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Strive斥資1.62億美元增持比特幣,持倉超Galaxy Digital躍升全球前五

2025 年 11 月初,由 Vivek Ramaswamy 創立的比特幣財資資產管理公司 Strive 宣布完成 1.62 億美元 BTC 收購,以均價 103,315 美元購入 1567 枚比特幣,使其總持有量達 7525 枚 BTC(約合 7.8 億美元),超越 Galaxy Digital 的 6894 枚 BTC 持倉。

此次收購資金來自 Strive 優先股 SATA 在納斯達克的超額認購 IPO,該股票發行價 80 美元/股,並透過「比特幣放大開關」機制將募資專用於 BTC 積累。Strive 同時推出 12% 的資本回報率(ROC)股息模型,加入 Tesla、CleanSpark 和特朗普媒體等企業的機構比特幣採用行列,標誌著上市公司比特幣財資策略的進一步成熟。

Strive 收購細節與財資策略創新

Strive 的 1.62 億美元比特幣收購採用了一種新穎的公司財資架構,其核心是透過永久優先股融資實現「非稀釋性比特幣積累」。具體而言,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 SATA 優先股募資 1.62 億美元,全部用於購買比特幣,而公司普通股(代碼 ASST)則保持獨立交易,避免股權稀釋。

Strive CEO Matt Cole 將此機制稱為「比特幣放大開關」——當比特幣價格低於目標閾值時,公司使用優先股收益增持 BTC;當價格過高時,則暫停購買並積累現金。這種設計使 Strive 成為「首家完全透過永久優先股融資比特幣積累的財資公司」,創造了傳統公司金融與加密貨幣資產的混合模型。

從交易執行來看,1567 枚 BTC 的收購均價 103,315 美元較當時市場價(約 105,000 美元)有 1.6% 折扣,表明 Strive 可能透過場外交易或算法執行降低衝擊成本。此次收購後,Strive 在 BitcoinTreasuries.net 的全球企業比特幣持有排名中從第 18 位躍升至第 14 位,僅次於 GD Culture Group(8100 枚 BTC),但領先於 Mike Novogratz 的 Galaxy Digital(6894 枚 BTC)。

Strive 收益模型與投資者回報結構

Strive 透過 SATA 優先股推出的 12% 資本回報率(ROC)股息模型,在傳統收益產品與加密貨幣風險敞口間建立了獨特平衡。

根據公司公告,SATA 每月派發可變股息,目標年化收益率為 12%,但支付來源被分類為「資本回報」而非傳統股息,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潛在稅務優勢——ROC 分配在美稅法中被視為本金返還,僅在成本基礎歸零後才需繳納資本利得稅。

首席投資官 Ben Werkman 描述 SATA 為「傳統固定收益設計與現代比特幣資本效率的混合體」,其股息率將根據比特幣價格表現動態調整:當 BTC 上漲時,部分利潤用於增加股息;當價格下跌時,則維持基礎股息率。

首席風險官 Jeff Walton 補充道:「比特幣的流動性和透明度使其成為風險意識型收益工具的完美基礎資產」。該模型與 Michael Saylor 的 Strategy 形成對比——後者純粹透過債券發行和股權稀釋增持比特幣,而 Strive 透過優先股結構隔離了普通股股東的稀釋風險。

從歷史表現來看,類似結構在 CleanSpark 的比特幣積累中已驗證可行性,該公司透過可轉換債券融資 10 億美元,實現了 28% 的算力增長。

Strive 比特幣財資核心數據

本次收購額:1.62 億美元(1567 枚 BTC)

平均成本:103,315 美元/枚

總持有量:7525 枚 BTC(約 7.8 億美元)

全球排名:第 14 位(超越 Galaxy Digital)

融資工具:SATA 優先股(納斯達克上市)

發行價格:80 美元/股

目標股息率:12% 年化(ROC 模型)

股息調整區間:95-105 美元(股價維穩目標)

比特幣財庫行業趨勢與機構採用對比

Strive 的比特幣增持是 2025 年下半年企業財資配置趨勢的縮影,多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了類似的加密貨幣策略。根據 BitcoinTreasuries.net 數據,截至 11 月初,全球公開上市公司比特幣持有總量達 98 萬枚 BTC(約合 1020 億美元),較 2024 年底增長 35%。

這一浪潮由多重因素推動:比特幣在 10 萬美元上方企穩增強了機構信心;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批准提供了流動性出口;以及通膨對沖需求在美聯儲降息周期中復甦。橫向對比顯示,Strive 的積累速度顯著領先——其 7525 枚 BTC 持倉在三個月內從零建立,而同期 Strategy 增持 487 枚 BTC(約 5000 萬美元),CleanSpark 透過可轉換債券融資 10 億美元用於挖礦擴張,特朗普媒體與技術集團則披露了 2.15 億美元比特幣財資配置。

從行業分布看,科技公司(佔機構持有量的 45%)、資產管理公司(30%)和金融服務商(25%)構成三大主力,但 Strive 的特殊性在於其作為「純比特幣財資遊戲」的定位——公司業務模型完全圍繞比特幣積累與管理構建,而非將 BTC 作為副業或庫存儲備。

Strive增持比特幣的市場影響與投資啟示

Strive 的比特幣財資模型為公開市場投資者提供了參與加密貨幣行情的創新工具,但需仔細評估其風險收益特徵。從收益角度看,SATA 優先股的 12% 目標收益率在零利率環境中極具吸引力,且 ROC 結構提供稅務優勢,但投資者需接受其股息率可變且與比特幣價格表現掛鉤。

從風險角度,該模型面臨三重挑戰:比特幣價格波動可能影響股息支付能力;優先股在交易所的流動性可能受限;公司業務高度集中於單一資產類別。對於考慮配置的投資者,建議將 SATA 視為高收益債券替代品,而非股權投資,配置比例不超過固定收益倉位的 5-8%。

相比之下,Strive 普通股(ASST)則提供更高槓桿的比特幣暴露,但波動性也相應放大。從更廣視角,Strive 的成功融資表明機構對比特幣的接納正從「實驗性配置」轉向「核心財資工具」,這一趨勢可能推動更多企業效仿,特別是現金流充裕但增長放緩的傳統行業公司。投資者可關注這一主題的擴散效應,尋找可能宣布比特幣財資策略的潛在候選企業(如現金豐厚的科技公司或保險公司)。

結語

Strive 的 1.62 億美元比特幣收購及其創新財資模型,標誌著企業比特幣策略從試探性配置向專業化管理的進化。透過優先股融資與非稀釋性積累機制,公司為公開市場投資者提供了參與加密貨幣行情的新路徑,同時推動了機構採用的深度與複雜度。隨著更多企業效仿此模式,比特幣作為公司財資資產的角色將進一步制度化,但投資者需清醒認識集中性風險與波動性特徵,在追求收益的同時保持資產配置的平衡。

BTC-1.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市值:$4138.95持有人數:2
    0.00%
  • 市值:$4110.34持有人數:1
    0.00%
  • 市值:$4110.34持有人數:1
    0.00%
  • 市值:$4100持有人數:1
    0.00%
  • 市值:$4100持有人數:1
    0.0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