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这波回调,到底是技术性调整还是趋势转折的信号?
最近市场给了所有人一记闷棍——BTC跌到98000刀,ETH滑到3154,美股三大指数集体熄火。更让人意外的是,美国政府复工后,美股不仅没按剧本走强,反而迎来了一轮暴击。纳指单日跌超2%,英伟达、特斯拉这些明星股领跌,AI、芯片、加密板块无一幸免。
这次震荡背后藏着两条线索。
先说宏观层面。政府停摆结束后,积压的经济数据密集发布,直接搅动了市场对年内降息的预期。美联储官员接连放出鹰派信号,12月降息的概率从69%断崖式跳水到52%。这种预期的剧烈摇摆,让那些押注"降息交易"的资金坐不住了,BTC也因此失守10万美元关口。
另一条线是AI赛道的恐慌情绪。阿里把"通义"升级成"千问",对标GPT的代理式AI路线,这让华尔街开始担心中国科技企业的追赶速度。再叠加Meta、甲骨文等巨头的现金流压力,空头抓住英伟达财报前的窗口期,配合量化策略放大了市场的恐慌。
不过,拉长时间看,关键变量其实不是降息本身,而是流动性什么时候能回来。
政府重启运转意味着财政支出恢复常态,未来两个月会有大规模的财政资金注入市场。中期选举前,刺激政策也不太可能大幅退坡。有美联储官员透露,准备金持续下降可能倒逼央行被动扩表——10月底那轮动荡时,美联储就已经启用过临时工具向市场注资。所以12月降息这事儿,还没到完全出局的地步。
技术面来看,这更像是年底的一次深度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