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和印度已成為全球加密貨幣採用的領導者。該地區已成為區塊鏈活動的焦點,由草根參與、專業交易和日益增長的機構利益推動。隨著 DeFi 和 CEX 在全球擴張,東南亞不僅跟上步伐,而且常常處於發展中加密貨幣風景的最前沿。
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Chainalysis的報告凸顯了該地區對Web3行業的影響。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仍然落後於其他東南亞國家,而柬埔寨則在排名上升了13個位次。印尼現在排名第三,反映了採用率的快速增長,而越南、菲律賓和泰國則略微下降。
Chainalysis根據四個核心因素計算此指數:1)集中服務價值接收排名,2)零售集中服務價值接收排名,3)DeFi價值接收排名,以及4)零售DeFi價值接收排名。
本報告探討了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的四個因素,以及我們對東南亞和印度加密貨幣景觀變化的見解。它比較了2023年和2024年之間的關鍵變化,並檢視了推動這些採用指數變動的潛在影響因素。
印度在2023年和2024年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中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巩固了其在加密貨幣採用方面的領導地位。雖然印度的集中化服務指標保持穩定,但 DeFi(去中心化金融)因素出現了輕微下降,主要是由於其他國家的活動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的採用速度很快,尼日利亞去年的 DeFi 交易額超過了300億美元。
此外,雖然看起來對於中心化服務指標已經產生了最小的影響,但仍然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在2023年12月,印度金融情報單位通知包括幣安在內的九家離岸交易所即將受到監管行動的影響。此後不久,印度電子與資訊技術部(MeitY)開始實施URL封鎖,限制印度用戶的訪問。
然而,Esya Center報告說,這些區塊的影響是短暫的。用戶繼續通過預先下載的應用程式訪問交易所,在政府禁令之後,一些應用程式仍然可以下載。稅收條件也保持不變,對加密貨幣的資本收益徵收30%的稅,對所有交易徵收1%的預扣稅(TDS),但交易活動似乎仍然強勁。
到2025年,印度在區塊鏈領域的地位可能會發生變化,由...領導國家區塊鏈框架(NBF)由MeitY於2024年推出。這個由政府支持的倡議利用許可的區塊鏈來增強公共服務的安全性、透明度和信任。
這種支持仍然集中在結構應用上,而不是投資激勵措施,因為預計稅收政策將保持不變。因此,印度加密貨幣市場的參與者正在敦促在2024-25年度預算中減稅,以促進更有利的投資環境。儘管如此,這些措施對加密貨幣採納指數的影響——特別是它強調投資因素——仍然不確定。
印度尼西亞在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從2023年的第7名上升到2024年的第3名,在中心化服務和DeFi排名方面有顯著改善。今年中心化服務的持續增長可能進一步提升其在未來一年的採用排名。
印度尼西亞與其他CSAO國家相比,增長快速。來源:Chainalysis
2023年,印尼取得了顯著的增長,實現了207.5%根據印尼商品期貨交易監管機構Bappebti的說法,這種增長主要是由Indodax和Tokocrypto等中心化交易所推動的。這種增長主要是由於傳統股票交易所現在實行更嚴格的上市規則。用戶情緒已經從傳統市場轉向了加密貨幣等選擇性交易選項。
仔細檢視當地交易所的交易大小時,可以發現以下特徵。超過三分之一(43.0%)的當地交易所接收的價值來自於10000美元到100萬美元之間的轉帳。此外,印度尼西亞在接收到的加密貨幣價值方面,也比其他頂級國家擁有更高比例的1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轉帳。這些中大型交易的高比例表明專業交易者在印度尼西亞的加密貨幣市場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就去中心化金融的激增而言,這種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印尼年輕且精通科技的人口所推動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人口尤其熱衷於探索去中心化金融解決方案。這一年輕人口對去中心化金融平台的參與推動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增長43.6% 的交易量強調了在這個國家中,對於提供與傳統銀行業相對獨立的金融體系的偏好不斷增長。
為了在未來實現更高的採用率,有分析指出迫切需要改進目前的稅收制度。印尼對所有國內加密貨幣交易徵收了0.1%的所得稅和0.11%的增值稅。這些高稅率限制了中央服務部門的增長,促使向更難監控的DeFi轉變。將稅收制度調整到一個更合理的水平可能會顯著提升印尼的加密貨幣採用率。
