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 瞄準涉嫌中國「哄抬股價」騙局的美國公司,納斯達克擬收緊上市規則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加大對涉嫌參與中國「哄抬股價」計畫的美國公司的審查力度,鎖定那些協助或直接參與操縱交易的市場參與者。與此同時,納斯達克也計劃收緊中國小型股的上市門檻,以遏制近年來頻發的跨境市場操縱事件。

SEC 瞄準跨境操縱交易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SEC 的最新執法行動重點針對與中國業務相關的美國公司,尤其是那些可能協助或參與操縱性交易的機構。

所謂「哄抬股價」騙局,通常透過誤導性行銷手段推高股價,內部人士高位套現後,股價暴跌,普通投資者承受重大損失。

SEC 表示,此舉是打擊跨國市場操縱行為的更廣泛行動之一,目標是切斷跨境資本市場中的灰色利益鏈。

納斯達克計劃收緊中國小型股上市門檻

納斯達克週三提出新規,要求主要在中國(含香港、澳門)運營的公司,在 IPO 中至少籌集 2,500 萬美元資金。

其他改革措施包括:

1、將未來上市的最低流通股本提高至 1,500 萬美元

2、加快對不符合上市標準公司的下市程序

這些改革需經 SEC 批准後方可實施。

問題根源:小額 IPO 與股價暴漲暴跌

自 2020 年以來,數十家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進行 IPO,融資額多在 1,500 萬美元或以下。

這些股票常在上市後短期內暴漲,隨後迅速暴跌。納斯達克審查發現,「與潛在哄抬股價騙局相關的新興模式」頻繁出現:

1、與大股東有關的推銷員向新投資者兜售股票

2、股價被推高後,內部人士集中拋售

3、散戶投資者成為最大受害者

數據揭示風險集中度

納斯達克表示,自 2022 年 8 月以來,其提交給 SEC 或金融業監管局(FINRA)的案件中,近 70% 涉及中國公司交易,而這類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企業中比例不到 10%。

這意味著風險高度集中在少數跨境小型股中。

地緣政治背景與市場影響

自 2019 年以來,受中美關係緊張及監管壓力影響,數十家中國公司已從美國交易所退市。

川普政府時期曾提出將中國企業與美國資本市場「脫鉤」的可能性,結束了中國公司以紐約 IPO 作為最高市場成就的時代。

納斯達克作為全球科技巨頭的聚集地,同時也吸引了大量小型投機性公司上市。券商與交易公司批評其最低上市標準過於寬鬆,為可疑公司提供了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機會。

结语

SEC 的行動與納斯達克的改革,顯示美國監管層正試圖堵住跨境市場操縱的漏洞。對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未來中國小型股的上市門檻將大幅提高,短期內或將抑制相關股票的投機交易熱潮,但長期有助於提升市場透明度與投資者保護。

TRUMP1.47%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