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比特幣真的能成爲儲值資產嗎?從黃金到數字黃金的邏輯
前幾天看到個觀點:爲什麼我們還在信任紙幣,而不是選擇比特幣?
這個問題戳到了點子上。讓我們從歷史說起。
儲值資產的進化史
從古埃及開始,黃金就在充當財富保險。法老們囤金不是爲了交易,而是爲了對抗時間。到了600BC左右,呂底亞人鑄造了第一批金幣,這套邏輯才真正有了市場認可。
再到20世紀,美元掛鉤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給了各國底氣。但1971年尼克松一句話就切斷了「金本位」,美元變成了純信用貨幣。從那開始,各國央行印鈔機轉起來就沒停過——特別是2020年疫情那波,直接印瘋了。
結果呢?委內瑞拉、津巴布韋、阿根廷…這些國家的法幣形同虛設。紙幣的穩定性正在崩塌。
一個好的儲值資產長什麼樣?
金融學告訴我們,儲值資產需要5個特性:
稀缺性 → 黃金有2000多年的歷史證明,供應量就是那樣。比特幣呢?代碼寫死了2100萬的上限,永遠超不過。
耐久性 → 黃金幾千年不腐不鏽。比特幣是分布式網路,只要還有一個節點活着,它就活着。說白了,比黃金還硬。
可分割性 → 黃金能分成克。比特幣精確到聰(1億分之一BTC),支持任何金額交易。
可攜帶性 → 這裏BTC血壓上升。100萬美元的黃金得用卡車運,BTC用個私鑰就能跨國轉帳。這是黃金永遠做不到的。
被廣泛接受 → 這是關鍵。企業和政府開始抄底:Strategy(前Mphasis)持有21.4萬BTC(約130億美元),特斯拉也在囤。連國家層面,薩爾瓦多、不丹、美國都在建立BTC儲備——中國官方持有19.4萬BTC,巴西政府也在考慮把BTC納入主權儲備。
爲什麼現在的時機不同?
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後,俄央行開始狂囤黃金(現在超過中國)。但那只是被動防守。
現在不一樣了。 隨着全球通脹高企、央行信用下降、地緣政治緊張,機構投資者和政府不再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出擊進入比特幣。這反映了什麼?體制內的人開始不信任體制內的東西。
還有個細節:黃金儲備可以暗箱操作,謊報數量。但BTC鏈上數據永久透明,沒法作假。 這對主權國家來說,反而是種新的問責機制。
還有什麼能推動BTC儲值地位?
波動率下降 → 隨着市值增長和流動性提升,BTC的日常漲跌幅會變小。現在還是高波動,但未來會更穩。
更多國家採納 → 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和企業,一旦形成接力(特別是大國),信心會指數級爆發。
法幣持續貶值 → 阿根廷、委內瑞拉的故事在重復。越多國家法幣失效,BTC就越成剛需。
技術完善 → 比特幣閃電網絡之類的L2解決方案正在成熟,擴展性變強。
最現實的問題
BTC距離「成爲全球儲值資產」還差什麼?
監管框架。 現在全球對BTC的定位還模糊(商品?貨幣?資產?),這攔住了很多保守的大機構。一旦出現統一的國際標準,下一波入場會是機構級別的洪流。
心理接納。 70歲的CFO和95歲的央行行長還是習慣摸得到的東西。但他們的繼任者呢?90後、00後已經在用數字資產思考了。這是時間問題。
說句心裏話:黃金的時代可能真的要結束了。 不是黃金變廢了,而是比特幣用更高效的方式重演了同樣的故事——稀缺、耐久、便攜、透明。
未來10年,這個問題的答案會自己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