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沃倫·巴菲特不預測2025年股市崩盤

robot
摘要生成中

股市恐高症——對市場高點的恐懼——在投資者中蔓延,因爲標準普爾500指數繼續其第三年的唱多勢頭,實現連續的年度收益超過23%。盡管像羅伯特·清崎這樣的悲觀者預測“歷史上最大的市場崩潰”,而紐約大學的諾裏爾·魯比尼警告即將出現滯漲,但一位傳奇投資者對此即將到來的崩盤卻保持顯著沉默:沃倫·巴菲特。

不過,不要將他的沉默誤解爲樂觀。巴菲特的行動充分表明了他謹慎的展望。他已經連續八個季度淨賣出股票,預計在伯克希爾最新的備案發布時將延續至第九個季度。更值得注意的是,伯克希爾前所未有的$325 億現金儲備——這是公司歷史上最大的。

“巴菲特指標”(總市值與GDP比率)目前超過200%,這是巴菲特本人曾描述爲“玩火”的水平。然而,盡管有這些唱空信號,他並沒有做出崩盤預測。

爲什麼?很簡單:巴菲特從根本上拒絕市場預測。在他1992年的股東信中,他寫道:"股票預測者唯一的價值就是讓算命師看起來不錯," 將短期預測稱爲"毒藥",應該遠離兒童和在市場上表現幼稚的成年人。他始終堅持認爲"短期經濟和市場預測比無用還要糟糕。"

在2008年10月,市場混亂之中,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指出:“我無法預測短期市場走勢。我對股票在一個月或一年後是漲還是下跌沒有絲毫頭緒。”但他補充了這個關鍵的見解:“可能的是,市場會在情緒或經濟好轉之前漲,甚至可能大幅漲。”

我觀察巴菲特已經很久,明白了他的哲學:準備勝於預測。雖然他不會預測經濟下滑,但他在精心準備——只購買高信念的股票,並積累現金以備潛在的好交易,如果估值變得更具吸引力。

這個教訓?與其試圖預測市場崩潰,不如專注於在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時做好準備。在巴菲特的世界裏,準備好的投資者每次都勝過那些預測型的投資者。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