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AI戰略:實用與理想的角力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國正燒錢燒電,急於在AI競賽中領先中國,但雙方的戰略卻截然不同。華盛頓夢想打造超越人類智能的AGI,特朗普政府更曾警告這可能顛覆全球秩序。而中國?他們選擇了一條更務實的道路。

習近平要求中國科技公司腳踏實地開發實用工具,不是追逐遙不可及的幻想。他希望AI能幫農民種水稻、協助警察迅速反應,最終目標是提高生活效率並將這些系統推向全球。

中國的做法很直接:他們將類似ChatGPT的中文語言模型應用於學校考試評分、提升天氣預報準確度、調度應急隊伍和為農民提供種植建議。清華大學的醫生們正在使用AI提供醫學見解,無人工廠裡的機器人進行紡織品檢測和汽車生產。

美國也在開發實用工具,如谷歌Pixel手機的即時翻譯功能,但華盛頓並不直接管理這些領域。中國則不同,政府深度參與其中。今年1月,北京設立了84億美元的AI初創企業專項基金,各省市紛紛跟進。

我認為中國的開源AI策略特別聰明。他們的模型可免費下載和修改,降低了成本並幫助本土企業快速發展。這種做法甚至已經影響到西方,一些美國開發商也開始轉向開放模型。

相比之下,OpenAI、Meta和Google仍在押注AGI,期待它能開創新領域並在未來衝突中為美國提供優勢。為此,這些公司瘋狂囤積芯片、招攬人才,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美國國會甚至提出了AGI的"曼哈頓計劃"。

但這條路並不順利。OpenAI的GPT-5未能兌現承諾,Sam Altman甚至警告可能存在AI投資泡沫。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和分析師徐詩玲在《紐約時報》上指出:"如果只執著於AGI,我們可能會落後於中國,因為他們更關注利用現有技術。"

雄安新區就是中國AI實用主義的縮影。當地農民用AI選作物、管理病蟲害、安排種植計劃;氣象部門用它改進預報;警方用它分析案件數據;政府熱線每天處理數十萬個電話,用AI分類和路由。這些都不是試點項目,而是已經投入運營的實用系統。

中國確實也在建設數據中心,但規模較小,專為支持現有應用而非訓練AGI。美國對高端芯片的限制反而促使中國更專注於部署而非研發。

不過,中國並非完全放棄通用AI的夢想。阿里巴巴和DeepSeek都表示有AGI的目標。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可能只是暫時對AGI保持謹慎態度。

在這場AI競賽中,中國的實用主義路線會不會最終勝出?美國的AGI夢想是否值得投入如此巨資?這場東西方AI戰略的較量,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