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背後的無名英雄:一個大學生如何改變了加密貨幣歷史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我昨天偶然發現了一段有趣的比特幣歷史——中本聰與他的第一位合作者、一位名叫馬爾蒂·馬爾米的芬蘭二年級學生之間的郵件交流。閱讀他們的通信就像發現了一本改變金融歷史的祕密日記。

2009年,來自赫爾辛基科技大學的這個孩子發出了一封可能是最隨意但影響深遠的求職信:"如果有我能做的事情,我希望能幫助比特幣。" 這真是本世紀的低調之談!但是那封電子郵件開啓了一切。

這些交易所揭示了比特幣謙遜的創業初期——沒有華麗的辦公室,沒有風險投資者在旁逼迫,僅僅是一個神祕人物和一名大學生之間的電子郵件。中本聰甚至不擅長寫內容——他承認自己"更擅長編寫代碼",並把常見問題解答的工作交給了Martti。對於一個所謂的天才來說,這真是相當令人感同身受!

令人驚訝的是,中本聰竟然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這個隨機的學生。他讓馬丁使用真實姓名,用自己的信用卡開設服務器,甚至處理媒體詢問。你能想象馬丁的處境嗎?一個匿名家夥告訴你“這是2000美元的捐款,把你的地址給我”——我肯定會嚇得逃之夭夭!

這些交易所也展示了中本聰的人性。他抱怨那些沒有實際代碼卻獲得關注的項目(,聽起來在今天的ICO世界裏很熟悉吧?),他還擔心將比特幣作爲一種“投資”進行營銷——這個建議自此以後幾乎被所有交易平台忽視。

中本聰消失一個月後又輕鬆回歸,這幾乎有些滑稽:"在過去一個半月裏,我也忙於其他事務。"與此同時,可憐的Martti卻在苦苦支撐!這個孩子應得的贊譽比他得到的要多得多。

即便在那時,中本聰就預見到了能源消耗的問題,他認爲傳統銀行比工作量證明浪費更多資源。無論你是否同意,他都不是一些人所描繪的那種脫離現實的編碼者。

最感人之處?他們最後的電子郵件交換。在安排了一些管理密碼的轉移後,中本聰永遠消失了。十三年的沉默。這個冒險參與一個瘋狂的網際網路貨幣項目的大學生,成爲了加密貨幣傳說的一部分。

當每個人都對中本聰的身分癡迷時,Martti的故事展示了比特幣是如何由真實的人們創建的,他們有疑慮、怪癖和日常關切。他是那個“因加密貨幣致富的大學生”的原型——所有今天TikTok上的加密兄弟們的模板。

在這個牛市中,現在有多少個Martti在通過郵件進入加密貨幣歷史?我敢打賭他們不會對自己的貢獻感到謙虛。

BTC-0.5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