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活動: #PTB创作大赛# 💥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TB、CandyDrop 第77期或 Launchpool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5,000 PTB 獎勵!
CandyDrop 第77期:CandyDrop x PTB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922
PTB Launchpool 火熱進行中: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934
📅 活動時間:2025年9月10日 12:00 – 9月14日24:00 UTC +8
📌 參與方式:
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PTB、CandyDrop 或 Launchpool 相關
內容不少於 80 字
帖子添加話題: #PTB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或 Launchpool 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
🥇 一等獎(1名):2,000 PTB
🥈 二等獎(3名):800 PTB/人
🥉 三等獎(2名):300 PTB/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Dear @MorphLayer
Morph在@Bantr_fun的榜單好卷呀,還能衝刺一下嗎?
Morph的架構其實挺有意思的,它把傳統區塊鏈的幾個重要層次拆開來看,每個層次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但又能合作得很好,形成一個整體。這種架構的設計不單單是爲了增加系統的靈活性,更是爲了讓整個網路變得更加高效、安全和可靠。下面我就試着從個人角度來聊聊Morph的架構
一般來說,Layer 1區塊鏈架構可以分成四個主要的層次:共識層、執行層、結算層和數據可用性層,每一層都很關鍵:
共識層:就是讓整個網路達成一致的機制。
執行層:交易處理和智能合約的執行就是發生在這裏。
結算層:這就是把交易最終定下來、確認的地方。
數據可用性層:確保所有必要的數據都能被訪問和驗證。
這些是傳統Layer 1區塊鏈的基本結構,通常每個區塊鏈都這麼做。但Morph的設計則把這些功能整合並擴展,做得更加模塊化,做到了一些獨特的創新。
Morph是怎麼理解這些層的?
Morph的做法不太一樣,它不單獨分開這些功能,而是根據每個層的不同需求進行擴展。比如說,它的共識和執行是通過一個去中心化的Sequencer Network來統一完成的。這個Sequencer Network不僅處理交易,還能協調和最終確定這些交易的執行。它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可以說是Morph平台的“大腦”。
另外,結算層採用了Optimistic zkEVM,結合了樂觀卷軸和zk卷軸的優勢。也就是說,交易狀態要麼是在一個短時間的挑戰期後確認,要麼是通過一個zk證明來進行最終的確認。這種做法使得Morph的結算層更加高效和安全。
至於數據可用性層,Morph採用了“Rollup”方式,把必要的數據傳到以太上。這就意味着它在Layer 1上提交一個批量交易,確保數據可驗證和同步。
每個功能是獨立又協作的
雖然這些功能分開做,但它們又不是孤立的。Sequencer Network負責執行Layer的交易,Rollup模塊則把這些交易打包成批次,提交到Layer 1進行結算。最後,狀態驗證是依靠Layer 1的安全性來進行的,確保Layer的狀態符合規則。
這種分工合作的方式不僅能提高效率,也能讓Morph平台的擴展性更強。大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模塊,搭建出最適合自己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