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雲端挖礦還是家用ASIC?這裡是真相讓人不安的一面

大家都在談雲端挖礦,好像是不想投資硬體者的萬靈丹。但它真的有那麼賺嗎?我們用真實數字來揭露,而不是空口承諾。

誘人提案

雲端挖礦聽起來很棒:你租用算力,供應商負責所有(電力、維護、設定),你只需等待獲利。不用貴重硬體,沒技術煩惱。理論上完美。

確實存在的優點

  • 入門門檻低:你不需要$9,500買Antminer S19 Pro。可以用更少的資金開始。
  • 無技術煩惱:供應商負責一切。你只需付錢、收satoshis(或應該如此)。
  • 已含運營成本:電費(最大痛點)已經算在租金裡。
  • 快速擴展:隨時更換方案,不怕舊硬體變現損失。
  • 多元化:有些供應商提供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多種合約。

隱藏陷阱

重點來了:

1. 詐騙風險真實存在

歷史上,這行業充滿偽裝成雲端挖礦的龐氏騙局。比特幣價格下跌時,很多供應商就消失了。徹底調查絕對必要。

2. 完全依賴供應商

公司倒閉、搬遷或遭遇長時間DDoS攻擊,你什麼都沒有。在多數情況下,法律完全無救濟。

3. 無實際控制權

你無法優化任何東西。不知道挖礦用的是什麼硬體、實際地點,甚至供應商是否另作他用。

4. 獲利被壓縮

供應商會抽成。你的收益永遠低於直接擁有同款硬體挖礦。

數字會說話

我們比較一下傳統挖礦與雲端挖礦(以2024年真實案例為基礎):

傳統挖礦(Antminer S19 Pro - 110 TH/s):

  • 初始成本:$9,500
  • 耗電量:3,250W
  • 電費:約$10/天(每度$0.12)
  • 毛收入:約$310/天
  • 每日淨利:約$300
  • 每月淨利:約$9,000
  • ROI:13個月(未計算硬體折舊)

雲端挖礦(兩年合約,110 TH/s):

  • 合約費:兩年$7,650
  • 毛收入:約$222/天(較ASIC少,供應商抽成)
  • 電費:已包含在價格內
  • 每日淨利:約$222
  • 每月淨利:約$6,660
  • 兩年總獲利:約$152,670

結論:

是的,在這個情境下雲端勝出,但有個巨大但書:假設供應商不跑路、不減少算力,且比特幣/以太坊價格穩定。難度或價格稍有變動,利潤就瞬間消失。

誰該選哪個方案?

傳統挖礦(家用ASIC/GPU):

  • ✅ 有資本可投資($5k-$20k+)
  • ✅ 想完全掌控
  • ✅ 打算長期挖礦(3年以上)
  • ✅ 用電便宜
  • ✅ 願意處理硬體/噪音/維護問題

雲端挖礦:

  • ✅ 想試水溫,又不怕硬體過時風險
  • ✅ 資本有限
  • ✅ 沒技術背景(但還是要做功課)
  • ✅ 空間/噪音是困擾
  • ⚠️ 只選有驗證、背景透明的供應商

警訊(Red flags)

  • 承諾年化報酬率超過100%
  • 沒有明確的伺服器地點資訊
  • 施壓邀請朋友(有傳銷味)
  • 成本結構不透明
  • 評價僅限自家平台

殘酷結論

雲端挖礦可以賺錢,但風險是傳統挖礦沒有的。就像:

  • 買車自己養(掌控+責任)
  • 租車(省事但全靠車行)

選雲端時,花一半時間審核供應商,一半時間算利潤。很多人跳過這步,血本無歸。

TL;DR: 兩者都能運作,但雲端=詐騙風險,傳統=折舊風險。依你能承受的風險及資金選擇。

BTC3.68%
ETH2.43%
LTC2.5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