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以太坊的價值與價格
上周六的線上交流在進行到互動環節時,我嘗試了十多分鍾始終沒有辦法正常地把希望發言的聽衆加進來。期間我也嘗試給幾位聽衆發去了發言邀請但也沒有得到回復。很可能是我這邊的網路有問題,所以我就結束交流了。
原本我曾經想過用其它國內常用的線上工具進行線上交流的,但考慮到我們交流的話題目前還沒有清晰的定位,存在較大風險,另外我也不想交流的時候太過於拘謹,所以就沒有考慮這個選項只能選推特。
但最近兩次推特交流都出現了各種問題,看上去這個工具也不太順手。至於以後怎麼樣,我再想想。
接下來幾篇文章,我挑一些讀者提問中我認爲比較重要的問題再詳細分享一下。
在讀者留言中,有讀者問到了下面這個問題:
美國要大量發行穩定幣,最可能在以太坊生態內發行,爲何以太坊的價格不見起色?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在用短期幣價的波動起伏來衡量一個項目的價值、衡量一個項目在推進過程中某個利好的價值。
我也關注一個項目的價格,但我不看一個項目的短期價格,不會用它短期價格的漲跌來衡量這個項目的現有價值以及某個利好是否有價值。
什麼是短期價格?
明天是漲還是跌、下周是漲還是跌、下個月是漲還是跌,在我看來都是短期價格。
已經有無數案例證明,市場的短期表現在很多數時候都是不理性的,我會盡量摒除這種不理性對自己情緒的裹挾,會盡量忽略這種不理性或者利用這種不理性。
市場短期的不理性無法體現項目的價值、更無法直接反饋項目的價格,這太正常了,市場絕大多數時候就是這個樣。
但長期看,市場一定會在某個時點真實地反映一個項目的價值和價格。
這個“長期”是多久呢?
我記得在前面一篇文章中分享過:
段永平就這個問題請教過巴菲特,而他自己的經驗是大概3到4年。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項目,它真的有實實在在的利好,最多3到4年,這個利好一定會反映到價格上。
我現在就是用段永平的這個方法來忽略市場短期價格的波動。
既然短期價格的波動會歪曲項目的真實價值,那到底什麼才真正支撐了項目的真實價值呢?
就是項目的基本面。
所以我現在看項目只關注項目的基本面和與基本面相關的信息,幾乎很少再看項目每天的價格。
如果從基本面及其相關信息來衡量以太坊,上面這些消息乃至最近華爾街的一些公司開始公開申購以太坊毫無疑問都是對以太坊的利好。
Tom Lee最近有一個接受CNBC的採訪。在這段採訪中,我覺得很多話術都是在向華爾街喊話,拉他們買以太坊,我都把它當廣告,但有一句話我認爲很實在、很中肯。
那就是他認爲接下來銀行會買以太坊。
因爲未來很可能大量銀行以及金融機構都會在以太坊生態上發行穩定幣並開展相關的業務(比如RWA)。比如現在就有消息傳出德意志銀行在測試基於ZK技術的以太坊二層擴展。
如果這些銀行要在以太坊以及相關生態上發行穩定幣或者開展業務,他們必然會關注以太坊以及相關生態的安全。而要保障以太坊以及相關生態的安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購買以太坊成爲以太坊的節點參與網路安全的維護。
所有這些都是對以太坊基本面的利好。如果我們相信這些利好一定會被市場兌現,那就不用擔心以太坊未來的價格。
至於這個價格什麼時候能兌現,那我們還是耐心等待一下,我相信用不了3、4年,但也別期待下個星期、下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