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說銀行會一夜消失?那是癡人說夢。但要說它的核心職能正在被某種看不見的結構慢慢抽離,這倒是真的。
回頭看傳統金融體系,銀行從來不只是個「服務提供者」。它們掌管資金托管、操盤清算流程、評估風險敞口、對接監管紅線——整個經濟系統的資金流轉,全得走銀行這根主動脈。這種中心地位,說白了不是靠市場競爭拼出來的,而是制度設計直接寫進規則裏的特權。
可當清算這件事不再依賴某個機構,而是變成系統本身的固有屬性時,遊戲規則就開始松動了。Plasma這類技術方案,真正動搖的不是銀行的業務,而是它存在的底層邏輯。
銀行的權力源頭在哪?就在那個「決定性時刻」——當錢從A帳戶劃到B帳戶,必須由銀行來確認、核驗、登記、完成清算。這個環節卡住了所有金融活動的咽喉:工資發沒發、供應商款到沒到、貸款算不算還清,全看銀行點不點頭。掌握這個時刻,就掌握了金融體系的制度槓杆。監管層也正是通過銀行這個節點,把控整個經濟的底層秩序。
這套模式撐起了近百年的金融穩定性,但代價也擺在那:高昂的中介成本、漫長的處理週期、帳戶之間的權力不對等。清算的重要性越高,銀行的壟斷地位就越牢固。
然而Plasma的架構設計,正在把這個「決定性時刻」從銀行手裏解放出來。
因爲在Plasma這種鏈上結構裏,清算壓根不是個「事件」,而是一種「狀態」。交易被確認的那一刻,結算就已經完成了。共識達成即意味着資金權屬的最終鎖定——不需要第三方機構來蓋章背書,不需要等T+N日到帳,更不需要哪個中心化實體來充當信任中介。
這不是要把銀行從地圖上抹掉,而是在改變它存在的理由。當清算能力從機構專屬變成系統標配,銀行那套基於「控制關鍵節點」的商業模式,就得重新找定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