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從芯片到火箭:火箭實驗室能否復制英偉達的28000%奇跡?

robot
摘要生成中

每個人都在追逐的模式

Nvidia didn-t一夜之間 成爲AI芯片之王。它花了多年時間打磨GPU技術,先是賣給遊戲玩家和礦工,直到AI浪潮來臨才徹底爆發。現在輪到太空了。

Rocket Lab(RKLB)今年股價翻倍,背後是20年的技術積累。問題是:它能復制Nvidia的奇跡嗎?

相似之處有點扎心

Nvidia的祕訣:賣的不只是芯片,而是完整解決方案——芯片+軟件+網路組件,一套打包。2006年推出的CUDA軟件讓客戶能最大化GPU性能,建立了護城河。

Rocket Lab在幹什麼:同樣的玩法。它不只造火箭(Neutron),還:

  • 自建發射場
  • 收購了Geost(地球觀測+導彈預警技術)
  • 構建垂直整合的完整生態
  • 拿到美國空軍訂單做深空任務

字面上就是太空領域的"垂直整合AI工廠"。

但這裏有個尷尬的數字

對標看起來完美,實際有個巨大的問題

  • Nvidia十年前市值:130億美元 → 現在:5萬億美元(增長38倍)
  • Rocket Lab現在市值:290億美元

換句話說,整個太空經濟要達到GPU市場那麼大,Rocket Lab還要在SpaceX和一堆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難度系數不是一個量級。

增長潛力確實在

好消息

  • 太空經濟預計能達到1萬億美元規模(是GPU市場的幾倍)
  • Rocket Lab目前年收入5.04億美元,增長空間巨大
  • Q2同比增長36%,趨勢向好
  • 分析師預測到2029年自由現金流將達11億美元

現狀:目前還在虧損(瘋狂投入新火箭制造),但盈利路徑清晰。

現實的冷水

如果你期待Rocket Lab復制Nvidia的28,000%回報,坦白說,幾率接近零。Nvidia的成功是時代紅利+技術積累+市場機遇的完美碰撞。

Rocket Lab確實有機會成爲太空領域的領導者,但前提是:

  1. 太空經濟真的能達到萬億規模
  2. 它在激烈競爭中保住領先地位
  3. 政府訂單持續穩定

所以更現實的預期:未來十年有不少增長空間,但別拿它和Nvidia的奇跡類比。


核心觀點:這是個好故事,但期望要符合現實。投資前問自己:你是在賭太空經濟,還是賭Rocket Lab最終贏家?兩個問題答案決定了你的風險敞口。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