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從不休息;鏈條比應用更多。
當市場遭受來自各種“王者項目”的空投折磨時,一級市場仍在競相創建下一個“王者”。
昨晚,又出现了另一个备受矚目的 Layer 2 項目 — MegaETH。它通過由 Dragonfly 領投,Figment Capital、Robot Ventures 和 Big Brain Holdings 參與的種子融資籌集了 2000 萬美元。天使投資者包括 Vitalik、Cobie、Joseph Lubin、Sreeram Kannan 和 Kartik Talwar。
由頂尖風險投資家帶領的資金輪和像Vitalik這樣的行業巨頭作為天使投資者,以及直接包含“ETH”的項目名稱,所有這些標籤旨在在關注度有限的加密市場建立“合法性” 。
根據官方項目描述,MegaETH可以用一個熟悉的詞來概括 — 快。
作為第一個實時區塊鏈,它承諾了快如閃電的交易速度,亞毫秒級的延遲,以及每秒超過 100,000 筆交易...
在所有參與者都對區塊鏈性能的敘述感到疲憊不堪的市場中,MegaETH如何脫穎而出?
我們深入研究了MegaETH的白皮書,以找到答案。
除了故事和炒作,市場為什麼需要像MegaETH這樣的區塊鏈?
MegaETH的答案是,僅僅創建更多的鏈並不能解決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問題。當前的L1和L2解決方案都面臨著共同的問題:
換句話說,當前的區塊鏈無法達到:
這種實時功能在實際應用中是什麼樣子的?
例如,高頻交易需要能夠在毫秒內下單和取消訂單的能力。同樣,實時戰鬥或物理模擬遊戲需要能夠以極高的頻率更新狀態的區塊鏈。顯然,目前的區塊鏈無法做到這一點。
那麼,MegaETH如何實現上述的"實時"功能呢?簡而言之:
節點特化:通過將交易執行任務從完整節點的責任中分離出來,MegaETH減少了共識開銷。
更具體地說,MegaETH有三個主要角色:序列器,證明者和完整節點。
在MegaETH中,任何時候只有一個活動的序列處理交易執行。其他節點通過P2P網絡接收狀態差異並更新本地狀態,而無需重新執行交易。
序列器負責對用戶交易進行排序和執行。然而,在任何給定的時間,MegaETH只有一個活躍的序列器,在正常執行期間消除了共識開銷。
Provers use無狀態驗證以非同步和非有序的方式驗證區塊。
MegaETH 的簡化工作流程如下:
交易處理和排序:用戶提交的交易首先被發送到排序器,排序器按順序處理這些交易,生成新的區塊和證明數據。
數據發布:序列器將生成的區塊、見證數據和狀態差異發布到EigenDA(數據可用性層),確保這些數據在整個網絡中可用。
區塊驗證:Prover 網絡從 Sequencer 擷取區塊和證人數據,使用專用硬件進行驗證,生成證明並將其返回給 Sequencer。
狀態更新:Fullnode Network 從 Sequencer 收到狀態差異,更新本地狀態,並通過 Prover Network 驗證區塊的有效性,確保區塊鏈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從白皮書的其他內容來看,MegaETH自己意識到,“節點專業化”的想法是好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付諸實踐。
在構建區塊鏈時,MegaETH採用了一種有趣的方法:先測量,然後執行。也就是說,在弄清楚如何應用節點專業化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之前,進行深入的性能測量,以確定現有區塊鏈系統的真正問題。
那麼,MegaETH 識別了哪些問題?
