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圈內幕:一個礦工的血淚史

robot
摘要生成中

礦圈真他媽不簡單,大部分人只知皮毛,我來扒一扒礦工的真實生活。

我是13年入圈,17年All In的老韭菜。幣圈這些年,起起伏伏,心酸血淚,見過太多。今天就從我親身經歷講講挖礦背後的那些事兒。

挖礦表面光鮮,實則暗流湧動,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礦工、礦場、礦池、礦機販子、電廠老板、地方官員,都是一條利益鏈上的螞蚱。

從業餘到專業:我的礦工進化史

最初是在一個破舊拆遷房裏搞的微型礦場。每臺設備都得自己動手組裝,配置電路,像搭積木一樣。搞了三組架子,塞滿了礦機。那時候還得自己算電線負載,花了不少錢重新走線,生怕燒了房子。

後來認識了個朋友,他爹是某省顯卡代理商。這層關係讓我們能拿到批量顯卡,從此有了做顯卡礦機生意的資格。我們一起弄了個小礦場,差不多千臺P104、P106顯卡礦機。P106差不多相當於1066,P104就是1080水平,通常6-8張卡組一臺機器。

那時候礦場內部就是一排排簡陋的架子,外表平平無奇,但我們在附近特意架了個變壓器。媽的,那變壓器成本都快趕上半年電費了。

爲了更便宜的電力,我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新疆霍爾果斯、雲南水電站,甚至接觸過大亞灣核電。霍爾果斯那邊是哈薩克斯坦天然氣進中國的最大中轉站,那裏產生大量餘熱和電力,簡直是礦工的天堂。

但這些地方的關係網錯綜復雜,想拿到便宜電,沒點本事是不行的。我見過太多滿懷夢想去西部挖礦的小夥伴,最後灰頭土臉地回來,錢沒掙到,礦機還丟了一半。

挖礦的真相

表面上看,挖礦就是拿着顯卡或專業礦機算數學題,賺點電子貨幣。但實際上,這是場資源角逐戰。誰能拿到最便宜的電,誰能搞到最新的礦機,誰敢卡着算力成本的邊緣瘋狂擴張,誰就能活下來。

很多人不知道,礦工的生存環境比股市還殘酷。幣價跌了,你不能停機,因爲固定成本逼着你繼續;幣價漲了,一羣新人蜂擁而入,稀釋你的利潤。現在這市場,普通人想靠挖礦發財的日子早過去了。

大型礦場才是這個遊戲的贏家。他們跟電廠直接談判,一口氣上萬臺機器,能把電價壓到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地步。他們在設備更新、維護、散熱上的專業程度,也是家庭礦工難以企及的。

每次我看到網上那些"挖礦躺賺"的宣傳,就想罵娘。礦機本質就是一臺高耗能電腦,挖礦就是在電費和幣價間找平衡點。那些賣礦機的,才是這個遊戲裏笑到最後的人。

這個圈子裏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年的礦友,今天可能就成了競爭對手。我見過多少人身家過億又歸零的,數不清了。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想入坑的朋友提個醒:挖礦沒你想的那麼簡單,這是個看似低門檻實則處處是坑的遊戲。不懂就別碰,懂了你可能也不想碰了。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