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启动中文 Meme 创作大赛!
创建或交易 Meme 代币,瓜分 3,000 GT 奖励! 💰
🎨 1 分钟零代码发币,仅需 ~0.0000042 GT Gas 费
🏆 最高市值代币瓜分 1,000 GT
💎 毕业代币前 100 名购买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币发射时间: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动时间: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释放创意,立即参与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早上我去楼下便利店买咖啡的时候,收银小妹正在跟另一个顾客聊天。那哥们儿一边扫脸付款,一边感叹:“现在谁的隐私不是裸奔啊。”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句话,说得太真实了。
这几年我们明明越来越依赖各种AI、区块链应用,但每一次“用”背后,其实都在默默交出自己的隐私。无论是钱包地址、交易记录,还是生活习惯、模型训练数据,全都一览无遗。说白了,我们用得越多,暴露得越多。
直到我最近研究了一个项目,叫 Zama(@zama),我才第一次觉得,也许未来真的有机会“用AI不裸奔”。
他们搞的是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东西——FHE,全同态加密。别被这个名字吓到,本质上就是:
👉 数据在加密状态下也能被程序“使用”
👉 不用先解密,就能直接算、直接跑
举个栗子,比如我让AI帮我算工资结构,以前必须先把工资数据“解锁”给它;但有了 Zama 的 FHEVM,AI 可以在“看不到”的情况下完成计算。
这就像:你给它一个上锁的盒子,它能在不打开的情况下,精准完成任务。
隐私,全程锁得死死的。
Zama 把这个原理搬到了机器学习领域,做了 Concrete ML。这意味着AI模型也能直接在加密数据上训练和推理。
想象一下——未来医院的数据不用交出去、公司内部的数据不用冒风险,AI 也能学、能算。
而且他们还走开源路线,开发者随便来试、随便改。这不是关起门来玩,是打算让整个 Web3 和 AI 圈子都进来一起搞大。
很多人说“隐私和效率不能兼得”,Zama 的做法正面打了这句话的脸。
这不只是技术上的小升级,而是一种范式转变。
如果你也关心自己的数据未来,也许这个项目,值得你多看一眼。
#ZamaCreatorProgram Zama #ZamaF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