越南在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中的總排名下降,從2023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24年的第五位。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來自印尼等地區玩家的競爭加劇,後者加快了機構採用速度並引入了更清晰的監管框架。雖然越南成功稍微提升了中心化服務價值的排名,但其 DeFi 位置停滯不前,表明與同行相比,Web 3 的發展步伐較慢。
導致越南排名較低的主要因素有:1)來自鄰近東南亞國家的激烈競爭,2)越南市場缺乏大規模機構參與,3)支持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進展較慢。與印尼不同,印尼已實施積極的監管措施來促進區塊鏈和加密創新,越南在制定新政策和放寬嚴格監管以促進行業增長方面更加謹慎。
嚴格的政策包括對加密貨幣相關廣告的限制性規定,以及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缺乏明確的許可框架。這種缺乏監管明確性導致資本和人才外流到具有更有利的加密貨幣環境的國家,這影響了越南在全球指數中的地位。
盡管面臨著這些監管和制度上的挑戰,越南基層加密貨幣的採用仍然非常強勁。這種增長主要是由於人們在點對點(P2P)交易和 DeFi 平台上的高度參與。根據一份報告,Triple-A,大約21.2%的越南人口擁有加密貨幣。這使該國在加密貨幣擁有權方面位居全球第二。越南的高 DeFi 使用率占交易量的 28.8%,突顯了該國對去中心化平臺進行金融交易的依賴——這是應對限制性資本管制的關鍵方法。這種基層參與強調了加密貨幣在彌合個人和小型企業金融服務差距方面的作用。
雖然越南強勁的零售採用展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加密貨幣社區,但缺乏支持性的法規仍然是可持續增長的障礙。如果沒有更清晰的政策來吸引機構參與和培育 DeFi 發展,越南就有可能在區域競爭對手進步的同時進一步下滑。然而,憑藉其龐大的加密貨幣持有人口和高 DeFi 參與度,如果加速監管進展,越南有潛力成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參與者。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越南信息通信部和NEAC最近推出了一個國家區塊鏈戰略加速數字轉型跨行業。這一倡議將越南定位為潛在的區域區塊鏈創新領導者,預示著對長期增長的戰略承諾。
菲律賓儘管在加密貨幣領域一直保持著積極參與,但在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中略有下降,由2023年的第6名下降到2024年的第8名。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該國繼續依賴中央化交易所(CEX),在2024年佔交易價值的55.2%,與前一年相比略有增加。菲律賓雖然一直專注於結構化的CEX解決方案,但其他國家正在推進DeFi和機構交易,而菲律賓在這些領域尚未取得重大進展。隨著印度尼西亞等國在機構採用和監管明確性方面取得更強的進展,菲律賓在跟上步伐方面面臨著挑戰。
该国仍然 專注於P2E遊戲和匯款作為主要的加密貨幣應用。到2023年,P2E遊戲和賭博佔比總網絡流量的19.9%,強調的是一種利基方法,而不是更廣泛的DeFi採用。這種專業化使菲律賓成為P2E遊戲和匯款使用案例的領導者,但與正在使其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多元化的國家相比,限制了其增長潛力。
此外,菲律賓的監管環境缺乏針對DeFi和機構加密貨幣增長的全面政策。儘管如此,菲律賓在P2E遊戲和以匯款為重點的採用方面的獨特優勢繼續支援其作為關鍵球員在東南亞的加密領域,儘管在監管和制度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泰國的加密貨幣市場儘管加密貨幣採用指數從2023年的第10名下降到2024年的第16名,但加密貨幣行業仍在不斷發展。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中心化服務價值的減少,而零售活動保持穩定,這表明機構參與減少。此外,去中心化金融指標也顯示了顯著的下滑。泰國的排名下降尤其令人擔憂,考慮到其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增長率1.4%的通脹率是除了新加坡以外,該地區同行中最低的。
這一名次下降主要是由於泰拉-月球事件後活躍的加密貨幣交易帳戶減少,這也影響了 DeFi 參與。此外,對支持加密貨幣的人物 Pita Limjaroenrat 的政治禁令引發了對他在泰國加密貨幣市場未來影響的疑問,潛在地影響了監管環境和加密貨幣採用的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Chainalysis排名是根據人均購買力平價GDP調整的。如果沒有這種調整,泰國的加密市場規模將比其他幾個國家更大。泰國強大的監管基礎和最近鼓勵機構參與的努力突顯了政府對該行業的奉獻精神。數字資產沙盒計劃等計劃代表了在結構化監管框架下整合數字資產的重要一步。
作為指數前20名以外的國家,根據每個國家對加密貨幣行業的不同方法,柬埔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排名變化不同。
