· 能否只喫魚身,不貪魚尾?
如果答案全部肯定,可以小倉位試水。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幣圈滾倉:3個月50倍神話,還是一夜歸零的陷阱?
在幣圈,滾倉從來不是溫和的財富遊戲。它只有兩種結局:要麼是千元本金數月翻百倍的造富傳奇,要麼是滿倉操作瞬間歸零的殘酷教訓。這裏沒有“慢慢變富”,只有極致波動下的生死時速。
滾倉的底層邏輯並不復雜,核心就三點:
· 高倍槓杆放大收益
· 盈利復投滾動增長
· 堅定跟隨趨勢方向
舉個例子:用10美金開100倍合約,只要行情波動1%,本金就能翻倍。更穩妥的做法是:每次盈利後提取一半利潤,剩餘部分繼續滾倉。如果能連續做對11次,10美金就能變成1萬美金。
然而90%的人最終失敗,往往源於三個致命錯誤:
· 盈利時過度貪婪,不懂收手
· 虧損時盲目加倉,試圖攤平
· 頻繁切換方向,被短期波動打亂節奏
從我多年滾倉經驗中總結出兩條鐵律:
1. 方向判斷錯誤,立即止損離場
2. 連續止損20次,強制停止交易
當帳戶盈利達到5000美金時,必須提現部分利潤,鎖定收益。
去年我們團隊帶着一批用戶從2000美金起步,最終滾到80萬。最關鍵的不是交易頻率,而是耐心——整整4個月沒有開倉,直到明確的單邊趨勢出現。滾倉的真諦從來不是“每天操作”,而是等待那個確定性極高的機會,然後全力出擊。
在嘗試滾倉前,請先誠實地回答這三個問題:
· 當前市場波動是否足夠大?
· 趨勢信號是否明確單一?
· 能否只喫魚身,不貪魚尾?
如果答案全部肯定,可以小倉位試水。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10.16曉月行情分析及策略
目前從4小時圖看,走勢處在高位震蕩,波動幅度收窄,整體還在短期區間內運行,沒有突破前期的關鍵高點或低點。
MACD 雙線仍在零軸下方,但正在逐漸靠攏,綠柱也在縮短,說明下跌動能有所減弱。不過4小時級別的EMA7和EMA30距離仍然較大,價格被壓在EMA7下方,短期壓力比較明顯。
日線層面趨勢仍然偏空,今天思路還是以反彈後輕倉試空爲主。
大餅:111200-111400附近輕倉空,目標看109800附近
二餅:4020-4040附近輕倉空,目標看3900附近震蕩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3分鍾拆解:我如何讓交易所成爲“被動現金流池”
不賭漲跌、不熬盯盤夜,3年零爆倉,從3000U做到六位數帳戶,靠的從不是運氣,而是一套“反人性概率模型”。
一、利潤鎖倉機制——給收益裝“安全閥門”
我每筆交易進場前,止損止盈線就已固定,絕不臨時修改。
只要單票盈利達到本金的8%,立刻拆分利潤:50%轉進冷錢包“落袋為安”,剩下50%留在帳戶滾複利。
行情順着走,就讓留存利潤“乘勢增值”;行情反着來,已提走的收益就是“風險緩衝墊”。
本金永遠待在“安全艙”,從不會因貪心扛單,被一根急跌K線清空。
這3年裏,我累計提盈27次,最高單周提走12萬U,當時平台客服特意來電確認,怕我是“異常交易”。
二、逆向建倉法——在“爆倉密集區”找機會
大多數散戶爆倉的點位,往往是趨勢切換的“信號點”,我的操作恰好和他們“反着來”。
用“三周期定位法”錨定方向:日線定大趨勢(是多是空),1小時劃震蕩區間,5分鍾抓精準進場點。
同個幣種必開“對沖雙單”:
• A單:突破關鍵壓力位時追趨勢單,止損設在前一輪震蕩的低點,確保小虧就走;
• B單:在超買/超賣區掛反向單,用小倉位博趨勢反轉。
兩邊風險嚴格控制在本金1%以內——震蕩時喫雙向波動,趨勢爆發時守住主單。就像去年某幣閃崩那天,我的對沖單一邊止盈、一邊補倉,單日帳戶直接漲了35%。
三、止損盈利論——用“小虧”換“大賺門票”
我從不把止損當虧損,而是看作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昨晚幣圈和美股這出戲,真是跌宕起伏到讓人睡不着覺。
一邊是鲍尔送出“大禮包”,另一邊川普半路殺出來“加戲”,把不少散戶看得一愣一愣的——這行情,到底該上車還是觀望?
