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是利用電腦硬體來解決密碼學難題,以驗證交易並將交易新增至區塊鏈。每完成一個區塊的驗證,礦工會獲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作為獎勵。這項機制確保比特幣網路保持去中心化並維持高度安全。
比特幣網路採用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機制,礦工需透過計算雜湊值來解決數學上的難題。隨著網路難度提高,成功挖出新區塊的機率逐漸降低。2025年,全球雜湊率持續攀升,推升挖礦難度至歷史新高。
目前主流的挖礦設備是ASIC礦機,其效能與效率均遠勝一般電腦。2025年,新一代礦機價格下降、性能提升,中小型礦工亦可參與挖礦。例如,Block公司推出的三奈米製程礦機,被認為是降低挖礦門檻的關鍵因素。
挖礦的主要成本包括設備購入、電力成本及維護支出。電力成本是影響獲利的核心因素,巴拉圭、埃塞俄比亞等低電價國家更具競爭優勢。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大型礦工的平均挖礦成本約為26,000至28,000美元,而比特幣價格在2025年突破110,000美元,使挖礦仍具備實質獲利空間。
2025年,比特幣挖礦產業正朝向智慧化、綠能化及全球化發展。科技巨擘Google現已成為礦企TeraWulf的最大股東,顯示其高度關注挖礦產業。此外,礦工收入受比特幣減半事件及網路難度提升影響,必須持續優化營運策略以維持獲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