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VC眼中的Memecoin狂潮:行業結構變化與投資新機遇
VC 如何看待當前的 Memecoin 狂潮?
近期,一位同行在飯局上問我是否對當前市場感到焦慮。他解釋說,許多人認爲在 Meme 幣大行其道的情況下,VC 投資的代幣可能會失去價值。確實,在最近的 DeVCon 大會上,Meme 幣成爲了討論的熱點話題,甚至有人打趣說專注一級市場投資會錯過炒作 Meme 幣的機會。
事實上,我們並不感到特別焦慮。作爲一家自主運營的長期投資基金,我們能夠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待這個行業。我們不需要爲了籌資向不了解這個行業的投資者解釋我們的投資策略,而是遵循自己的興趣去探索行業的價值與人才流向。
在加密貨幣這個一二級市場界限模糊、二級市場泡沫化的環境中,風險投資的本質更加凸顯:押注具有高回報潛力的項目。追隨任何意識形態或參與任何政治鬥爭都是無意義的,關鍵在於向市場學習。
行業結構性變化的理解
今年初,我們對行業結構變化進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行業的兩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一方面,隨着行業規模的擴大,傳統金融機構通過 ETF 等合規方式將大量加密資產納入華爾街體系,這部分流動性被轉移,難以再轉化爲場內資金。另一方面,民粹資本主義的強烈擴張導致注意力經濟進一步壓縮,整個金融化過程變得更加簡單粗暴,最貼近加密貨幣本質的方式反而成了直接炒作 Meme 幣,這也是傳統金融難以觸及的領域。
在這種宏觀經濟和社會背景下,場內的流動性不斷減少。過去我們討論的啞鈴策略原本希望兩端能夠融合,但結果恰恰相反,兩極化越演越烈。因此,行業中的中間環節越來越難以生存。
這些中間環節包括誰?包括所有依靠早期紅利起家的機構,如離岸交易所、交易公司、加密金融服務提供商以及風險投資機構,沒有人能夠幸免。
這種結構性變化會讓離岸交易所感到焦慮,因爲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貨持倉量已經超過了某知名交易平台。如果主流幣種因爲傳統金融入場而越來越多地在合規交易場所交易,而 Meme 幣也可以在鏈上創造出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項目,那麼某些交易平台的生存空間是否正在被擠壓?
除了交易所,那些依靠加密貨幣起家的做市商看到華爾街的高頻量化團隊帶着自己的基礎設施和資金進場,又該如何突破困境?隨着他們的衰落,那些爲他們提供服務的第三方金融機構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弱,更不用說無法主動交易的風險投資機構了。
這種兩極分化與流動性擠壓才是我們行業根本性的變化。誰找到了突破口,誰才能在未來勝出。
VC Token 的問題所在
我非常理解市場對 VC 投資代幣的負面情緒。項目以極高的完全稀釋估值上市,上線後不斷解鎖砸盤獲利,既然都是在賭博,爲什麼不去一個相對更公平的賭場玩 Meme 幣的 PVP,輸了只能怪自己手速慢,而不是去爲估值數十億美元的 VC 幣接盤。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是我們行業的流動性供應鏈出現了問題。
爲什麼某知名公鏈能不斷創新高?因爲他們有真正的產品落地,而且產品能讓持幣者持續賺錢,於是用戶社區轉變成了交易社區,兩者形成了正向循環,這成爲了推動買入壓力的關鍵。
上個週期的去中心化金融其實也是這樣,產品上線時有微創新和趣味性,去中心化交易所創造流動性並持續進行價值發現,當產品社區與炒幣社區達成共識時,中心化交易所上市進一步釋放流動性,項目方、社區與交易所實現三方共贏。
一個健康的生態應該是:在鏈上參與的人都願意買幣,更願意傳播,這樣流動性供應鏈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而現在呢?VC 投資的代幣遇到的問題就是這兩個社區的割裂,主網剛上線就進行代幣生成事件,產品根本沒有落地,社區成員都是來領取空投的,帶來的都是賣盤。上個週期我們還有一些大佬幫我們槓杆買入小市值幣,但這個週期槓杆基本被清理。同時,在上個牛市很多風投募集了大量資金,有布局的壓力,而爲了給有限合夥人看到漂亮的帳面回報,不得不一輪輪推高項目的估值。
所以就造成了現在 VC 投資代幣的局面,高估值上市卻沒有買盤,除了下跌還能做什麼。
這就自然能理解 Meme 幣產生的邏輯,既然 VC 投資的項目無法落地,那都是炒作空氣,爲什麼不炒一個估值低更公平的?
