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河南老鐵撐起半邊天?以太坊節點大揭祕
null
原文作者:Eric,Foresight News
不知不覺,以太坊的總質押量已經來到了 3500 萬枚左右(不同數據統計網站會存在一定差異)。該數字從 1500 萬增長到 2500 萬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但從 2500 萬增長到 3500 萬卻用了兩倍的時間。可以預見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太坊的質押量可能會在到達某一上限後進入質押和解除質押數量動態平衡的時期。
上面這張圖來自曾經最大的以太坊 PoW 礦池 EtherMine 開發公司 BitFly 推出的開源瀏覽器 beaconcha.in。這家位於奧地利的以太坊生態開發公司開發了多個瀏覽器,其中 ethernodes.org 就是一個與以太坊執行層與共識層節點信息有關的數據網站,此前關於以太坊節點被大量托管在 AWS 上引用的就是該網站的數據。
兩年前,托管的節點中有超過 60% 是基於 AWS 的。時至今日,無論是節點的分布還是採用的雲服務方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以下所有數據均截至撰稿時且剔除了未同步的節點)
節點都用哪些客戶端?
統計內的 10475 個執行層節點採用的客戶端中 Geth 佔到了 51.66%,仍然存在佔比過高的問題。由今年新任以太坊基金會執行董事 Tomasz Stańczak 主導開發的客戶端 Nethermind 以 26.48% 的佔比緊隨其後。最早由 ConsenSys 開發,後於 2019 年遷移至 Hyperledger 基金會 Github 庫的客戶端 Besu 佔比 8.26%。原本被並稱爲以太坊四大執行層客戶端之一的 Erigon(英國開發者 Alexey Akhunov 主導,原名 Turbo-Geth,於 2021 年 5 月更名爲 Erigon)佔比 6.1%,已被 Paradigm 推出的 Reth(佔比 6.89%)超越。
Reth 在以太坊社區中始終充滿着爭議,Yearn 核心開發者 Banteg 就曾表示,Reth 大量借鑑 Akula(一個 Rust 實現的客戶端)並照搬 Erigon 架構,但 Paradigm 並未支持這些開發者。雖然 Paradigm CTO Georgios Konstantopoulos 回應稱 Reth「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社區不買帳,認爲這是 VC 式的資源掠奪。這事件也使得 Akula 開發者因認爲無法與 Paradigm 競爭而宣布不再維護項目。
就在一周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 Federico Carrone 也在 X 上警告作爲一家以盈利爲目的的公司,Paradigm 的擴張(如招聘關鍵研究員、資助開源庫、主導 EIP 和 Reth)會對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產生威脅,但其主導的 Ethrex 在執行層客戶端中的佔比僅有 0.2%。
至於共識層客戶端,在統計內的 8597 個共識層節點採用的客戶端中,佔比最高的是由澳大利亞安全公司 Sigma Prime 創立並持續維護用的 Lighthouse,達到了 45.66%。佔比約 24% 的 Prysm 最初由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 Prysmatic Labs 開發和維護,該公司於 2022 年被 Arbitrum 開發公司 Offchain Labs 收購。排名第三的 Teku 佔比 11.91%,與 Besu 同屬一支開發團隊。佔比 10.19% 的 Nimbus 則是一支單純依靠以太坊基金會等資助的團隊,Nimbus 旨在提高資源效率,使節點運營商可以在資源受限的設備(如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輕鬆運行以太坊客戶端軟件。
在以太坊網路中,執行層客戶端與共識層客戶端前四名的佔比分別達到了 93.29% 與 91.76%,依然顯示出很強的集中性,不過相較於兩三年前更過誇張的集中程度,以太坊基金會努力推動的客戶端多元化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節點都在哪兒?