先看鲍尔說了什麼:這次他直接明牌,釋放了幾個關鍵信號——未來幾個月準備停止縮表,還暗示月底可能降息,甚至提到經濟有望“軟著陸”。句句都是市場最想聽的。
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美股和幣圈應聲反彈,走出一波V型反轉,之前恐慌割肉的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更值得留意的是資金動向:凌晨2點鲍尔講話接近尾聲時,市場上突然增發了5億USDC,凌晨5點又追加了1億。這節奏,很難不讓人聯想——美系主流資金正在借機入場,不想錯過這波低吸機會。
然而誰都沒想到,收盤前半小時,川普會突然“戲劇登場”。
他搬出大豆食用油的話題試圖施壓,導致美股尾盤承壓回落,最終收跌。
但只要你稍微查一下數據,就明白這事有多“小題大做”:以廢棄食用油(UCO)爲例,2024年中美在這類商品上的貿易額不過1.1億美元,就算加上正品食用油,總額也只在幾億到十幾億美元之間。更何況,美國本就不是中國主要的食用油進口來源。
說白了,川普這條推文,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幹擾項”,事情本身不大,但攪動情緒的目的達到了。
所以現在局勢很清晰:鲍尔的鴿派信號是實打實的利好,資金的抄底行爲也是真實數據可循的,而川普那番操作,更多只是插曲。
接下來幣圈怎麼看?
別被單日波動帶亂節奏,重點還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先別想千萬身家,先把第一個100萬攥穩了
別總盯着“年入千萬”的美夢,不如先把目標落在“賺夠100萬”上。有了這100萬,哪怕只買年化20%的穩健現貨,一年也能躺賺20萬——這差不多是很多人一整年的工資。我從5萬做到100萬,沒走別的路,就認“滾倉”這招:不天天摳那10%的“蚊子腿收益”,而是把複利拆成幾次“行情暴擊”,一口喫足。
其實滾倉的邏輯特簡單:平時“趴窩”不動,等大機會來了再全力出擊。日常用小倉位練手、摸市場節奏,真等到明確信號,再把“重倉子彈”推上去。而且我只做多頭滾倉,不碰空頭——對普通人來說,抓漲趨勢比賭下跌更穩,也更容易拿住。
那什麼才是值得出手的“滾倉信號”?我把它濃縮成三句大白話:
• 市場跌透後躺了好久,突然放量突破關鍵位置,明顯感覺趨勢要反轉;
• 日線穩穩站上關鍵均線(比如MA30、MA60),量能和價格一起漲,市場情緒從冷清變回暖;
• 熱搜上沒人聊行情,散戶還在罵“又被套了”,但大資金已經悄悄建倉。
光說不練假把式,就以5萬本金爲例,實操前必須把規矩立死:
1. 這5萬得是前期的盈利資金,先用“保本”打底,再談滾倉,避免本金受傷;
2. 只用逐倉模式,總倉位絕不超過10%,槓杆最多開到10倍,但實際操作中要把槓杆壓到1倍,同時設好2%的止損線,把風險鎖死;
3. 突破後第一次加倉,得等價格漲夠10%,用這波新增的利潤再開10%倉位,全程帶着2%止損,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永續合約到底該開多少倍?這個問題,我在幣圈十年裏被問過無數次,也親眼見過無數人栽在這上面——新手、老手,甚至一些所謂的大戶。
我想告訴你的是:槓杆本身不是印鈔機,而是市場遞給你的一把刀。用得穩,是加速器;用不穩,就是絞肉機。
先來說說永續合約的本質。它和傳統期貨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到期日。只要你沒爆倉、沒主動平倉,理論上可以一直持有。表面上看,這給了你極大的自由——“隨時進出”、“無限持有”、“高倍放大”。
但這份自由的背後,是成倍的風險同步跟隨。
前兩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平時開30倍、50倍。我問他爲什麼不開100倍?他說:“太高了,容易爆。”
我聽完就笑了。
其實只要你開了槓杆,哪怕只是一倍,你就已經站上了刀刃。差別只在於,市場允許你反應的餘地有多大。
舉個例子,同樣是比特幣:
· 30倍槓杆,大約需要16U的維持保證金;
· 50倍,降到10U;
· 100倍,只需5U。
不同倍數,風險和收益的比例完全不同。1倍看似安全,但如果行情波動小,可能連手續費都難賺回來;100倍看似激進,但如果你有嚴格的風控和止損紀律,反而能更高效地使用資金。
所以,真正決定你是否能活下去的,不是槓杆倍數,而是你的控制力。
大多數爆倉的人,問題不在槓杆高,而在倉位和保證金不匹配。拿幾百U去撬幾萬U的倉位,隨便幾根K線震蕩,你就出局了。最扎心的是,行情繼續朝你預期的方向走,你卻只能在場外看着——那一刻
ETH-1.7%
BTC-0.7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10.16早间晓月行情分析及策略
市场在试探11万整数关口后,逐步转入窄幅整理格局。从4小时级别观察,价格回落至布林带中轨后,已显现出明确的止跌企稳信号。该位置支撑力度显著,不仅有效抑制了空头的进一步下压,也成功封堵了下行空间,短期格局趋于稳定。
大饼:可关注回踩109,400-110,000区间分批布局做哆,目标上看112,000-113,000一带
二饼:若回撤3880-3940区域可逐步建仓做哆,目标看向4100-4200附近。
ETH-1.7%
BTC-0.71%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