Meme 幣成爲不可忽視的機會
在文章開頭分析的兩極分化背景下,Meme 幣成爲了我們行業最不容忽視的賽道之一。
我一直以爲 Meme 幣純粹是投機,但直到最近我才意識到自己錯了。它是承載文化思潮的載體,它的價值不在於具體的功能與技術,而在於承載了集體意識、情緒與認同的獨特能力,這與宗教的邏輯非常相似。在表面的荒誕之下,體現的是深刻的社會心理需求和價值觀念,它將思潮與情緒產品化和資本化。
換句話說,它的產品核心是它所承載的思潮與敘事,而這些思潮與敘事的規模決定了一個 Meme 幣的潛力上限。前沿科技、偶像崇拜、IP 情感、亞文化思潮,我們分析它背後的潛力,就像風投分析一個產品所在的賽道前景與位置一樣。
對於 Meme 幣來說,代幣就是它的產品,那麼圍繞產品它要做的就是價格與社區的相互促進,價格某種意義上是產品的迭代發展,在價格的起伏中構建堅實的社區基礎,讓短期投機者變成長期持有者,讓他們去傳播,最終完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在這一點上,Meme 代幣實際上具有 VC 投資代幣所不具備的巨大優勢。因爲代幣本身就是產品,所以產品社區與炒幣社區合二爲一,二者形成了合力。
Meme 幣因爲發行資本過低,導致投資信噪比非常低,而且無法從有形的產品形式上去分析,它需要對思潮與市場情緒有極好的理解和品味,我仍在努力學習,是否有可結構化的方法去研究這個賽道,從而在極低信噪比中選中標的,如果可以那麼怎樣的標的適合我們介入並且在什麼時機介入。
但我非常相信 Meme 幣會成爲跨週期級的機會,因爲它本質上是數字時代的一種文化現象,思潮不朽情緒迭代它就永不枯竭。
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認爲給邊緣羣體暴富機會是我們行業充滿活力的原因。在這波 Meme 幣浪潮之前,人們都說這個週期對創業者的要求是過去的十倍不止,投資似乎也都被 VC 喫完了,社區與散戶的情緒受到極大壓抑。但通過 Meme 幣又可以讓年輕人通過早期布局實現百倍回報的機會,反權威是加密貨幣最核心的精神之一,我相信它永遠存在。
這個週期 Meme 幣還能持續多久
當所有人都熱情高漲,覺得可以爲社區奉獻一切,也認爲可以永遠賺錢時,別忘了獲利盤一定會收割,這是金融行業不變的真理。再想想當年 NFT 社區是不是也是這樣:每個人都以使用某些頭像爲榮,幫助他們聯繫品牌方,到處舉辦活動和聯名,NFT 派對遍布全球,然後呢?
當各種膨脹的自信與不切實際的預期出現,當覺得持有主流幣不如持有 Meme 幣,當各種黑客攻擊與退出騙局出現,我們就應該開始警惕。一旦我們行業沒有更大的流動性機會,比特幣開始遇到阻力,一切增強版的高風險投資都會更快速度下跌。
順便說一句,去中心化科學與上個週期的某些社區項目以及拯救某知名人士的邏輯是不是一模一樣?在「正義」的名號下,我們是否有能力辨別信仰與投機。
實際上,Meme 幣發生巨大轉折是在某交易平台上線了一個小型項目之後,當時 VC 投資的代幣陷入困境,突破口是發現上線了這個小項目,擁抱社區 Meme 讓項目方、社區與交易所用戶都賺到了錢,於是就有了後續的發展。
但現在鏈上 Meme 幣的盲目流動性是不是像當時某交易平台上高總鎖倉量項目之後的 TVL 競爭,是不是像某交易平台上線完某生態系統代幣之後的競爭。
交易所會根據市場預期改變自己的上幣策略,從而引導市場走向,而我們行業又因爲資產發行成本過低與流動性溢價一定會陷入同質化競爭亂象,這個亂象大家一定會感到麻木並厭倦。
這就是週期的力量。
在小週期中,不要爲了押注交易所支持什麼就去做什麼,真正在爲行業建設的項目一定會脫穎而出。
在大週期中,到了熊市一定會讓那些無所作爲的過剩項目被市場淘汰,然後讓市場回歸正軌。
市場永遠在長期主義建設與短期主義情緒中搖擺,它是一個光譜,主角與 Meme 幣會成爲兩端,隨着市場情緒此消彼長。
無需焦慮,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就好。
投資就是這樣一場遊戲,我們基於認知做判斷下賭注,對了賺錢錯了復盤,永遠保持好奇、永遠保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