柬埔寨在 2024 年的全球加密採用指數中上升了 13 位,排名第 17 位,這主要是由於其在集中式服務使用方面的排名。儘管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的解釋可能是當地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日益濃厚,可能存在非法活動。2024年8月下旬,Chainalysis研究人員強調,Hun To的平台Huione不僅與加密貨幣詐騙有關,還涉嫌自2021年以來參與了價值超過49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黑市交易。對加密貨幣灰色地帶的持續涉入可能已經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該國。
新加坡在2024年從第77名上升至第75名,反映了其對監管明確、機構採用和友好加密貨幣商戶服務的重視。穩定幣XSGD在...$1 billion在2024年Q2的交易中,由dtcpay和Grab等平台促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監管進步,包括一穩定幣框架並增強加密貨幣保管規則,增強了新加坡作為安全、受監管的加密貨幣環境的吸引力。
由於東南亞區域競爭加劇,馬來西亞從38位下降至47位,但仍致力於Web3和區塊鏈。儘管機構採用速度較慢且DeFi擴展緩慢,馬來西亞一直致力於推動各項倡議,以在加密貨幣領域占據優勢。Web3遊戲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像MDEC,EMERGE Group和CARV在IOV2055研討會上宣布的合作夥伴關係與該國的數字化轉型目標是一致的。
東南亞地區和印度在基層加密貨幣採用方面繼續引領世界。儘管面臨監管障礙,印度仍然走在前列,推動創新和機構參與,而印尼等國家則正在迅速迎頭趕上。印尼在去中心化金融活動的激增,以及其有利的監管環境,突顯了該地區加密貨幣力量動態的轉變。
菲律賓和越南仍然是重要的加密貨幣市場,雖然它們的關注重點不同。前者由遊戲和匯款應用驅動,而後者則依賴P2P交易和去中心化交易。新加坡轉向零售和商家加密貨幣應用進一步凸顯了該地區的用例多樣性。相比之下,泰國和馬來西亞排名下降凸顯了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
展望未來,這些國家正在進行的監管發展將在塑造東南亞和印度加密貨幣採用的未來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越來越多的機構採用和強大的基層參與凸顯了該地區作為全球數字資產中心的關鍵作用。
東南亞和印度已成為全球加密貨幣採用的領導者。該地區已成為區塊鏈活動的焦點,由草根參與、專業交易和日益增長的機構利益推動。隨著 DeFi 和 CEX 在全球擴張,東南亞不僅跟上步伐,而且常常處於發展中加密貨幣風景的最前沿。
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Chainalysis的報告凸顯了該地區對Web3行業的影響。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仍然落後於其他東南亞國家,而柬埔寨則在排名上升了13個位次。印尼現在排名第三,反映了採用率的快速增長,而越南、菲律賓和泰國則略微下降。
Chainalysis根據四個核心因素計算此指數:1)集中服務價值接收排名,2)零售集中服務價值接收排名,3)DeFi價值接收排名,以及4)零售DeFi價值接收排名。
本報告探討了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的四個因素,以及我們對東南亞和印度加密貨幣景觀變化的見解。它比較了2023年和2024年之間的關鍵變化,並檢視了推動這些採用指數變動的潛在影響因素。
印度在2023年和2024年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中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巩固了其在加密貨幣採用方面的領導地位。雖然印度的集中化服務指標保持穩定,但 DeFi(去中心化金融)因素出現了輕微下降,主要是由於其他國家的活動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的採用速度很快,尼日利亞去年的 DeFi 交易額超過了300億美元。
此外,雖然看起來對於中心化服務指標已經產生了最小的影響,但仍然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在2023年12月,印度金融情報單位通知包括幣安在內的九家離岸交易所即將受到監管行動的影響。此後不久,印度電子與資訊技術部(MeitY)開始實施URL封鎖,限制印度用戶的訪問。
然而,Esya Center報告說,這些區塊的影響是短暫的。用戶繼續通過預先下載的應用程式訪問交易所,在政府禁令之後,一些應用程式仍然可以下載。稅收條件也保持不變,對加密貨幣的資本收益徵收30%的稅,對所有交易徵收1%的預扣稅(TDS),但交易活動似乎仍然強勁。
到2025年,印度在區塊鏈領域的地位可能會發生變化,由...領導國家區塊鏈框架(NBF)由MeitY於2024年推出。這個由政府支持的倡議利用許可的區塊鏈來增強公共服務的安全性、透明度和信任。
