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数字资产代币化浪潮 最近看了方三文和段永平的对话,聊到了十几家企业的投资逻辑,挺有意思的。整理一下自己的理解。
先说几个科技巨头的看法。苹果这家公司确实不一样,软硬件利润各占一半,已经有点平台属性了。最关键的是产品纪律够狠,不是什么热门就做什么,像iTV、造车这种没有足够用户价值的就是不碰。这种克制在2011年就开始重仓了。
英伟达和台积电算是AI时代的基建。老黄(黄仁勋)确实厉害,跟OpenAI的合作让生态壁垒越来越高,但说实话这个位置不敢重仓。台积电倒是AI算力需求下的核心选择,就是价格波动太大,得看长期能不能跟上节奏。
谷歌这种级别的公司本身没问题,但AI对搜索业务的冲击还真不好说。自己也没完全想明白,暂时观望。至于特斯拉,老马(马斯克)的SpaceX和星链确实牛,但电动车这块差异化越来越小,竞争太激烈了。而且个人品行这事儿也影响判断,之前卖早了算是个教训。
国内几家企业的逻辑比较清晰。网易早年重仓是因为懂游戏行业,当时股价低到现金都超过市值了,团队又靠谱。茅台的护城河就是那个独特的口味加上消费者认同,这种东西不需要变革,看现金流折现就行,分红也稳。拼多多是天使轮就进了,当时理解没那么深,最近又加仓了,主要是认可团队文化,估值也便宜,就是电商变化太快,五到十年的事儿真不好说。腾讯算是核心持仓之一了,AI对广告效率的提升已经能看见了。
有几个反面案例值得记住。通用电气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买的,后来发现商业模式看不懂,企业文化也不强调诚信,果断止损了,这笔算是失败投资。松下太官僚守旧,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是文化问题,太看重市场份额,忽略了用户真正要什么,错过转型窗口。五粮液倒不是公司不好,纯粹是自己不喝(只能喝点茅台),不懂产品和用户口味,这种不投。
西方石油是跟着巴菲特买的,油气板块指数跌完抄底,持仓占比不高,算是作业型投资。
总结一下投资这件事的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看懂一家公司太难了,所以必须集中火力在真正理解的生意上。有个"20个打孔位"的说法,意思是一辈子只有20次机会,每次出手都得想清楚。
最重要的是"不做清单"——知道什么不碰比知道买什么更关键。安全边际不是看价格便宜不便宜,是看你对这家公司理解到什么程度。投资这行,理性比聪明管用多了。
$BTC $ETH $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