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BTC為什麼還在漲?這次不一樣

最近刷屏的不是BTC要崩,而是它憑什麼一直往上拱。我們來扒一扒這波上漲背後的邏輯,別光看數字,要看門道。

最硬核的邏輯:供應碼死了

BTC永遠只有2100萬枚,這不是市場決策,是代碼寫死的。聽起來老生常談,但真正理解這點的人不多。

2024年4月的減半把礦工獎勵砍了一半(從6.25枚到3.125枚),這意味著什麼?新增供應腰斬,而需求沒少反增。現在已挖出1960萬枚,剩餘150萬枚,還有300-400萬枚可能永久丟失。

數據硬傷:供應越來越稀缺,需求卻在暴漲。這是最純粹的供需關係。

機構抄底的規模刷新認知

這不是散戶炒作,是真錢入場。

  • 黑石iShares BTC信託已經吸了860億美元,成為增速最快的ETF之一
  • MicroStrategy(現在叫Strategy)直接攥了58.2萬枚BTC,價值620億美元,年初還融資5.84億繼續買
  • 244家上市公司把BTC寫進了財務報表,較年初翻了一番
  • ETF入場資金今年超過130億美元,對標BTC產出形成碾壓式吸納

這不是賭徒在賭,是CFO在配置資產。機構的進入改變了市場結構——不再是一兩個大漲大跌的週期,而是有底部支撐的持續升值。

宏觀環境在幫BTC說話

各國央行瘋狂放水,美債規模飆升,普通貨幣在貶值。BTC成了對沖工具——不會超發、不受央行控制、不會被凍結。

美元相對走弱、利率預期下調,這都抬高了BTC的相對價值。當傳統避險品(黃金、國債)收益率不行時,BTC開始吸引機構的防守資金。

政策風向轉了

美國國會「加密周」推出了一堆利好法案(CLARITY法案、反CBDC監控法等),這信號很明確:政府不再要殺死加密,而是要規範

規範意味著什麼?機構可以放心進來。法律框架清晰後,風險溢價下降,投資更有底氣。

技術在悄悄變強

Lightning Network讓BTC的支付成本和速度瞬間秒殺傳統系統。開發者活躍度高,網路安全性持續優化,這些小更新累積起來就是大變化。

歷史週期的信號

對比歷史數據:

  • 2009-2012:極客階段,從0到1000美元
  • 2013-2017:散戶狂歡,衝到20000後暴跌80%
  • 2020-2021:機構入場啟動,特斯拉/MicroStrategy背書,從10000到69000
  • 2024-2025:ETF爆發期,更多是制度層面的接納,而不是賭徒的押注

當前這波和之前的區別很明顯:基本面支撐更扎實

話說回來,這意味著BTC要一直漲嗎?

不。

BTC依然是高波動資產,20-50%的回調在牛市裡很正常。機構的進入只是降低了極端風險(比如90%的暴跌),但絕不是消除風險。當利空來臨或獲利盤湧出,照樣能砸穿心理價位。

投資邏輯:現在的漲幅不是基於FOMO,而是基於具體的採納數據、流動性數據、供應數據。理解這個差別很關鍵——前者易逆轉,後者具有黏性。


總結一句話:BTC不是在炒,是在從「投資品」變成「機構資產」。供應減少+需求暴增+政策放行+宏觀配置需求,四個輪子一起轉,這波不一樣。

BTC2.1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