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achine
加密貨幣市場存在着一個貫穿今年的深層問題,並且不斷被掩蓋,或許沒有人想看到這一部分...
自今年年初以來,我們見證了什麼,連最大的交易所也有數百種幣種歸零,持續下跌的幣種,距離 ATH 100 倍的遠離已經成爲市場的自然和潮流。
信任已經結束。恐慌指數處於“因恐懼而顫抖”的階段。
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每個幣不斷貶值而投資者仍然繼續聚集,會發生什麼?
所以如果投資者手中的資產達到了總供應量無法預測的規模,去清除這些資產就真的很困難嗎?是的,不幸的是,這非常困難。這些幣已經給了這麼多的購買機會,幾乎走向了一個幾乎不可能的境地。
如果在2025年1月時你能以1000美元購買1000個幣,而今天卻能以同樣的價格購買20000到30000個幣,那麼你在自己的領域就算是一條新鮮的鯨魚...
當供應的絕大部分集中在投資者手中時,就沒有人可以推高價格。在漲嘗試中,會出現巨大的賣出牆,大家都會進入“稍微漲一下就賣”的心理狀態,任何微小的漲都會引發拋售。
在這個階段,提高價格是非常昂貴的,即使花費數百萬美元,投資者的拋售也會不斷將你拉低。因此,提高價格沒有經濟上的價值。這樣的幣不會死,但也無法跑起來;即使跑起來,大家也會拋售並扼殺其動能。
簡而言之:投資者的供應已達到高峯的幣不再是“將要漲的項目”,而是變成了“上市後將被出售的負擔”。
因爲在他們面前原本符合小投資者定義的人,如今已經被他們自己變成了
查看原文自今年年初以來,我們見證了什麼,連最大的交易所也有數百種幣種歸零,持續下跌的幣種,距離 ATH 100 倍的遠離已經成爲市場的自然和潮流。
信任已經結束。恐慌指數處於“因恐懼而顫抖”的階段。
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每個幣不斷貶值而投資者仍然繼續聚集,會發生什麼?
所以如果投資者手中的資產達到了總供應量無法預測的規模,去清除這些資產就真的很困難嗎?是的,不幸的是,這非常困難。這些幣已經給了這麼多的購買機會,幾乎走向了一個幾乎不可能的境地。
如果在2025年1月時你能以1000美元購買1000個幣,而今天卻能以同樣的價格購買20000到30000個幣,那麼你在自己的領域就算是一條新鮮的鯨魚...
當供應的絕大部分集中在投資者手中時,就沒有人可以推高價格。在漲嘗試中,會出現巨大的賣出牆,大家都會進入“稍微漲一下就賣”的心理狀態,任何微小的漲都會引發拋售。
在這個階段,提高價格是非常昂貴的,即使花費數百萬美元,投資者的拋售也會不斷將你拉低。因此,提高價格沒有經濟上的價值。這樣的幣不會死,但也無法跑起來;即使跑起來,大家也會拋售並扼殺其動能。
簡而言之:投資者的供應已達到高峯的幣不再是“將要漲的項目”,而是變成了“上市後將被出售的負擔”。
因爲在他們面前原本符合小投資者定義的人,如今已經被他們自己變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