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igm領投押注,3Jane將如何解鎖萬億DeFi無抵押信貸市場?

作者:J.A.E

DeFi市場規模已突破1,500億美元,但超額抵押模式仍限制著其向更廣闊的信貸領域滲透。無抵押借貸始終是DeFi市場積極探索的方向之一,但是各路協議紛紛埋骨途中。

近日,無抵押借貸新秀3Jane宣布預計將於11月初主網上線。作為頭部加密VC Paradigm支持的無抵押信貸協議,3Jane是其在借貸賽道的又一落子,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DeFi抵押借貸模式或將出現轉折點

3Jane將自身定位為「基於信用的點對池貨幣市場」,目標是為無法滿足超額抵押需求的群體,提供算法驅動的即時無抵押USDC信貸額度。3Jane擁有清晰的客戶畫像,除了普通的加密投資者以外,其也明確囊括了流動性礦工、交易員、套利者、企業以及AI Agent等服務對象。3Jane瞄準的這類目標客群說明,其從一開始就定位在高周轉、高資本效率的機構級信貸市場。

無抵押借貸的本質是出借人必須承擔借款人的信用風險。在傳統金融中,這類業務通常都會要求借款人通過嚴格的KYC(客戶身份驗證)/AML(反洗錢)/CDD(盡職調查)與信用評估,但DeFi推崇的無許可與匿名性卻與KYC/AML要求背道而馳。因此,DeFi無抵押信貸如果想要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特別是在獲取5,000萬美元級別的機構資金時,就必須要平衡去中心化精神和監管合規要求之間的矛盾。

早期階段,出借人可在3Jane上通過存入USDC來鑄造USD3,或者將USDC/USD3質押進協議鑄造sUSD3,並獲得高達27%的APY。截至目前,3Jane上超過700萬美元的信用額度是由約8,310萬美元的已驗證資產支持。

針對借款人,3Jane將範圍限定在總資產價值超過15萬美元的美國居民,初始出借金額上限約為5,000萬美元。這個限制主要是由於協議需要資產驗證來確定信用額度,同時篩選出合格借款人以降低風險,借款人要求是美國居民也便於未來的債務追收。

協議的准入機制,直指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合格投資人」的監管要求。雖然合格投資人的定義通常要求淨資產超過100萬美元,但3Jane設定的准入門檻及其對用戶國籍的要求說明了協議對合規的重視,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將用戶限定在滿足特定KYC與資產門檻的客群範圍內,從而最大程度地規避監管風險。

對於3Jane而言,其商業模式閉環的前提不再只是技術上的風控模型有多精準,更取決於它能夠滿足機構資金對監管層面的嚴格要求。這意味著,3Jane需要證明它是一個擁有可驗證合規層的協議,才可能吸引其目標群體進入DeFi市場。

3Jane構建用戶信用圖譜,打造「隱私合規棧」

3Jane 創始人Jacob Chudnovsky坦言,之前加密市場的無抵押信貸協議均以失敗告終,原因在於缺乏健全的信貸承銷機制與法律追索權,且大量交易都發生在鏈下。為了解決無抵押借貸在風控與合規方面的難題,協議通過結合3Jane信用風險算法(3CA)與zkTLS協議,創建了一套新技術架構。

3CA用於捕捉用戶在DeFi、CEX(中心化交易所)以及傳統銀行之間的交互數據,將其作為信用評估的一部分。3CA是基於用戶的Jane Score與資產類型對他們的信用額度進行承銷。其中,Jane Score是用戶在3Jane協議上的信用評分,由他們在鏈上與鏈下的信用度共同構成。Jane Score的鏈上信用評分是由Cred Score與Blockchain Bureau Score喂價,這兩個協議都根據用戶的鏈上行為建立了信用評估框架;鏈下評分則是整合了TransUnion與Equifax(美國三大信用機構之二)的VantageScore 3.0作為數據源。另一方面,Jane Score也包含了違約懲罰機制,通過限制訪問權限與提高利率來震懾不良行為者。

簡而言之,Jane Score將從鏈上及鏈下兩個維度綜合評估用戶的信用風險。假設用戶通過外部借款或轉帳等行為虛增自身的資產價值試圖向協議進行借貸,這類行為本身就會被Jane Score收集並評分。針對新用戶,假如他們過往在鏈上或鏈下的借貸行為較少,其初始信用評分不會很高,協議發放的信用額度也將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防止因出借大量資產而出現嚴重壞帳。

