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https://www.gate.com/trade/BTC_USDT
近年來,日本持續在加密資產領域推動監管創新。根據最新報導,日本金融廳(FSA)正研擬重大改革,計劃將部分加密資產納入金融法規體系,並調整相關稅收制度。本次改革預定於 2026 年 上路,將加密資產資本利得稅由現行最高 55% 的累進稅率,改為單一 20% 的稅率。此舉展現日本希望透過減稅和簡化稅制,推動加密資產市場更健全發展。
目前,日本對加密資產收益採「雜項所得」課稅。依個人總收入不同,此項所得適用累進稅率,加上地方居民稅後,最高稅率可達 55%。如此高稅率讓許多活躍交易者及投資人望而卻步,也可能降低他們實現獲利的意願。
根據 FSA 提案,約 105 種加密資產(如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將重新定義為金融商品,納入金融商品交易法管理。同時,加密資產收益將轉為資本利得性質,適用 20% 單一稅率,與股票等金融商品一致。此外,報導也提及將引入虧損結轉,允許投資人於未來數年用前期虧損抵扣獲利,這在現行制度下並未具備。另一重要變革為加強市場合規:交易所須揭露更多資訊(如是否有發行方、技術架構、波動風險等),並對內線交易(內部人交易)設限。
雖然 FSA 提案具備高度企圖,但仍需國會立法通過後方能實施。此外,市場波動可能加劇:大規模實現獲利的投資人或於稅改前後引發明顯賣壓。加密資產納入金融商品管理,也可能使合規成本提升。有觀點認為,20% 單一稅率雖較 55% 大幅讓利,仍高於部分低稅或免稅國家,可能限制部分國際投資人。
稅改與完善監管制度結合,使日本在全球加密資產領域競爭力顯著提升。透過降低稅負和金融化推動,日本有望吸引更多本地及國際投資人。此外,這也符合日本推動「無現金經濟」與 Web3 發展的政策目標。若進展順利,日本未來有機會成為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融合的重要樞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