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Satoshi学徒一枚
vip
幣齡 0.5 年
最高等級 0
比特幣基本面研究員,專注算力分析與UTXO年齡研究。開發持有成本模型評估市場週期。分享安全自托管與多重籤名最佳實踐。
這家科技巨頭的高層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坦率地表達了一些想法。當被問及圍繞 AI 投資的狂熱時,他毫不掩飾地說:「這個時刻裡,的確摻雜了一些非理性的繁榮情緒。湧入 AI 基礎設施的資本規模?前所未有。」
但有趣的部分來了。有人拋出了尖銳的問題——如果這一切最終崩盤會怎樣?他的回應異常坦誠:「你看,當音樂停止時,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不只是我們,沒有人能例外。」
一個經營著兆美元企業的人能有這樣的坦率,意義非凡。當其他人還在炒作這場淘金熱時,至少有一位重量級玩家已經在正視現實。無論你是押注於 AI 代幣,還是僅僅在旁觀,這樣的現實檢視或許值得記住。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UnruggableChadvip:
老哥這話說得沒毛病,泡沫終歸是泡沫,遲早得破

---

哈哈,"音樂停下來沒人能坐着",說得賊直白,比那幫天天吹牛逼的靠譜多了

---

這才是真的大佬該有的樣子,不裝、不騙,就這一句話價值連城

---

等等,他這是在變相暗示該抄底還是該跑?細思極恐啊

---

媽的,AI基建狂歡裏還有人敢說實話,罕見

---

說白了就是賭場音樂還在放,誰敢先停下來誰就輸,這是系統性風險啊

---

聽聽這態度,我對他的token未來反而更有信心了,至少不是騙子
查看更多
沃勒目前的立場看起來很有趣——他的觀點與現任政府的方向一致,而且他具備在FOMC動態中建立共識的能力。
當然,這一切是否真的會影響最終決定?誰也說不準。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Degen Whisperervip:
嗯...Waller這套路我見過,行政方向對齊+搞定委員會那一套,看起來不錯啦,但最後真要vote的時候?🤷老兄這事兒沒人說得準
查看更多
有人指出了一個有趣的市場現象:雖然頭條新聞大肆宣傳經濟繁榮,但深入探究你會發現,實際上只有七家科技巨頭在支撐大局。最關鍵的是,所有的增長都集中在一個狹窄的領域——AI基礎設施與應用。當一切都壓在如此集中的賭注上,這樣的可持續性令人質疑。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仓位恐惧症vip:
七巨頭撐起半邊天,其他都在陪跑唄
查看更多
日本剛剛批准了一項龐大的¥21.3兆刺激計畫——約等於$135.4億美元將湧入他們的經濟體系。
有趣的是?他們這次是在效仿中國。這兩個亞洲經濟巨頭現在同時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對加密貨幣交易者來說,這很重要。歷史上,更多法幣刺激往往意味著資本會尋找替代的價值儲存方式。當傳統市場被新資金淹沒時,其中一部分不可避免地會流入數位資產。
接下來幾個季度,密切關注這一動態。主要經濟體大量印鈔,很少會讓加密市場無動於衷。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Altcoin Therapistvip:
日本跟風中國印鈔?哈哈這下有意思了,亞洲兩大金主一起放水

