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morphlayer



在 Layer上,設計會不一樣,這裏有個角色叫做“排序器”,這個排序器負責打包交易,把 Layer 上的交易按順序排列,生成一個新的區塊,然後定期把這些交易和狀態變更提交給 Layer 1。簡單來說,它就是把 Layer 的交易搞定,然後把信息帶到 Layer 1,搞得清清楚楚

但問題來了,如果這個排序器是單一的、集中化的,結果就很麻煩。如果排序器是由一個公司或者一個人控制的,那就意味着他有能力決定什麼交易能被打包,什麼交易不能打包,甚至有可能拒絕某些交易。最糟糕的是,如果這個排序器掛了,那所有的 Layer 交易就都停擺,整個系統可能崩掉,這不是很可怕嗎?

於是,去中心化排序器就派上用場了。因爲在去中心化的架構下,不止一個排序器在工作,所以即便某個排序器掛了,其他的排序器還可以繼續處理交易,不會讓整個系統崩潰。而且,去中心化的排序器也能防止交易被任意審查或者被拒絕,保證交易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Morph 是怎麼做的?
說到這裏,咱們再來看看 Morph 是怎麼做的。Morph 的設計理念很簡單:把去中心化排序器網路放在最前面。從一開始,Morph 就不打算依賴單一的排序器,而是通過一個去中心化的網路來保障交易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首先,Morph 的設計強調效率,目標是讓以太坊的擴展變得更快、更便宜,Layer 必須保證快速執行和交易確認,同時保持去中心化的優勢,因爲去中心化能讓整個系統更穩定,不容易出現單點故障。

其次,Morph 設計的排序器網路是可擴展且易於管理的。簡單來說,如果需要做一些升級或者調整,系統能夠靈活應對,不會影響其他部分的正常運作。這樣,隨着技術的進步,系統能隨時進行優化升級。

關鍵技術
那麼,Morph 是怎麼實現這些目標的呢?它用了幾個很酷的技術手段:

模塊化設計:Morph 的排序器網路是模塊化的,每個部分都是獨立的,可以快速升級或者替換,不會影響整體系統的穩定性。

拜佔庭容錯共識:爲了保證 Layer 區塊的生成更加安全,Morph 使用了拜佔庭容錯共識機制。這個機制能確保即使有部分排序器出現問題,系統依然能正常運作。

BLS 籤名:在生成 Layer 區塊時,多個排序器會用 BLS 籤名來集體籤名交易,Layer 1 合約可以通過這個籤名來驗證 L2 上的共識。 @Bantr_fun
ETH2.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