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合約到底該開多少倍?這個問題,我在幣圈十年裏被問過無數次,也親眼見過無數人栽在這上面——新手、老手,甚至一些所謂的大戶。



我想告訴你的是:槓杆本身不是印鈔機,而是市場遞給你的一把刀。用得穩,是加速器;用不穩,就是絞肉機。

先來說說永續合約的本質。它和傳統期貨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到期日。只要你沒爆倉、沒主動平倉,理論上可以一直持有。表面上看,這給了你極大的自由——“隨時進出”、“無限持有”、“高倍放大”。

但這份自由的背後,是成倍的風險同步跟隨。

前兩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平時開30倍、50倍。我問他爲什麼不開100倍?他說:“太高了,容易爆。”

我聽完就笑了。

其實只要你開了槓杆,哪怕只是一倍,你就已經站上了刀刃。差別只在於,市場允許你反應的餘地有多大。

舉個例子,同樣是比特幣:

· 30倍槓杆,大約需要16U的維持保證金;
· 50倍,降到10U;
· 100倍,只需5U。

不同倍數,風險和收益的比例完全不同。1倍看似安全,但如果行情波動小,可能連手續費都難賺回來;100倍看似激進,但如果你有嚴格的風控和止損紀律,反而能更高效地使用資金。

所以,真正決定你是否能活下去的,不是槓杆倍數,而是你的控制力。

大多數爆倉的人,問題不在槓杆高,而在倉位和保證金不匹配。拿幾百U去撬幾萬U的倉位,隨便幾根K線震蕩,你就出局了。最扎心的是,行情繼續朝你預期的方向走,你卻只能在場外看着——那一刻的懊惱,比虧錢更傷人。

我常說:做合約,不怕開高倍,就怕沒後路。

你要學會讓倉位與保證金相匹配。寧可多備一些,也別因爲幾U的差距被強行平倉。

記住這幾條鐵則,或許能幫你走得更穩:

· ✅ 只用逐倉模式,別全倉。逐倉才能把風險鎖在可控範圍;
· ✅ 堅決設止損,別幻想“扛回來”。扛單是所有悲劇的開始;
· ✅ 設定每日小目標。比如本金5000U,每天賺50~100U。

別嫌少,複利是最強大的武器。堅持20天,即使中間失誤幾次,月收益依然驚人:

每天50~100U,20天就是1000~2000U,月回報率20%~40%。放在任何金融市場,這都是頂尖水平。

合約能不能成爲你的工具,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做到“穩定小盈”,而不是“偶爾暴賺”。

說到底,槓杆只是一個放大鏡——它放大的不是收益,而是你的紀律、你的貪婪、你的執行力。

很多人失敗,不是市場太殘酷,而是自己太飄。賺錢時貪得無厭,虧損時死不認輸。

而那些真正活下來的老手,早就明白:爆倉不是行情的問題,而是心態的問題。

所以,沒有“合理”的槓杆倍數,只有“適合你認知和能力”的槓杆。

能控制虧損的100倍,永遠比沒有止損的5倍更安全。

別用本金去賭“可能”,要用系統去贏“確定”。

在幣圈這個世界裏,槓杆從來不是真正的魔鬼——貪婪才是。
ETH-2.98%
BTC-3.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