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 Trump 一則關稅宣言,意外引爆加密市場潛藏已久的風暴。雖然只是引爆點,真正導火線來自市場內部過度槓桿化的資金結構,及以高收益穩定幣 USDe 為核心的遞迴借貸循環。
消息發布後,傳統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加密市場反應更為激烈:比特幣單日跌幅超過 16%,部分 Altcoin 更短時間暴跌逾 80%。全網清算金額突破 200 億美元,市場恐慌指數顯著上升。這場連鎖崩盤不僅揭露市場高度脆弱性,更凸顯收益誘惑與槓桿結構的危險平衡早已失控。
USDe 由 Ethena Labs 推出,定位為新一代合成美元。崩盤前市值已突破 140 億美元,並非依賴美元儲備,而是透過 Delta 中性策略(持有 ETH 現貨並做空等值永續合約)來維持穩定。穩定幣競爭激烈,USDe 提供高達 12% - 15% APY,成為資金追逐焦點。真正吸引市場的不是機制本身,而是衍生出來的循環借貸策略:
此設計在收益層面看似高效,但風險卻極度危險。當 USDe 價格僅下跌 20% - 25%,整個頭寸即可能遭清算,最終導致系統內部產生資產錯配和抵押幻象。
市場中持有大量山寨幣的巨鯨成為危機放大器,為了最大化資本效率,通常會:
雙層結構使市場潛在風險倍數放大。Trump 關稅推文引發市場初跌後,這些巨鯨抵押品價值暴跌,觸發 LTV(貸款價值比)警示與追繳保證金要求。為了補倉,他們被迫拋售穩定幣或拆解 USDe 借貸部位,導致 USDe 兌 USDC/USDT 出現大量賣壓。隨後流動性斷層、價格偏離,並觸發鏈上自動清算,進一步反噬整體市場結構。
造市者(MM)原本是市場穩定的支撐者,但在本次事件中加速了崩盤。追求資本效率時,多數造市者採用統一帳戶制度(Unified Account),將所有資產視為共用保證金來源。當抵押山寨幣價值暴跌,帳戶總價值急劇減少,實際槓桿被動上升,強制平倉機制啟動。交易所風控系統清算時不區分資產種類,導致帳戶內所有代幣(包括高流動性主流資產)同步被賣出。造市者為自保,關閉買單、撤出流動性,造成市場出現極端的流動性真空,使任何賣壓都被放大,價格在數分鐘內崩落至原價的 10% - 20%。
欲獲得更多 Web3 相關內容,請點擊註冊:https://www.gate.com/
此事件提醒所有加密參與者:高收益絕非免費午餐,而是市場針對風險收取的隱性保費。當 DeFi 與 CeFi 界線模糊,抵押資產同時存在多個金融層面時,微小外部衝擊即可引發連鎖性結構性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