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做空MSTR和比特幣?白宮與摩根大通之間的無聲戰爭
作者:Maryland HODL;加密KOL;編譯:金色財經
一場金錢權力鬥爭正在衆目睽睽之下爆發——但幾乎沒有人意識到其中的利害關係。以下是我個人的推測。
過去幾個月,政治、市場和媒體領域都出現了一種新的模式。零散的新聞標題突然聯繫起來,市場異常現象看起來不再那麼偶然,機構行爲也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激進。表面之下,似乎隱藏着更深層次的變革。
這不是正常的貨幣週期。
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黨派之爭。
這不是“市場波動”。
我們現在目睹的是兩種相互競爭的貨幣體系之間的直接對抗:
舊秩序……以摩根大通、華爾街和联准会爲中心。
而新的秩序……以國債、穩定幣和以比特幣爲基礎的數字架構爲中心。
這場衝突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正在加劇。幾十年來,它首次公開化。
以下是對真實戰場的一次嘗試……大多數分析人士看不到的戰場,因爲他們仍然將 1970-2010 年的框架應用於一個正在掙脫自身束縛的世界。
一、摩根大通走出幕後
大多數人認爲摩根大通是一家銀行。這是錯誤的。
摩根大通是全球金融機構的運營部門……它是最接近联准会核心機制的實體,影響着全球美元結算,並充當着傳統貨幣體系的主要執行者。
所以,當川普發布關於愛潑斯坦關係網的內容,並明確點名摩根大通(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個人)時,這並非修辭上的誇張。他將體制內根深蒂固的機構拉進了這場輿論風暴。
同時:
這一切都不正常。
這一切都是同一個故事的一部分。
二、政府悄然轉向:將貨幣政策權力歸還財政部
媒體熱衷於文化戰爭的轉移視線,而真正的戰略議程卻是金錢。
本屆政府正悄然努力將貨幣發行中心拉回美國財政部……具體手段包括:
這次調整不會對現有系統進行任何改動。
它取代了系統的核心權力中心。
目前,联准会和商業銀行(以摩根大通爲首)幾乎壟斷了所有美元的發行和流通。如果國債加上穩定幣成爲發行和結算的主要渠道,銀行體系將失去權威、利潤和控制權。
摩根大通明白這一點。
他們完全了解穩定幣的含義。
他們明白如果財政部成爲可編程美元的發行者會發生什麼。
所以他們不靠新聞稿,而是靠市場策略來對抗:
這不是政策爭議。
這是一場關乎生存的鬥爭。
三、比特幣:意想不到的戰場
比特幣不是目標……它是戰場。
美國政府希望在明確推進以國債爲基礎的數字結算系統之前,進行低調的戰略性積累。過早宣布將引發伽馬擠壓,使比特幣價格飆升,並使積累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問題?
舊系統採用類似黃金交易的抑制機制來壓制比特幣信號:
摩根大通花費數十年時間精通黃金領域的這些技術。現在,他們正將這些技術應用於比特幣。
並非因爲比特幣直接威脅到銀行的利潤……而是因爲比特幣加強了財政部的未來貨幣體系,削弱了联准会的貨幣體系。
政府面臨着一個殘酷的戰略選擇:
這就是政府爲何對比特幣保持沉默的原因。
不是因爲他們不理解,而是因爲他們理解得太透徹了。
四、雙方都在脆弱的基礎上作戰
這場鬥爭發生在一個歷經六十年建立起來的貨幣體系之上:
歷史關聯性在各處都已失效,因爲整個系統已不再協調一致。那些將此視爲正常週期的傳統金融專家未能意識到,週期本身正在瓦解。
政權正在瓦解。
水管系統不穩定。
雙方的激勵機制出現了分歧。
摩根大通的傳統秩序和財政部的新興秩序這兩個派系都在同一個脆弱的基礎設施上進行博弈。任何一個誤判都可能引發連鎖的動蕩。
這就是爲什麼這些動作看起來如此奇怪、如此脫節、如此瘋狂的原因。
V. MSTR:轉換橋遭受直接攻擊
現在我們來介紹一個大多數評論員都忽略的關鍵層面。
MicroStrategy 不僅僅是一家持有比特幣的企業。
它已成爲轉換機制——傳統機構資本與新興的比特幣國債貨幣架構之間的橋梁。
MSTR的結構、槓杆式比特幣策略及其優先股產品有效地將法定貨幣、信貸和國債資產轉換爲長期比特幣敞口。如此一來,MSTR實際上已成爲機構和散戶投資者進入比特幣市場的便捷途徑,這些人無法(或不願)直接持有現貨比特幣,但又需要擺脫YCC人爲壓低的收益率。
這意味着:
如果政府設想未來財政部支持的數字美元和比特幣儲備能夠共存,那麼 MSTR 就是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企業渠道。
摩根大通也明白這一點。
所以當摩根大通:
這不僅僅是攻擊邁克爾·塞勒。
它攻擊的是使政府長期積累戰略得以實現的轉化橋梁。
甚至存在一種合情合理的設想(盡管目前仍屬推測,但越來越符合邏輯),即美國政府最終會介入並對MSTR進行戰略投資。正如最近@joshmandell6提出的可能:
這樣做會帶來政治和經濟上的風險。
但這也將發出一個世界無法忽視的信號:
美國正在捍衛其新興貨幣體系中的一個關鍵節點。
僅憑這一點就能解釋摩根大通爲何發起如此猛烈的攻擊。
六、關鍵窗口:對联准会的控制
接下來,時間變得非常緊迫。
隨着@caitlinlong 最近提出:在鲍尔卸任之前,川普需要掌控联准会的實際運作。目前,形勢對他不利……他在聯準會理事會中落後大約三到四票。
幾個瓶頸同時匯聚在一起:
這就是爲什麼經濟增長勢頭現在至關重要,而不是六個月後。
這就是財政部發行策略發生變化的原因。
這就是爲什麼穩定幣監管突然變得至關重要的原因。
這就是比特幣打壓如此重要的原因。
這就是爲什麼圍繞MSTR的爭論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而是結構性問題。
如果川普政府失去國會控制權,他就會成爲跛腳鴨總統……無法重組貨幣體系,反而被他原本想要規避的機構所束縛。到2028年,機會之窗將不復存在。
時間緊迫,壓力巨大。
七、更宏觀的戰略圖景
當你退後一步,就會發現其中的規律:
這不是財經新聞,也不是政治新聞。
這是一次文明層面的貨幣轉型。
六十年來,這場衝突首次不再被掩蓋。
第八章 川普的策略
政府的戰略逐漸清晰:
讓摩根大通在壓制問題上用力過猛吧。
悄悄積累比特幣。
保衛並盡可能加強 MSTR 大橋。
迅速採取行動,重塑联准会的治理結構。
將財政部定位爲數字美元的發行機構。
然後等待合適的政治時機(可能是“海湖莊園協議”)來揭開新架構的面紗。
這並非溫和的改革,而是對1913年秩序的徹底顛覆……是將貨幣權力歸還給政治機構而非金融機構。
如果這一策略成功,美國將進入一個以透明度、數字軌道和混合比特幣抵押框架爲基礎的新貨幣時代。
如果失敗,舊體制的控制力就會加強,變革的窗口可能要等到下一代才會重新開啓。
無論如何,戰爭已經開始了。
比特幣不再僅僅是一種資產……它是兩種相互競爭的未來之間的分界線。
雙方都未能理解的是,最終雙方都將輸給絕對稀缺性和數學真理。
這兩大巨頭爭奪控制權,做好應對意外情況的準備,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