以太坊執行層節點和共識層節點所處的位置是一個非常難以準確辨識的數據,該網站也大概率是通過 IP 分析確定的位置,並不會非常準確,但也爲我們大致勾勒出了分布的情況。
運行執行層客戶端的節點中,超過 30% IP 位於美國,其中分布最密集的在華盛頓特區附近。此外,舊金山、洛杉磯、紐約等城市也有一些分布,剩餘的節點則散落在堪薩斯州、愛荷華州、得克薩斯州、佛羅裏達州、馬薩諸塞州等地。
至於歐洲,數據來看德國佔比 13.13%,英國佔比 4.47%,法國佔比 4.28%,芬蘭佔比 3.78%。地圖上來看,節點也基本分布在各國的核心城市,包括愛爾蘭都柏林、法國巴黎、德國法蘭克福、芬蘭赫爾辛基等。
IP 位於中國的節點佔比不到 4%,但分布極廣,北至吉林長春,南至海南,西至青海省西寧市,東至沿海的上海以及臺灣。值得一提的是,根據 IP 地址,香港節點數量爲 103,臺灣爲 97,而中國其他地區總計僅有 204 個節點。且分布最集中的,就是下圖中顏色最深的點,坐落在河南省鄭州市。
至於共識層客戶端節點在北美和歐洲的分布基本與執行層客戶端節點無異,至於中國,雖然數據上仍有幾十個節點但在地圖上並沒有明顯的顯示。對於地域分布,美國和德國在執行層和共識層節點上均排名前二,但全球各地幾乎都有以太坊節點的存在,包括了危地馬拉、科威特、黑山等小國,甚至還有位於極北之地的冰島。
節點都在用哪些雲服務?
「一半的以太坊節點都在用 AWS」也算是行業裏一個著名的爛梗,可能在幾年前以太坊確實存在大量節點托管在雲服務上的情況,但目前這一情況已經大大改善。
運行執行層客戶端的節點中托管佔到了 49.1%,自建則佔 45%;共識層客戶端節點可能因爲考慮到需要穩定性來防止被懲罰所以托管佔到了 58.5%,但自建節點也緊隨其後佔到了 37.5%。除了節點性質,這其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細節數據。
首先,針對運行執行層客戶端的節點,在自建節點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中,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合計佔到了 51.52%,此外還包括了中國聯通工業互聯網骨幹網、中國移動與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心、中國聯通(深圳)、中國電信雲南省 IDC1 網路、中國電信集團、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等。
如此看來,事實上超過 20% 的執行層客戶端節點在國內運行,但可能使用了境外的 IP 地址,反觀執行層客戶端節點採用國內網路運營商的非常少。鑑於運營執行客戶端是沒有穩定收益的,筆者猜測佔比較高主要用於滿足 RPC 節點、開發、鏈上高頻交易或策略交易等需要盡快將交易廣播的需求,這足以說明國內依然是鏈上活動的重要市場。
至於托管節點使用各類雲服務的數據就相對貼合地域分布情況。
托管的執行客戶端節點中,35.53% 選擇了 AWS,13.75% 選擇了德國托管服務商 Hetzner Online,9.69% 選擇了法國雲服務商 OVHcloud,谷歌雲(佔比 7.02%)與甲骨文雲(佔比 2.37%)分列四、五位,這與地域分布上所看到的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是吻合的。共識層客戶端節點則與之類似,上述五家服務商同樣佔據前五。此外,阿裏雲、騰訊雲、華爲雲也同樣在列,但佔比非常小。
據此計算,托管在 AWS 上的節點數量佔比整體大致在 20% 左右,算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比例。
整體來說,運行執行層客戶端的超 1 萬個節點和運行共識層客戶端的近 9000 個節點無論是在地域分布上,還是基於的網路服務、托管服務商等等都沒有出現一家過分獨大的情況。只有在客戶端的選擇上存在一些頭部佔比過高的風險,但頭部的比例實際也在逐步下降,以太坊「世界計算機」的夢想正在基金會推動去中心化的行動下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