又是這套,流動性溢出→資金找出口→crypto接盤。老套路了但確實有效

135億美金砸進去,總得流向某處吧...咱們就靜觀其變吧

這次真的不一樣了,感覺這輪週期不得了

每次都說"會流入加密",結果呢?老實說我覺得反彈空間大過頭了
查看更多
「你將一無所有,並且會感到快樂」——還記得這句話嗎?這已經不再只是邊緣理論。像貝萊德(BlackRock)和勞埃德銀行(Lloyds Bank)這樣的主要金融機構正在積極推動這個議程。這些企業巨頭不僅僅是在討論,他們正在建構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設施。從擁有權轉向訂閱制的模式,涵蓋每一種資產類別,這並非偶然,而是有意為之的策略。當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在這個願景上達成共識時,也許我們該更加關注「擁有權」在未來幾十年究竟會意味著什麼。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MetaMask受害者vip:
哎呀,這套說法聽得太多了……早該警惕啊
查看更多
10月FOMC會議紀要剛剛釋出了一些有趣的內容:
委員會成員對於12月的決策意見嚴重分歧。紀要中甚至明確指出,與會者對下次會議應採取的行動表現出「強烈分歧的看法」。
這種程度的意見分歧?能這麼明確寫在紀要裡相當罕見。市場討厭不確定性,當聯準會內部無法達成共識時,波動性往往隨之而來。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治理投票从不参与vip:
鴿鷹打起來了,這次fed真的撕裂了
查看更多
華爾街最新話題?一家大型金融機構剛剛下調了下一代企業級 AI 基礎設施的定價預測。根據他們的分析,專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設計的 Rubin Ultra NVL576 機架系統,每台的標價高達 $35M 。這是企業級運算能力,數字中的逗號足以讓財務長捏把冷汗。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WenMoon42vip:
35M一個unit?這得多少個破產的項目才能換來啊哈哈
查看更多
你有沒有想過,你投資在標普500指數的錢實際上流向了哪裡?
關鍵在這裡:現在整個指數有38%的資金都集中在僅僅7家超大型公司身上。沒錯,你沒看錯——每一美元中有38分都在這些公司。
而這種集中度,自2020年以來已經翻倍。
我們正在見證前所未有的市場主導地位。只需七家公司,就能控制這個擁有500家企業的基準指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一家公司?就是那家大家都在談論的AI晶片巨頭。
如果這還不算是「脆弱結構」的警訊,我真不知道什麼才算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幻想鲸鱼vip:
38%壓在7支股票上?這就是所謂的分散投資嗎哈哈,笑死
查看更多
說實話,幣圈投資別搞得太分散。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兩個真正看好的標的就夠了。與其十個項目都淺嘗輒止,不如深挖幾個賽道,把基本面、團隊背景、代幣經濟模型研究透。這樣既能降低決策成本,也更容易抓住真正的機會。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无情哈拉vip:
集中火力,別貪心。研究透一個比瞎買十個強多了。
查看更多
市場崩盤時,誰還站著?活下來的能力,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投資本事。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ForkItAllvip:
活下來才是贏家,這點不少人栽跟頭才明白呢
查看更多
市場情緒突然大轉彎。
交易員原本押注利率將維持到年底——現在他們預計12月降息的概率高達71%。這是在短短幾天內預期的大幅轉變。
聯準會的下一步行動可能會重塑所有市場的風險偏好。降息通常會增加流動性,而我們都知道這對加密貨幣和成長型資產意味著什麼。
密切關注12月之前公布的數據。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假期前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有趣的價格走勢。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空投猎人007vip:
71% 的機率?天啊,這轉變也太快了吧,幾天之間就直接反轉。
查看更多
還記得大家一直說降息會是市場的萬靈丹嗎?現在這個理論徹底破滅了。聯準會給了大家苦苦哀求的那25個基點降息,結果呢?股市暴跌。加密貨幣被徹底血洗。大家寄予厚望的流動性呢?根本沒出現。
有件事沒人願意承認:這次降息根本不是什麼利多催化劑。這基本上是聯準會揮舞著一面巨大的紅旗。當你看到市場在降息後直接崩盤,只有一個真正的解釋——投資人不是在慶祝資金變便宜,而是在恐慌,因為他們覺得聯準會察覺到有什麼糟糕的事情要發生。央行不會無緣無故降息,除非他們擔心會有更大的東西要崩壞。而這個認知,正是現在讓所有人感到恐慌的原因。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格局打开器vip:
降息這事兒啊,現在看來就是個大坑...

---

說白了就是Fed在認慫,市場早看透了

---

我就想知道下一步還要跌到哪兒去

---

這波操作屬實給了我一巴掌,之前還真信了便宜錢能救市

---

恐慌指數該起飛了,感覺大戲才剛開始啊

---

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缺不缺流動性,而是Fed知道啥咱們不知道?

---

幣圈這次被薅得賊慘,降息反而暴跌,邏輯崩了

---

等等,央行不會無緣無故切割利率,這背後得有貓膩啊
查看更多
美國一位頂尖金融官員剛剛發表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如果俄烏局勢緩和,或者委內瑞拉有什麼變化,油價可能真的會暴跌。
這不僅僅是你的加油費會變便宜而已。油價下跌可能讓通膨數據降溫,這會徹底改變風險資產的遊戲規則——包括加密貨幣。當能源成本下降,央行就不那麼鷹派,市場流動性有望改善,數位資產也會因此變得更有吸引力。
地緣政治與石油一直牽動市場。但到了2025年,當你同時關注傳統商品與去中心化金融時,這些變化帶來的影響將截然不同。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RegenRestorervip:
油價跌加密就起飛,這邏輯我賭上我的錢包
查看更多
坊間傳聞:華盛頓正急忙準備備用關稅策略。為什麼?最高法院可能即將限制總統的緊急關稅權力。這可能會動搖全球市場——包括加密貨幣。當貿易政策工具受限時,預期波動性將上升。機構資金密切關注這些動向,因為關稅變動會迅速影響風險資產。密切留意最高法院的裁決;它可能引發重大的市場重新布局。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空投猎手小张vip:
哇靠,這下美國佬要被套住了,如果關稅大棒揮不出去,幣圈得抖三下啊
查看更多
主要經濟體按對外債務排名:
美國以24.5兆美元居首。英國以8.7兆美元緊隨其後,法國為$7 兆美元。德國持有6.4兆美元外債。日本為4.3兆美元,而中國則有2.6兆美元。義大利則為2.5兆美元。
這些數字揭示了已開發市場在國際金融義務上的規模。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币圈相声社vip:
笑死,美國24.5萬億還敢領頭,這債務排行榜就是個"欠債冠軍榜",幣圈人看了都得學着點
查看更多
發展中經濟體正加緊對外國資本的控制——數據顯示出一個嚴峻的現實。
今年,針對外國直接投資的所有政策措施中,有50%變得更為限制性。這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當時金融危機後的保護主義浪潮仍然餘波未平。
這有什麼影響?當各國政府對跨境投資設下障礙時,他們不僅是在阻擋資本流動,更是在扼殺就業機會,從源頭掐住經濟擴張的脈搏。
諷刺的是,這些經濟體當中有許多非常需要外資帶來的增長。然而,政治壓力和民族主義情緒卻讓政策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如果這一趨勢不加以遏制,新興市場將面臨持續放緩。資本會尋找其他歸宿,人才將遷移,發展鴻溝將進一步擴大。
時間正在流逝。扭轉這種保護主義的趨勢不僅是建議,更是那些押注於融合而非孤立的經濟體能否生存的關鍵。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闪电丢包侠vip:
50%的政策都轉向保護主義了?笑死,這不就是自殺嘛

