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最近越想越不對勁——我開始重新審視手裡的BTC了。
翻來覆去復盤這幾年的行情,2020到2024經歷了兩輪劇烈震盪後,突然發現一個問題:BTC的投資邏輯,是不是變味了?
都說它是數字黃金。當年這個定位多誘人啊,意味着穩定、保值、永不歸零。但現在再看,這個標籤反而成了枷鎖。
價格一路飆到天上,大機構瘋狂掃貨囤著不動,礦企挖出來也不賣直接鎖倉。BTC已經從當初的支付工具,徹底變成了儲值資產。
更麻煩的是什麼?總量恒定2100萬枚,機構吃進去就不吐出來,挖礦難度還在指數級攀升,礦工挖到手也選擇持有。ETF批准之後,抗風險能力確實上來了,但代價呢?
代價就是——不會再有那種暴跌80%然後抄底翻倍的機會了。沒有深度回調,就沒有觸底反彈的爆發力。
說白了:散戶的入場門檻已經高到離譜,很多人連買一枚的資格都快沒了。而機構化進程還在加速,這意味著什麼?漲幅天花板在不斷降低。
過去幾年BTC平均年化還能維持20-30%,往後看?我估計會滑到15-20%區間。
可能有人會反駁:股神巴菲特長期年化也就19%,BTC能穩定在20%已經很牛了。理論上沒錯,但別忘了——本金基數決定了一切。
機構砸1億美元進去,年化20%就是2000萬,笑得合不攏嘴。普通人手裡1000U,一年賺200U,有些朋友可能連1000U的本金都凑不齊。
持有成本在飆升,收益率在下滑。橫向對比一下,現在年化收益最高的反而是某頭部交易所平台幣,其次是ETH,BTC排最後。
我已經認真考慮要不要清倉BTC,換成收益更高的資產了。
BTC確實成了"數字黃金"沒錯,但也僅僅剩下儲值功能了。論賺錢能力,比不過"數字石油"ETH的生態爆發力,更比不上"數字銀行"平台幣那種持續分紅的造血能力。
有時候會想:現在的BTC,還是中本聰白皮書裡描繪的那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