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将银行的加密货币规则更新推迟至2027年

image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将新的加密货币审慎标准推迟一年,预计将在2027年初生效。

此举是针对业界对区块链资产的时机和处理方式的担忧而采取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周四表示,将推迟实施新的规则,规定银行如何对待加密资产,直到2027年,推迟了原定于2026年1月1日的目标,此前对变更的咨询反馈。

"我们将继续监测加密资产领域和全球监管标准的发展,以确保与之保持一致,并支持负责任的创新,"监管机构表示。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设定的标准,更新后的规则将要求银行针对其加密货币敞口按照风险分类持有资本储备。

被认为风险较高的加密资产——例如那些在公开、无许可区块链上的资产——将吸引更高的资本要求。被认为稳定并由合格储备资产支持的资产可能会获得更有利的待遇。被认为极度波动的资产需要高达1,250%的资本缓冲。

新加坡与加密货币

新加坡是最早建立数字资产框架的法域之一,于2020年实施了初步规则。该国努力在创新与金融稳定之间取得平衡,这限制了某些形式的零售参与,同时鼓励机构采用。

尽管如此,加密货币仍然是其金融格局中不断增长的一部分。根据一份报告,截至今年四月,约有26%的新加坡人持有某种形式的加密货币,而web3投资占2024年总金融科技融资的64%,总计为US$742 百万。机构的需求也在上升,57%的本地投资者计划增加加密货币的配置,根据一家银行的未来金融报告。

针对延迟规则的地方银行也纷纷效仿。DBS最近在以太坊上推出了代币化结构票据,扩展了其之前在代币化债券方面的工作,而其他贷款机构则开展了资产代币化和稳定币整合的试点项目。

这些变化旨在澄清银行如何在其资本、流动性和大额风险框架中对加密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实际上是将加密风险纳入现有的审慎标准中。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还提出了对稳定币的合格储备资产范围的更新,并进一步定义了低风险和高风险加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处理方式。

然而,业内参与者认为,新加坡最初计划在2026年采纳这些措施,将使其成为实施巴塞尔加密资产框架的首批司法管辖区之一,可能使当地银行面临监管劣势。受访者还警告说,拟议的风险分类可能会不公平地惩罚基于无许可区块链构建的资产,从而扼杀创新。

在回应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咨询的机构中,有一家加密平台,其新加坡国家总监表示,监管机构的审慎要求旨在加强银行的风险框架,但可能导致资本过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一直将用户保护放在首位,通过谨慎和适度的监管来实现这一目标,而其最新的回应再次体现了这种态度。他告诉媒体,新加坡在创新与保护之间一直保持务实的态度。"

"我们希望这次延迟可能意味着对新加坡机构更好、更全面参与创新技术所需的审慎要求的重新考虑。"

新加坡面临竞争

该主任补充道,尽管新加坡长期以来将自己定位为Web3中心,但竞争正在加剧。他表示:"尽管新加坡起步较早,但自GENIUS法案通过以来,全球监管基准已趋于平衡,而香港、欧盟和阿联酋等其他领先中心也在拥抱这一技术。"

"许多市场正在完善现有规则,以更加包容,并邀请机构和企业的参与 - 尤其是在稳定币方面。我们还看到主要经济体将加密技术视为其国家和战略竞争力的关键。"

ETH-11.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