這種支持仍然集中在結構應用上,而不是投資激勵措施,因為預計稅收政策將保持不變。因此,印度加密貨幣市場的參與者正在敦促在2024-25年度預算中減稅,以促進更有利的投資環境。儘管如此,這些措施對加密貨幣採納指數的影響——特別是它強調投資因素——仍然不確定。
印度尼西亞在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從2023年的第7名上升到2024年的第3名,在中心化服務和DeFi排名方面有顯著改善。今年中心化服務的持續增長可能進一步提升其在未來一年的採用排名。
印度尼西亞與其他CSAO國家相比,增長快速。來源:Chainalysis
2023年,印尼取得了顯著的增長,實現了207.5%根據印尼商品期貨交易監管機構Bappebti的說法,這種增長主要是由Indodax和Tokocrypto等中心化交易所推動的。這種增長主要是由於傳統股票交易所現在實行更嚴格的上市規則。用戶情緒已經從傳統市場轉向了加密貨幣等選擇性交易選項。
仔細檢視當地交易所的交易大小時,可以發現以下特徵。超過三分之一(43.0%)的當地交易所接收的價值來自於10000美元到100萬美元之間的轉帳。此外,印度尼西亞在接收到的加密貨幣價值方面,也比其他頂級國家擁有更高比例的1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轉帳。這些中大型交易的高比例表明專業交易者在印度尼西亞的加密貨幣市場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就去中心化金融的激增而言,這種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印尼年輕且精通科技的人口所推動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人口尤其熱衷於探索去中心化金融解決方案。這一年輕人口對去中心化金融平台的參與推動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增長43.6% 的交易量強調了在這個國家中,對於提供與傳統銀行業相對獨立的金融體系的偏好不斷增長。
為了在未來實現更高的採用率,有分析指出迫切需要改進目前的稅收制度。印尼對所有國內加密貨幣交易徵收了0.1%的所得稅和0.11%的增值稅。這些高稅率限制了中央服務部門的增長,促使向更難監控的DeFi轉變。將稅收制度調整到一個更合理的水平可能會顯著提升印尼的加密貨幣採用率。
越南在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中的總排名下降,從2023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24年的第五位。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來自印尼等地區玩家的競爭加劇,後者加快了機構採用速度並引入了更清晰的監管框架。雖然越南成功稍微提升了中心化服務價值的排名,但其 DeFi 位置停滯不前,表明與同行相比,Web 3 的發展步伐較慢。
導致越南排名較低的主要因素有:1)來自鄰近東南亞國家的激烈競爭,2)越南市場缺乏大規模機構參與,3)支持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進展較慢。與印尼不同,印尼已實施積極的監管措施來促進區塊鏈和加密創新,越南在制定新政策和放寬嚴格監管以促進行業增長方面更加謹慎。
嚴格的政策包括對加密貨幣相關廣告的限制性規定,以及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缺乏明確的許可框架。這種缺乏監管明確性導致資本和人才外流到具有更有利的加密貨幣環境的國家,這影響了越南在全球指數中的地位。
盡管面臨著這些監管和制度上的挑戰,越南基層加密貨幣的採用仍然非常強勁。這種增長主要是由於人們在點對點(P2P)交易和 DeFi 平台上的高度參與。根據一份報告,Triple-A,大約21.2%的越南人口擁有加密貨幣。這使該國在加密貨幣擁有權方面位居全球第二。越南的高 DeFi 使用率占交易量的 28.8%,突顯了該國對去中心化平臺進行金融交易的依賴——這是應對限制性資本管制的關鍵方法。這種基層參與強調了加密貨幣在彌合個人和小型企業金融服務差距方面的作用。
雖然越南強勁的零售採用展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加密貨幣社區,但缺乏支持性的法規仍然是可持續增長的障礙。如果沒有更清晰的政策來吸引機構參與和培育 DeFi 發展,越南就有可能在區域競爭對手進步的同時進一步下滑。然而,憑藉其龐大的加密貨幣持有人口和高 DeFi 參與度,如果加速監管進展,越南有潛力成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參與者。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越南信息通信部和NEAC最近推出了一個國家區塊鏈戰略加速數字轉型跨行業。這一倡議將越南定位為潛在的區域區塊鏈創新領導者,預示著對長期增長的戰略承諾。
