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刷短影音變笨又失眠?71 篇研究揭露 TikTok 傷腦代價

TikTok、Reels、YouTube Shorts 等短影音平台,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項涵蓋近 90,000 名參與者、共 71 篇研究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顯示,短影音的過度使用,與注意力降低、抑制控制能力下降等認知功能退化具有中度關聯。

短影音盛行影響力不限於娛樂

短影音

短影音(Short-Form Videos, SFVs)原以娛樂為主,但如今已廣泛滲透教育、政治宣傳、消費行銷等領域。這類影片透過演算法推播與無限滑動的介面設計,快速抓住使用者注意力,也提高了人們的使用黏著度。研究指出,這種設計雖然提升了用戶參與度,卻也引發了對「數位成癮」與身心健康的關注。

TikTok 憑藉其獨特的演算法推薦系統,精準推送用戶喜愛內容,迅速在全球年輕族群中引爆風潮。Instagram Reels 巧妙融合 IG 社群影響力,創作者能精準觸及現有粉絲,並透過演算法推薦,擴展至「探索」頁面,接觸更廣泛潛在受眾。YouTube Shorts 則整合 YouTube 龐大用戶基數,助力創作者快速連結既有訂閱者,並透過演算法拓展全新觀眾群。

短影音的高頻次、刺激性內容,可能對大腦的認知處理能力產生長期影響。這項由澳洲葛瑞菲斯大學主導的統合分析,整合來自 71 篇研究、近 90,000 名參與者的數據,為理解短影音對健康的實際影響提供了迄今最全面的證據基礎。這種大規模的系統性回顧在社群媒體研究領域極為罕見,其結論具有高度可信度。

重度使用與認知力下降呈中度關聯

統合分析顯示,短影音使用與整體認知功能之間存在中等程度的負相關(r = -0.34)。其中,注意力(r = -0.38)與抑制控制能力(r = -0.41)受到最明顯影響。這個相關係數在社會科學研究中被視為「中等強度」,意味著短影音使用確實對認知功能產生了可測量的負面影響。

研究指出,反覆暴露於快速節奏、強刺激的短影音內容,可能導致用戶對較慢節奏或需持續專注的活動(如閱讀或解題)出現「耐心不足」與「專注力下降」的情況。這種現象在學術界被稱為「注意力碎片化」,大腦習慣了短時間、高刺激的資訊輸入模式後,對需要長時間專注的任務會產生抗拒。

抑制控制能力的下降更值得關注。抑制控制是指抑制不當行為、抵抗誘惑和控制衝動的能力,這是執行功能的核心組成部分。當抑制控制能力下降時,人們更難以控制自己刷短影音的行為,形成惡性循環:越刷越難停,越難停越影響認知功能。

短影音對認知功能的三大負面影響

注意力持續時間縮短:習慣 15-60 秒的內容後,對需要長時間專注的任務(閱讀、學習)產生抗拒

抑制控制能力下降:難以控制刷短影音的衝動,「再看一個」變成無限循環

深度思考能力減弱:大腦適應快速切換和淺層處理,對需要深度分析的任務感到困難

研究進一步指出,這種「習慣化+敏感化」的雙重效應,會降低大腦對需要努力與延遲回饋的活動的容忍度。短影音提供的即時滿足與多巴胺刺激,使大腦對「努力→延遲→回報」這種傳統獎勵模式變得不耐煩。

演算法獎勵機制削弱自我控制力

短影音平台透過即時回饋與多巴胺刺激,加強用戶的「即時滿足需求」,這種設計類似於強化學習,使人們傾向滑不停,形成習慣性使用。這類高頻率的刺激不僅削弱用戶對長時間任務的耐受度,也可能減弱前額葉皮質等負責控制與專注的腦區功能。

演算法獎勵機制的核心在於「個性化推薦」。平台追蹤用戶的每一次互動——停留時間、完播率、按讚、分享——並據此不斷優化推薦內容。這種機制極其有效,用戶刷到的內容越來越符合自己的喜好,導致「停不下來」的現象。這不是用戶意志力薄弱,而是演算法設計的必然結果。

短影音的無限滑動設計消除了自然停止點。傳統媒體(如電視節目或電影)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但短影音平台採用無限滾動(Infinite Scroll)設計,下一個影片自動播放,沒有任何停止提示。這種設計刻意繞過用戶的理性決策,使得「多看一個」變成自動化行為。

心理健康亮紅燈,焦慮與壓力最受影響

在 61 篇探討短影音與心理健康關聯的研究中,整體結果顯示兩者間存在輕微至中等程度的負面關聯(r = -0.21)。特別是焦慮(r = -0.33)與壓力(r = -0.34)表現最顯著,抑鬱症狀與孤獨感也出現弱負相關。

不僅如此,使用短影音平台的時間若集中於睡前,也可能擾亂褪黑激素分泌,影響睡眠品質,進一步削弱心理調節能力。藍光暴露是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內容的刺激性。短影音的快節奏和情緒起伏會讓大腦保持興奮狀態,難以進入放鬆和睡眠準備模式。

令人意外的是,短影音使用與自尊或身體意象並無顯著關聯。研究者推測,這可能與平台上多元化與正向身體形象內容的增加有關,有別於過去強調外貌比較的社群媒體。未來應進一步區分不同內容類型,以釐清這些不一致的結果。

年齡不是決定因素,青少年成人皆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年齡對短影音使用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並無顯著調節作用。也就是說,無論是青少年或成人,過度使用短影音都可能產生相似的負面影響。這與一般認為青少年更容易受社群媒體影響的看法略有不同,也顯示短影音平台設計的「普遍吸引力」可能跨越年齡層發揮效應。

研究進一步發現,「短影音成癮」的測量指標與心理與認知健康之間的關聯最強,而僅以時間長短或使用頻率作為評估依據的研究,關聯則相對較弱。這表明,成癮傾向(如失控、無法停止使用)比單純使用時間更能反映潛在的健康風險。此外,「泛用型平台使用者」(同時使用多個短影音平台)比單一使用 TikTok 的用戶呈現更強的負面關聯,說明多平台累積使用可能加劇其健康影響。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