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這個“笨辦法”炒幣:簡單、穩定,還一直在用



試過不少交易策略,最後反而靠一個看似“笨拙”的方法,實現了相對持續的盈利。直到現在,這個方法我還在用——不復雜,但勝在穩定、夠落地。

第一步:篩自選——先把“有問題”的幣排除

把11天內登漲幅榜的幣加入自選,但有個關鍵篩選:連續跌3天以上的,直接剔除。別覺得漲過就有機會,連續下跌背後,很可能是資金已經獲利出逃,再進場大概率接盤。

第二步:看大方向——只盯月線MACD金叉的幣

打開K線圖,先切到月線級別,只留下MACD出現金叉的幣。月線代表長期趨勢,金叉意味着大方向在往上走,相當於給後續操作“鋪了層安全墊”——比起在下跌趨勢裏找機會,順着長期趨勢做,成功概率高得多。

第三步:找買點——日線60均線+放量,再重倉

接着切回日線級別,只盯一根60日均線。等幣價回調到60均線附近,並且出現一根放量的K線(說明有資金在這個位置進場),這時候再重倉買入。不用糾結太多指標,就看“回調到支撐位+資金進場”這兩個信號,簡單直接,不容易出錯。

第四步:定規則——入場後就跟着60均線走

買入後,所有操作都以60日均線爲標準:幣價在線上,就拿着;跌破線,立刻賣。這裏分三個細節執行,尤其是最後一個,直接關係到能不能保住利潤:

1. 當這個波段的漲幅超過30%,先賣掉三分之一,收回部分本金,降低風險;

2. 等漲幅超過50%,再賣掉三分之一,剩下的倉位就算後續回調,也至少有賺;

3. 最關鍵的一條:如果當天買入,第二天幣價直接跌破60日均線,不管虧多少,必須全部離場,絕對不能抱僥幸心理。

雖然用“月線金叉+日線60均線”選出來的幣,跌破均線的概率很小,但風險意識不能少——在幣圈,保住本金永遠是第一位的。就算賣飛了也沒關係,等它再次符合“月線金叉、日線回調到60均線放量”的買點,再買回來就行,不用糾結“踏空”。

說到底,炒幣賺錢難的從來不是找方法,而是嚴格執行。很多人明明知道“跌破均線要止損”,卻總覺得“再等等會反彈”,結果小虧變巨虧。

最後想說:炒幣別死腦筋,隨機應變才是長久之道。要清楚,大盤趨勢和單個幣的走勢可能完全相反,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表面上是在跟市場博弈,其實是在跟自己的人性較勁——有時候你以爲的風險,可能是機會;而看似誘人的機會,說不定是等着收割的陷阱。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