菲律賓儘管在加密貨幣領域一直保持著積極參與,但在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中略有下降,由2023年的第6名下降到2024年的第8名。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該國繼續依賴中央化交易所(CEX),在2024年佔交易價值的55.2%,與前一年相比略有增加。菲律賓雖然一直專注於結構化的CEX解決方案,但其他國家正在推進DeFi和機構交易,而菲律賓在這些領域尚未取得重大進展。隨著印度尼西亞等國在機構採用和監管明確性方面取得更強的進展,菲律賓在跟上步伐方面面臨著挑戰。
该国仍然 專注於P2E遊戲和匯款作為主要的加密貨幣應用。到2023年,P2E遊戲和賭博佔比總網絡流量的19.9%,強調的是一種利基方法,而不是更廣泛的DeFi採用。這種專業化使菲律賓成為P2E遊戲和匯款使用案例的領導者,但與正在使其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多元化的國家相比,限制了其增長潛力。
此外,菲律賓的監管環境缺乏針對DeFi和機構加密貨幣增長的全面政策。儘管如此,菲律賓在P2E遊戲和以匯款為重點的採用方面的獨特優勢繼續支援其作為關鍵球員在東南亞的加密領域,儘管在監管和制度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泰國的加密貨幣市場儘管加密貨幣採用指數從2023年的第10名下降到2024年的第16名,但加密貨幣行業仍在不斷發展。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中心化服務價值的減少,而零售活動保持穩定,這表明機構參與減少。此外,去中心化金融指標也顯示了顯著的下滑。泰國的排名下降尤其令人擔憂,考慮到其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增長率1.4%的通脹率是除了新加坡以外,該地區同行中最低的。
這一名次下降主要是由於泰拉-月球事件後活躍的加密貨幣交易帳戶減少,這也影響了 DeFi 參與。此外,對支持加密貨幣的人物 Pita Limjaroenrat 的政治禁令引發了對他在泰國加密貨幣市場未來影響的疑問,潛在地影響了監管環境和加密貨幣採用的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Chainalysis排名是根據人均購買力平價GDP調整的。如果沒有這種調整,泰國的加密市場規模將比其他幾個國家更大。泰國強大的監管基礎和最近鼓勵機構參與的努力突顯了政府對該行業的奉獻精神。數字資產沙盒計劃等計劃代表了在結構化監管框架下整合數字資產的重要一步。
作為指數前20名以外的國家,根據每個國家對加密貨幣行業的不同方法,柬埔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排名變化不同。
柬埔寨在 2024 年的全球加密採用指數中上升了 13 位,排名第 17 位,這主要是由於其在集中式服務使用方面的排名。儘管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的解釋可能是當地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日益濃厚,可能存在非法活動。2024年8月下旬,Chainalysis研究人員強調,Hun To的平台Huione不僅與加密貨幣詐騙有關,還涉嫌自2021年以來參與了價值超過49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黑市交易。對加密貨幣灰色地帶的持續涉入可能已經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該國。
新加坡在2024年從第77名上升至第75名,反映了其對監管明確、機構採用和友好加密貨幣商戶服務的重視。穩定幣XSGD在...$1 billion在2024年Q2的交易中,由dtcpay和Grab等平台促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監管進步,包括一穩定幣框架並增強加密貨幣保管規則,增強了新加坡作為安全、受監管的加密貨幣環境的吸引力。
由於東南亞區域競爭加劇,馬來西亞從38位下降至47位,但仍致力於Web3和區塊鏈。儘管機構採用速度較慢且DeFi擴展緩慢,馬來西亞一直致力於推動各項倡議,以在加密貨幣領域占據優勢。Web3遊戲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像MDEC,EMERGE Group和CARV在IOV2055研討會上宣布的合作夥伴關係與該國的數字化轉型目標是一致的。
東南亞地區和印度在基層加密貨幣採用方面繼續引領世界。儘管面臨監管障礙,印度仍然走在前列,推動創新和機構參與,而印尼等國家則正在迅速迎頭趕上。印尼在去中心化金融活動的激增,以及其有利的監管環境,突顯了該地區加密貨幣力量動態的轉變。
菲律賓和越南仍然是重要的加密貨幣市場,雖然它們的關注重點不同。前者由遊戲和匯款應用驅動,而後者則依賴P2P交易和去中心化交易。新加坡轉向零售和商家加密貨幣應用進一步凸顯了該地區的用例多樣性。相比之下,泰國和馬來西亞排名下降凸顯了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
展望未來,這些國家正在進行的監管發展將在塑造東南亞和印度加密貨幣採用的未來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越來越多的機構採用和強大的基層參與凸顯了該地區作為全球數字資產中心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