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以下部分可能會太過技術性,如果你覺得這部分不夠吸引人,請隨意跳至下一節。
(少於2的並行性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每個區塊中可以同時執行的交易少於兩個。這表明當前區塊鏈系統中的大多數交易是相互依賴的,無法在大規模上並行處理。)
在確認了這些問題後,MegaETH開始針對性地解決它們,這與上述的解決方案邏輯相符。
上述內容相當技術性,但超越這些技術細節,您可以看到MegaETH確實具有一些技術實力。而一個明確的動機是:
透過公開分享詳細的技術數據和測試結果,MegaETH旨在提升該項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使技術社區和潛在用戶對其系統性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信任。
在分析白皮書時,很明顯儘管MegaETH的名字有點花哨,但文件和解釋往往透露出一種細緻而過度詳細的技術宅氣息。
公開資訊顯示,MegaETH的團隊似乎具有中國背景。首席執行官李一龍持有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首席技術官楊磊持有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首席商業官(CBO)孔書瑤擁有哈佛商學院MBA學位,並在一些行業機構(如ConsenSys)工作經驗。增長負責人與CBO有一些職業交集,同樣畢業於紐約大學。
來自美國頂尖大學的四位成員組成的團隊,在人脈和資源方面自然具有重大影響力。
之前,在這篇文章中創辦人畢業後,Pantera領導Nexus的2500萬美元融資我們介紹了Nexus的首席執行官,儘管他是一位新畢業生,但同樣來自斯坦福並且擁有穩固的技術背景。
頂尖風險投資公司確實偏好來自知名學校的頂尖技術人員。隨著Vitalik的投資以及項目名稱中包含“ETH”,技術敘事和市場影響可能會被最大化。
在目前的环境中,老的“王者项目”变成了“倒下的国王”,新项目和市场活动也出现了停滞,MegaETH准备引发一股新的FOMO浪潮。
我們將繼續監控並提供有關該項目的測試網路和互動的更新。
本文轉載自 [techflow],原标题為“MegaETH白皮書解讀:基礎設施永遠不眠覺,Vitalik參與的巨額融資L2有何特別之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深潮TechFlow如果您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系Gate 學習團隊,團隊將根據相關程序盡快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其他語言版本的文章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並未提及Gate.io譯文可能不得複製、分發或剽竊。
Mời người khác bỏ phiếu
基礎設施從不休息;鏈條比應用更多。
當市場遭受來自各種“王者項目”的空投折磨時,一級市場仍在競相創建下一個“王者”。
昨晚,又出现了另一个备受矚目的 Layer 2 項目 — MegaETH。它通過由 Dragonfly 領投,Figment Capital、Robot Ventures 和 Big Brain Holdings 參與的種子融資籌集了 2000 萬美元。天使投資者包括 Vitalik、Cobie、Joseph Lubin、Sreeram Kannan 和 Kartik Talwar。
由頂尖風險投資家帶領的資金輪和像Vitalik這樣的行業巨頭作為天使投資者,以及直接包含“ETH”的項目名稱,所有這些標籤旨在在關注度有限的加密市場建立“合法性” 。
根據官方項目描述,MegaETH可以用一個熟悉的詞來概括 — 快。
作為第一個實時區塊鏈,它承諾了快如閃電的交易速度,亞毫秒級的延遲,以及每秒超過 100,000 筆交易...
在所有參與者都對區塊鏈性能的敘述感到疲憊不堪的市場中,MegaETH如何脫穎而出?
我們深入研究了MegaETH的白皮書,以找到答案。
除了故事和炒作,市場為什麼需要像MegaETH這樣的區塊鏈?
MegaETH的答案是,僅僅創建更多的鏈並不能解決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問題。當前的L1和L2解決方案都面臨著共同的問題:
換句話說,當前的區塊鏈無法達到:
這種實時功能在實際應用中是什麼樣子的?
