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AI重生:基础设施崛起 数据主权觉醒

AI Agent泡沫破灭后:Web3 AI的真正价值何在?

去年第四季度,AI代理人领域如火箭般崛起,市值从接近零迅速飙升至200多亿美元。各式各样的"智能体"突然爆红,从搞笑有趣的到承诺自动炒币帮你赚钱的"金融代理人",甚至出现了声称要投资其他代理人的InvestmentDAO,以及"人类与代理人共治"的DAO组织。这些花样百出的玩法让人觉得一夜暴富指日可待。

然而,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泡沫破裂后,许多项目接连倒闭。不过,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AI基础设施项目正在逐渐主导市场。真正的价值开始显现,下一波Web3 AI浪潮正在酝酿,这次可能不仅仅是炒作,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众所周知,每当出现新赛道或热点(比如Web2 AI、或加密货币与AI的结合),市场往往不关心基本面。只要看起来热闹、有噱头、Demo漂亮,不管实际用处大小,市值轻松就能达到上亿美元。

后来出现的一个项目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线——它开源AI,让任何开发者都能轻松上手,自己动手挖金子。这个理念一下子引发了广泛共鸣,社区快速壮大,GitHub上的star和fork数量激增(至今仍在增长)。

某生态的总估值曾一度突破50亿美元,另一个项目高峰期也接近这一规模的一半。其他一些有趣的AI代理人项目,也一度冲上10亿市值。

当然,现在的局面已经完全不同了。新推出的、表现不错的代理人项目,市值大多在300万到1000万之间;老项目的市值也压缩到1000万到5000万区间。整个板块的估值天花板被压低,总市值也从巅峰时的200亿美元降至现在的40-60亿区间。

AI Agent泡沫破灭之后:Web3 AI的真正价值在哪?

基础设施崛起,Web2 AI加速发展

如今的市场不再迷信那些"看起来厉害"的泡沫项目,而是开始关注真正的基本面。特别是在Web2的AI模型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基础设施和去中心化AI的长期价值。

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AI模型更新,变得更强大、更快速、更智能。比如最近某聊天机器人的图像生成功能一上线,立即引爆了"吉卜力风"图片,迅速成为热门话题。

Web2的消费者产品端也在飞速进化。由于底层AI能力的增强,许多以前无法实现的产品体验现在都成为可能。像Lovable、Bolt、Cursor、Windsurf这些新工具,大大提升了开发者的效率,功能更新又快又多。AI代理人和智能工作流现在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而且入门门槛越来越低。对用户来说,切换工具几乎没有成本——哪个不好用、价格高,马上就能找到UI更好、体验更顺畅的替代品。整个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也推动了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加速落地。

数据主权觉醒:谁是真正的数据主人?

在这一切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到处都是各种AI代理应用,但它们大多数使用的都是中心化技术——那我的数据到底归谁所有?我的聊天记录会去哪里?如果我跟AI聊了一些私密内容,它真的会保密吗?还是会被上传、分析、用来训练别人家的模型?

这个问题在某知名AI公司最近的更新之后显得更加关键——其聊天机器人的"记忆功能"现在可以引用你过去所有的对话,生成更个性化的回应。这功能确实很酷,想象一下,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AI私人助理、聊天伴侣、情感支持...但这也意味着,你的数据会被某个平台"长期持有",你不再是数据的主人。

一旦他人控制了你的对话、偏好、情绪甚至生活习惯,那后果可能就不仅仅是"体验更好"那么简单了。

这也是为什么"数据主权"这个话题正在成为AI + Web3的下一个重点。真正属于用户的数据,才是最有价值的未来。

去中心化AI(DeAI)的崛起

到2025年第二季度,去中心化AI可能会真正走入大众视野。尤其是在人们对隐私安全、数据所有权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那些能提供保密性、可验证性、用户数据归属透明性的底层基础设施会获得更多关注和使用。

目前我们看到三个主要方向的趋势正在浮现:

Web2 AI的风险投资趋势

  • 某知名孵化器支持的一些初创公司正在推出垂直领域AI代理人(专门解决某个领域问题);
  • 某知名风投机构开始布局下一个阶段的消费者AI产品趋势,提出自己的投资逻辑;
  • 某AI搜索引擎公司启动了专门投资AI的基金。