此外,3Jane高度重視合規,協議之後有可能會將違約用戶的信用數據反饋至鏈下的信用機構,從而約束用戶行為。

3CA跨領域的數據輸入幫助協議構建出了一張超越單一鏈上維度的「信用圖譜」。通過Jane Score,3Jane也將借貸行為的信用風險評估從對超額抵押(資產價值)的依賴,轉向了無抵押(用戶信用)模式,而這正是支撐協議向企業與AI Agent等複雜主體發放信貸的基礎。

3CA評估用戶信用的前提是獲取到用戶在Web2與Web3的行為數據,但這又與保護用戶隱私的需求產生了矛盾。3Jane進而引入zkTLS(Zero-Knowledge TLS)協議攻克了這一「隱私合規悖論」。

zkTLS如同一座利用零知識證明技術構建的加密橋樑,它允許借款人連接Web2世界的金融數據,比如通過Plaid連接的銀行帳戶或CEX帳戶,並私密地生成證明,來驗證用戶的還款能力或資產所有權等,而無需向3Jane或任何第三方洩露敏感數據。

zkTLS的價值主張就在於,它提供了「零知識證明」形式的合規證明。對受監管金融機構而言,KYC/AML的核心要求是通過客戶識別、身份驗證及對交易真實性的盡職調查。zkTLS可在保證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完成這些盡調步驟,承擔起監管要求下的責任。這種技術創新讓3Jane大幅增強了自身對合規機構資金的吸引力。

( Paradigm押注「合規」DeFi

6月4日,3Jane獲得了頂級風投基金Paradigm領投的52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這筆投資不僅是資金上的支持,更是Paradigm對構建「具備可擴展性的合規加密原生信貸基礎設施」這一大方向的有力背書。

實際上,Paradigm對3Jane的投資是在押注一個符合監管趨勢且具備機構級接入能力的DeFi藍本。3Jane的機構化戰略成功與否,高度依賴其資方Paradigm與SEC頻繁溝通的「監管護航」行動。

Paradigm的監管遊說活動致力於解決目前加密市場,特別是傳統金融與DeFi融合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合規障礙。他們的遊說工作也是3Jane在合規層面吸引機構資金的重要戰略保障。

托管是機構資金進入DeFi的最大瓶頸之一。SAB 121(SEC員工會計公告第121號)要求金融機構將托管的客戶加密資產作為負債列入資產負債表內。

這一要求迫使將托管方承擔非必要的費用支出,導致銀行與信託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望而卻步,大幅限制了合格托管方的數量。Paradigm認為,SAB 121本質上是在扼殺行業的成長,因此要求SEC撤銷SAB 121。

經過行業的遊說,SAB 121已於2025年1月被SEC撤銷,一舉降低了機構的托管門檻。對於3Jane而言,撤銷SAB 121是Paradigm為其鋪設的「流動性入口」。企業是3Jane的目標客群之一,這些機構級用戶需要合格托管人的服務。如今,SAB 121被撤銷,機構即可通過合規路徑將較大規模的資金存入協議,以滿足5,000萬美元信貸需求,確保3Jane可以獲得穩定且合規的資金來源。

Paradigm的監管遊說工作為3Jane創造了更可靠的機構入場條件,令3Jane的技術合規優勢更具商業變現能力。在傳統金融機構尋求同時滿足KYC/AML與鏈上效率的背景下,3Jane或將提供了一個具備可行性且機構友好的合規DeFi模型。

3Jane與Paradigm戰略協同也預示著DeFi正在從服務加密原生用戶,轉向更廣泛的傳統信貸市場,尤其是萬億級的企業信貸和貿易信貸。一旦無抵押信貸中最棘手的信用評估與合規性問題被3CA和zkTLS有效解決,DeFi或將承載起傳統金融的完整產品線,掙脫超額抵押的束縛。

屆時,DeFi不僅能保留去中心化的高效率,還將實現監管要求的責任制。11月初的主網上線,將檢驗3Jane能否在合規浪潮中,撬動傳統金融的天量信貸流動性。

不過,投資者仍應重點關注3Jane的信用風險。雖然目前的違約概率較低,但如果經濟衰退來襲,目標客群擴展到企業與AI Agent可能會放大風險。如果管理不善,無抵押信貸也可能會重蹈傳統金融的覆轍,因此投資者也需關注協議追索機制的有效性,如催收與合法拍賣等。

USDC0.0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