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藍白出行季」週邊徵集令來啦!
📸 活動主題:#GateAnywhere 🌍
讓我們一起,讓「藍白」出現在更多地方。
—— 打開大門,Gate Anywhere
帶上你的 Gate 週邊,記錄藍白出現的每個角落!
旅行、通勤、辦公桌、咖啡館、街頭地標……
無論在哪裏,只要有 Gate,都能成爲風景 💙
💡 創作靈感:不限形式、不限風格!
Gate 週邊展示
藍白配色穿搭
Gate logo 創意拍攝
活動、聚會、旅行現場
越有故事感、越有巧思,就越容易被看見 ✨
✅ 參與步驟: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帶有 Gate 元素的照片或視頻(Logo、週邊、藍白配色等均可)
2️⃣ 添加話題 #GateAnywhere 並寫下你的創作靈感或旅行故事
3️⃣ 將帖子分享到 Twitter(X),並提交推文連結: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31
📢 推文瀏覽量 Top 10 將獲得額外獎勵!
🎁 獎勵設置:
🏆 最佳創意獎:Gate X RedBull 積木賽車禮盒 *1
🥇 優秀創意獎(3名):Gate 茶具套裝
🎊 參與獎(10名):Gate X RedBull 雙肩包
📣 分享獎(5名):Gate X RedBull 隨行杯
🌍 因物流原因無法領取週邊的用戶可兌換等值合約體驗券:
積木賽
根據方舟投資的分析,有一只可能飆升650%的股票
2025年10月14日 — 上午01:07 EDT
撰寫者 財務分析師 投資洞察
關鍵點
一家領先的電動汽車(EV)制造商目前正在應對銷量下降,這對其財務表現產生了顯著影響。然而,這並沒有阻止由著名投資者Cathie Wood領導的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該公司的大膽預測表明,到2029年,該公司的股票可能達到2600美元,代表着驚人的650%的潛在上升空間。
有趣的是,電動車並不是Ark樂觀展望的主要驅動力。相反,該公司認爲,這家公司將在自動駕駛汽車生產中脫穎而出,爲自駕打車服務等新業務鋪平道路。這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爲公司的收入流注入數百億資金。
銷售放緩引發擔憂
這家電動車制造商在2024年交付了179萬輛汽車,比上一年減少了1%。這是自2011年旗艦轎車推出以來首次出現年度銷售收縮,這讓許多投資者感到警覺。2025年的情況更加惡化,2025年上半年交付的720,803輛電動車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13%。
考慮到電動車銷售佔公司收入的74%,這一趨勢令人擔憂。該公司的收入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9%,第二季度更是大幅下降了12%。
競爭是此次銷售下滑的關鍵因素,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來自競爭對手的更實惠的電動車,例如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在德國,這一主要的歐洲電動車市場,該公司的銷量在七月份暴跌了55%,盡管該國整體電動車銷量激增了58%。相反,比亞迪在德國的銷量在同期幾乎增長了五倍。
爲了應對這一趨勢,公司計劃推出一款基於其熱門跨界平台的經濟型電動車。然而,由於生產剛剛開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觀察到任何顯著的影響。
自動駕駛汽車:Ark看漲立場的焦點
首席執行官相信自主技術是汽車行業的未來,這一觀點得到了Ark的認可。該公司開發了自己的全自動駕駛(FSD)軟件,目前可在公共道路上進行監督使用。這項技術已被整合到乘用電動車中,如他們的跨界車型,並於六月在德克薩斯州奧斯丁推出了一項自主打車服務試點。
明年,該公司計劃推出一個全新的電動車平台,名爲Cybercab,旨在完全依靠FSD運行,無需踏板或方向盤。這款機器人出租車預計將全天候運送乘客,可能會創造一個高利潤的收入來源。事實上,Ark預測該公司到2029年將實現每年1.2萬億美元的收入,其中驚人的63% ($756 億)將來自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然而,全面推出Cybercab的監管批準仍在待定中,因爲FSD軟件尚未獲得在美國任何地方進行無人監督使用的批準。目前,在每次叫車行程中,必須有一名人類操作員坐在乘客座位上,這會產生相當大的成本。
這使得公司落後於競爭對手,如字母表公司的Waymo,該公司已經在美國五個城市每週完成超過250,000次無監督的完全自動駕駛旅行。
謹慎對待Ark的預測
雖然與公司的創新CEO對賭是不明智的,但該股票目前的估值令人眼花繚亂,可能限制進一步的漲空間。
根據過去12個月的每股收益(EPS)爲1.67美元,該股票的市盈率(P/E)爲207。這使得它大約比納斯達克100指數貴六倍,而在寫作時,該指數的市盈率爲32.6。
該公司的每股收益在今年前兩個季度下降,這使得其估值更加難以證明。通常,盈利下滑的公司會吸引低於市場的估值倍數,而不是溢價。
因此,考慮到Ark的預測,到2029年股價漲650%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雖然如果公司的年度自動駕駛打車收入在四年內達到$756 十億,這也是可能的,但考慮到目前幾乎不存在,這似乎是極不可能的。
沒有保證FSD會獲得全國性的(,更不用說全球性的)監管批準,消費者是否會選擇公司的叫車網路而非像Uber這樣的流行替代品也不確定。
考慮到這些不確定性以及電動汽車銷售的下降,很難在當前高昂的估值下提出購買該股票的有力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