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總統和联准会主席總是因爲降息問題水火不容?
川普自從上任後,基本上就是想把鲍尔摁在地上摩擦,訴求只有一個——
联准会應該大規模降息,從現在4.25%左右降到1%。
但是鮑老爺子也不是一般人,高壓之下雲淡風輕,既不辭職也不降息。
其實看歷任總統和联准会主席,都對“降息”這個議題有明顯分歧。可以先回顧一段联准会的黑歷史——
上世紀70年代初,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非常焦慮,彼時美國經濟深陷滯脹泥潭,失業率高達6.1%,通脹突破5.8%。
正常情況下,這個成績要想連任基本上難於登天。復雜方案變數太大,時間等不起,所以只能下一劑猛藥——逼迫联准会快速降息,制造短期虛假繁榮景象,助力大選。
所以那段時間的尼克松幹了跟懂王一樣的事情,兩人每季度會晤多達17次,次次高強度且赤裸裸地脅迫联准会主席伯恩斯,比如:
喊話“如果我們輸了選舉,這將是華盛頓最後一次由保守派執政”;
當衆駁斥伯恩斯的技術分析,說他講的都是廢話;
警告伯恩斯無權提名聯準會理事人選;
最終,伯恩斯選擇妥協,1971年联准会將利率從5%驟降至3.5%,M1貨幣供應量增速飆至二戰後的峯值8.4%,尼克松如願以償成功連任,並於1972年成爲首位訪華的在任美國總統。
但伯恩斯被釘上了恥辱柱——
在短暫繁榮後,疊加石油危機,美國國內通脹迎來大爆發,美元指數暴跌,黃金價格暴漲,美國經濟崩盤。爲此伯恩斯背負了一輩子的罵名,其名字成爲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