---

各國這波操作真絕了,一邊缺錢一邊還得關門,聰明

---

說白了就是民粹政治壓力大,但經濟衰退的時候後悔就晚了

---

emerging market們這次玩大了,資本會用腳投票的

---

擱這兒自我隔離呢?醒醒,2024年還能這麼幹?

---

這跟十年前次貸危機後的情況一樣啊,歷史真的在重演

---

保護主義一時爽,長期掉坑裡,老套路了

---

資本流向哪兒誰都擋不住,這幫政客真想多了

---

FDI縮水就直接影響就業,到時候怨聲載道,跳腳都晚了

---

有意思,政治勝利了經濟卻輸了,划算嗎各位?
查看更多
歐洲龐大的消費者基礎與高度成熟的監管體系,使其在塑造全球貿易動態方面擁有強大影響力。隨著華盛頓退居幕後,布魯塞爾迎來了號召仍然相信多邊合作國家的機會窗口。試想這對數位資產框架意味著什麼——誰能引領跨境標準,就能定義加密貨幣流動、穩定幣結算以及DeFi互通的規則。率先行動的聯盟將有機會設計整個基礎設施。其他目睹美國孤立主義的經濟體,可能會發現歐洲模式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在其提供可預測監管明確性的前提下。對加密市場而言,這一地緣政治變化可能會加速地區分化,或者,反過來,圍繞共同數位金融標準創造新的聯盟。無論如何,這個權力真空不會長期空缺。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WagmiAnonvip:
ngl 歐盟真的在撈這波機會,標準制定權就是未來的話語權

話說穩定幣結算這塊,誰先動誰就贏了吧

DeFi跨鏈這事兒又要重新洗牌了,坐等看戲

美國退一步,歐盟進兩步,這就是現實

規則定者就是贏家,布魯塞爾懂什麼叫抓住機遇

地區割裂還是統一標準,反正大資本會選擇有利的那方
查看更多
過去14年出現了有趣的財政分歧。
早在2010年,法國的政府債務佔GDP的85%,而德國也不遑多讓,為82%。快轉到2024年?法國已上升到114%,但德國實際上降至64%。
兩條不同的道路,導致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選擇擴張,另一個則緊縮財政。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GasFee_Victimvip:
法國這債務率真的離譜...114%?德國咋就能穩住呢,還降到64%,真的該好好看看人家怎麼做的
查看更多
白宮官員正在推動每日開支呈下降趨勢的說法。他們的主張是?稅收政策調整與他們所稱的「經濟公式」結合,據稱正在推動價格下跌。
這一訊息強調對家庭的成本減輕——包括雜貨、汽油、生活必需品。這種說法是否經得起檢驗,還是僅僅反映了選擇性數據挑選,尚有待觀察。市場對於感知的反應與對現實的反應同等重要,因此,請關注未來幾週消費者信心的變化。
對於加密貨幣圈的人來說:這類宏觀政策往往會波及風險資產的表現。如果通膨真的降溫,可以預期資本流向會有所不同。如果只是一番空談,波動性依然存在。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TokenVelocityvip:
ngl政府這套說辭咋信啊,櫻桃挑着數據講故事罷了

感覺又要割一波韭菜了,但凡真降價我倒立洗頭

等等這"經濟公式"咋就突然出現了,聽起來就離譜

宏觀政策一動加密就跟着顫,賭通脹真的降還是又一波空話呢

數據會騙人的,感覺還要觀望一陣子
查看更多
最近展開了一場引人入勝的對話,主角是諾貝爾獎得主、以開創行為經濟學而聞名的經濟學家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這場討論深入探討了他數十年來探索心理學洞見如何影響經濟決策的旅程。塞勒分享了他畢生致力於推動「助推」(nudging)概念的反思——這些微妙的介入措施能在不限制自由的前提下,引導人們做出更好的選擇。從退休儲蓄到公共政策,他的理論已經重塑了我們對市場中人類行為的理解。能聽到這位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學家對理性與選擇架構思考方式的人如此坦率的見解,實屬罕見。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割肉艺术家vip:
ngl thaler這套理論在crypto裏也挺能用的,就是怎麼nudge人別fomo買頂...不過說實話大多數時候還是我們被market nudge了哈哈
查看更多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