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清崎警告美國將陷入“大蕭條”:比特幣成對沖經濟不確定性的避風港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長期以來一直警告美國可能正走向一場“大蕭條”。隨着美國國債飆升至 37.43 萬億美元,家庭債務達到創紀錄的 18.39 萬億美元,以及失業率升至四年來的新高 4.3%,他的擔憂正變得愈發難以忽視。在此背景下,比特幣(Bitcoin)固有的稀缺性再次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成爲對抗傳統經濟不確定性和通貨膨脹的潛在避險資產。

宏觀經濟警告:從國家債務到勞動力市場疲軟

羅伯特·清崎的悲觀預測最初被許多人認爲是過於誇大,但最新的經濟數據似乎正在印證他的擔憂。美國的國家債務已攀升至 37.43 萬億美元,而家庭債務也達到創紀錄的 18.39 萬億美元。信用卡逾期率的上升表明,普通民衆正努力應對不斷增加的借貸成本。

此外,長期以來被視爲美國經濟最強勁支柱的勞動力市場也開始顯露疲態。今年 8 月,美國經濟僅增加了 2.2 萬個新工作崗位,失業率升至 4.3%,創下四年來的新高。同時,通貨膨脹依舊頑固,联准会(Federal Reserve)面臨着進退兩難的壓力:如果降息過於緩慢,經濟增長可能會進一步停滯;但如果降息過於激進,又可能引發新的問題。上升的企業破產、消費者信心的下降和經濟增長的放緩,都在加劇經濟的脆弱感。

比特幣的稀缺性優勢:對抗法定貨幣貶值的避風港

面對傳統經濟的困境,比特幣獨特的結構提供了法定貨幣所不具備的優勢:固定的供應上限。比特幣的總供應量硬性限制在 2100 萬枚,目前已有超過 1990 萬枚被開採,剩餘的發行量正在迅速減少。2028 年即將到來的下一次減半將進一步減緩新幣的產出,使得供應在傳統資產面臨稀釋風險時變得更加緊俏。

與黃金不同,比特幣是無國界的、透明的且可以即時轉移的,這使其在貨幣不確定時期成爲一個越來越具吸引力的對沖工具。如果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深,其有限的供應特性可能會放大其作爲價值儲存手段的作用。對許多投資者來說,清崎所警告的風險恰恰凸顯了爲什麼比特幣的稀缺性至關重要。

比特幣短期技術展望:看漲形態預示向上突破

BTC價格分析

(來源:TradingView)

從技術面來看,比特幣價格目前在 $110,800 附近進行盤整,形成了一個上升三角形。這種模式通常預示着價格將繼續漲。自 8 月下旬以來,圖表顯示比特幣價格在 $113,400 的阻力位下方形成了更高的低點,這反映出市場正在穩步積累。50 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110,209 構成了地板支撐,而 200 日 SMA $112,543 則充當了樞軸點。

動量指標偏向建設性,相對強弱指數(RSI)接近 51,而十字星和紡錘線等K線形態表明買方正在吸收拋壓。如果價格能伴隨成交量突破 $113,400,則可能打開通往 $115,400 和 $117,150 的通道,確認看漲軌跡。如果 $110,000 失守,下方支撐位於 $108,450-$107,400,但上升趨勢線表明此類回調僅爲修正,而非趨勢逆轉。

長期預測:比特幣目標價 20 萬美元

比特幣的長期趨勢依然堅定看漲,其在周線圖上的上升通道提供了堅實支撐。價格正在 $110,000 上方進行盤整,近期阻力位在 $124,750,關鍵測試位在 $134,500。如果能突破該區域,價格很可能將打開通往斐波那契目標 $171,000 的道路,而 $231,000 將是下一個長期裏程碑。

50 周 SMA $95,928 提供了強勁的動態支撐,而 200 周 SMA $42,869 則是最終的結構性底部。RSI 在 62,顯示動能健康且並未超買,仍有繼續漲的空間。K線走勢未顯示出重大反轉跡象,進一步鞏固了買方的控制權。

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價格回調至 $100,000-$104,000 區域可能提供積累機會,而非風險。隨着發行速度放緩和需求上升,比特幣稀缺性驅動的吸引力正在強化其在下一個週期達到六位數價格的論點。

結語

羅伯特·清崎對美國經濟的警告,以及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的證實,正在將比特幣推向更廣闊的舞臺。它的稀缺性使其成爲對抗通脹和經濟不確定性的理想工具,而這正是當前全球經濟所面臨的核心挑戰。同時,技術面分析爲這一基本面敘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顯示出比特幣價格正在鞏固其漲趨勢,並準備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在基本面和技術面雙重利好之下,比特幣能否在未來週期中順利達到甚至超越 20 萬美元的裏程碑?

BTC1.9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