例如,高頻交易需要能夠在毫秒內下單和取消訂單的能力。同樣,實時戰鬥或物理模擬遊戲需要能夠以極高的頻率更新狀態的區塊鏈。顯然,目前的區塊鏈無法做到這一點。
那麼,MegaETH如何實現上述的"實時"功能呢?簡而言之:
節點特化:通過將交易執行任務從完整節點的責任中分離出來,MegaETH減少了共識開銷。
更具體地說,MegaETH有三個主要角色:序列器,證明者和完整節點。
在MegaETH中,任何時候只有一個活動的序列處理交易執行。其他節點通過P2P網絡接收狀態差異並更新本地狀態,而無需重新執行交易。
序列器負責對用戶交易進行排序和執行。然而,在任何給定的時間,MegaETH只有一個活躍的序列器,在正常執行期間消除了共識開銷。
Provers use無狀態驗證以非同步和非有序的方式驗證區塊。
MegaETH 的簡化工作流程如下:
交易處理和排序:用戶提交的交易首先被發送到排序器,排序器按順序處理這些交易,生成新的區塊和證明數據。
數據發布:序列器將生成的區塊、見證數據和狀態差異發布到EigenDA(數據可用性層),確保這些數據在整個網絡中可用。
區塊驗證:Prover 網絡從 Sequencer 擷取區塊和證人數據,使用專用硬件進行驗證,生成證明並將其返回給 Sequencer。
狀態更新:Fullnode Network 從 Sequencer 收到狀態差異,更新本地狀態,並通過 Prover Network 驗證區塊的有效性,確保區塊鏈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從白皮書的其他內容來看,MegaETH自己意識到,“節點專業化”的想法是好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付諸實踐。
在構建區塊鏈時,MegaETH採用了一種有趣的方法:先測量,然後執行。也就是說,在弄清楚如何應用節點專業化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之前,進行深入的性能測量,以確定現有區塊鏈系統的真正問題。
那麼,MegaETH 識別了哪些問題?
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以下部分可能會太過技術性,如果你覺得這部分不夠吸引人,請隨意跳至下一節。
(少於2的並行性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每個區塊中可以同時執行的交易少於兩個。這表明當前區塊鏈系統中的大多數交易是相互依賴的,無法在大規模上並行處理。)
在確認了這些問題後,MegaETH開始針對性地解決它們,這與上述的解決方案邏輯相符。
上述內容相當技術性,但超越這些技術細節,您可以看到MegaETH確實具有一些技術實力。而一個明確的動機是:
透過公開分享詳細的技術數據和測試結果,MegaETH旨在提升該項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使技術社區和潛在用戶對其系統性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信任。
在分析白皮書時,很明顯儘管MegaETH的名字有點花哨,但文件和解釋往往透露出一種細緻而過度詳細的技術宅氣息。
公開資訊顯示,MegaETH的團隊似乎具有中國背景。首席執行官李一龍持有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首席技術官楊磊持有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首席商業官(CBO)孔書瑤擁有哈佛商學院MBA學位,並在一些行業機構(如ConsenSys)工作經驗。增長負責人與CBO有一些職業交集,同樣畢業於紐約大學。
來自美國頂尖大學的四位成員組成的團隊,在人脈和資源方面自然具有重大影響力。
之前,在這篇文章中創辦人畢業後,Pantera領導Nexus的2500萬美元融資我們介紹了Nexus的首席執行官,儘管他是一位新畢業生,但同樣來自斯坦福並且擁有穩固的技術背景。
頂尖風險投資公司確實偏好來自知名學校的頂尖技術人員。隨著Vitalik的投資以及項目名稱中包含“ETH”,技術敘事和市場影響可能會被最大化。
在目前的环境中,老的“王者项目”变成了“倒下的国王”,新项目和市场活动也出现了停滞,MegaETH准备引发一股新的FOMO浪潮。
我們將繼續監控並提供有關該項目的測試網路和互動的更新。
本文轉載自 [techflow],原标题為“MegaETH白皮書解讀:基礎設施永遠不眠覺,Vitalik參與的巨額融資L2有何特別之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深潮TechFlow如果您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系Gate 學習團隊,團隊將根據相關程序盡快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其他語言版本的文章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並未提及Gate.io譯文可能不得複製、分發或剽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