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io 推薦話題每日發帖活動 #关税政策后市场分析#
💰 請帶上話題 #关税政策后市场分析# 發帖,將從中篩選5位優質發帖者每人獎勵$10點卡。
4月3日,特朗普在凌晨會議中宣佈關稅基準為10%時,比特幣一度飆升至88,000美元,刷新3月25日以來高點,漲幅超過5%。然而,隨後他宣佈將對與美國貿易不平衡的約60個國家徵收額外關稅,導致比特幣回吐大部分漲幅,跌破82,500美元。
你認為關稅政策將如何影響未來市場走勢?投資策略應如何調整?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活動時間:4月3日15:00 - 4月4日15:00 (UTC+8)
⚠️注意事項:
1.發帖時僅使用一個話題 #关税政策后市场分析#
2.禁止抄襲,鼓勵原創內容
3.字數要求至少30字以上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關稅將如何影響世界經濟與全球格局?
原文標題:The Effects of Tariffs: How the Machine Works
原文作者:Ray Dalio,橋水基金創始人
原文編譯:律動小 Deep
編者按:文章系統分析了關稅的多重影響機制:基礎層面包括財政收入、效率損失、通脹分化、產業保護等六大效應;深層影響則取決於各國政策反制、匯率及貨幣財政政策的動態調整。文章指出全球失衡必須通過劇烈調整來化解,長期效果取決於市場信任度與國家競爭力,並特別探討了美元特權帶來的債務依賴問題。
以下為原文內容(為便於閱讀理解,原內容有所整編):
關稅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稅種,其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基礎層面:
1)創收功能:由外國生產商和本國消費者共同承擔(具體分擔比例取決於雙方需求彈性),這種雙重稅基特性使其成為頗具吸引力的財政工具
2)效率損失:降低全球生產效率
3)通脹分化:對全球經濟產生滯脹壓力,對被徵稅國形成通縮效應,對徵稅國則加劇通脹
4)產業保護:增強徵稅國企業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雖導致效率損失,但在貨幣與財政政策維持總需求時能提高企業生存率
5)戰略價值:大國博弈時期保障本國產能的關鍵手段
6)平衡作用:同步改善經常賬戶與資本賬戶失衡,通俗而言即降低對外國產能和資本的依賴度——這在全球地緣衝突時期尤為重要
上述屬於第一層級影響。
後續發展則取決於四大變量:
• 被徵稅國的反制措施
• 匯率波動情況
• 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與利率調整
• 中央政府的財政政策應對
這些構成第二層級影響。
具體傳導路徑包括:
1)若引發報復性關稅,將導致更廣泛的滯脹
2)通縮壓力國通常會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實際利率下降與本幣貶值;通脹壓力國則傾向於緊縮政策,推高實際利率與本幣匯率
3)財政政策將針對性地在通縮區域實施刺激,在通脹區域進行收縮,以此對衝部分價格波動效應
因此評估大規模關稅的市場影響需考量眾多動態因素,這已超出前述六個基礎層面,需結合第二層級的政策反饋機制綜合分析。
有三項基本判斷始終成立:
1)生產、貿易與資本失衡(尤其是債務問題)必須化解,因其在貨幣、經濟與地緣維度均不可持續——現行國際秩序必將重塑
2)調整過程很可能伴隨劇烈且非常規變革(如拙著《國家破產之路:大週期循環》所述)
3)長期貨幣、政治與地緣影響最終取決於:債務及資本市場的財富儲存可信度、各國生產率水平、以及政治體制的吸引力
當前關於美元地位的討論值得關注:
• 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優勢在於能創造超額債務需求(儘管這種特權常導致過度舉債)
• 美元走強雖有利,但市場機制必然誘發特權濫用,最終迫使我們採取極端措施解決債務依賴
我將持續跟蹤事態發展,及時解析各層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