Web3 AI的风险投资趋势

  • 开始投资去中心化AI基础设施;
  • 分布式训练网络、算力共享等赛道逐渐升温。

Web3 AI的散户趋势

  • AI Agent生态仍然是热点之一;
  • 消费级AI应用逐渐丰富,从生产力工具到情感陪伴都在尝试落地;
  • 用户对"我使用的AI产品是否真正为我服务,而不是收割我的数据"越来越关注。

这些趋势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DeAI从概念走向实用阶段。2025年将是验证去中心化AI价值的关键时刻。

Web2 vs Web3 AI:完全不同的节奏和玩法

Web2这边,市场体量远大于Web3。因为有太多传统企业正在寻求用AI来转型,优化自己的业务流程——比如:获取更多客户、提升转化率、增加销售额等。这类企业通常都有很明确的需求,很多还集中在某个细分领域里,所以他们希望找到能精准解决自己"特定痛点"的AI工具。这也吸引了很多年轻创业者,瞄准这些细分需求去做垂直领域AI代理人。

相比传统SaaS,AI代理人能带来的效益更直接——要么省一大笔钱,要么直接吸引更多客户赚钱。所以,这类AI工具的订阅价格也能卖得更贵,很多初创公司上线几个月就达到年营收百万、千万美金,这并非没有道理。

但Web3的玩法完全不同。区块链本身就是为去中心化AI(DeAI)量身定做的基础层。所有行为可以链上验证,不可篡改;天然提供去信任的环境;支持去中心化的计算;用户可以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模型和使用场景。简单来说,Web3 AI未来要让用户知道自己的数据被如何使用、理解AI的决策过程、自己掌控模型和用例、还能从中获利。

Web3的风险投资者们已经在为这种未来下注了。

为什么散户青睐AI agent

对Web3散户来说,DeAI(去中心化AI)确实不太容易理解:一堆新词新概念,听起来像外星语言。所以最初他们最容易被吸引的,是那些看得懂、有趣好玩的AI代理人——比如会说话的聊天机器人,能讲段子会整活的那种。这种"娱乐型AI代理人"确实很吸引人,但时间一长,散户也开始发现这些东西似乎没什么真正用处?再加上这段时间市场行情不佳,大量无用的项目慢慢被淘汰,而那些有用的、能提供实际功能的代理人虽然估值也下降了,但依然存活。

这波"清洗"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只有具备实际用例和核心产品能力的AI项目才有未来。于是,项目方开始转向两个方向。要么自己开发真正的AI产品,解决实际问题;要么与真正有技术、有价值的DeAI项目合作。

这种转变有两个积极意义:让大家开始关注原本"看不懂"的底层基础设施;让AI代理人不再只是表演工具,而是能做实事的产品。一些项目已经成为典型案例——不仅功能强大,还顺带把一些酷炫的DeAI技术带到了大众视野中。这说明一个趋势:散户虽然不懂技术,但他们会慢慢被"真正有用"的产品教育出来。

某个DeAI项目最有趣的一点就是这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参与投资的去中心化AI生态系统。现在大多数DeAI项目还太早期,只有风投或"圈内战略合作伙伴"才能投资,连代币都没发行的比比皆是。但这个项目不一样。用户可以直接用其代币投票支持你看好的子网(subnet),相当于"换仓"进这些DeAI项目的子代币,提前参与。

虽然之前也有人吐槽过:跨链桥、交易体验有点麻烦...但他们的底层技术、产品逻辑,还有整体氛围确实很强。尤其是某实验室的存在,让整个生态的UX/UI设计更朝着"用户友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在这个项目的机制里,每个子网要想获得更多奖励(挖矿激励),就得靠市场认可——谁有用、谁厉害,谁才能拿到更多分发。

所以,对这些子网来说,"让用户理解你在做什么"变得至关重要。某实验室正在做这件事。他们的产品方向非常明确:为普通用户优化UI/UX。他们不仅有多个实用的子网(比如一个超方便的AutoML平台,用户可以直接在上面训练模型,点点按钮就能运行。以及他们最新推出的旗舰产品也非常酷:AI Agent平台,你可以像拖图块一样拖拽模块来创建AI Agent,真正做到"零代码搭建AI代理人"。这体验有点像Web3版的"傻瓜式AI工厂",很适合不懂技术的用户入门)。

总的来说,这个生态现在不仅是技术最先进之一的DeAI项目,而且在普通用户参与友好度上也走在最前面。这种做产品逻辑清晰、用户友好的团队,正是让这个生态变得有热度的关键角色。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Web3 AI主导的大变革时代。过去那种靠炒作拉高市值的泡沫已被实际的基础设施、去中心化AI和真实的应用场景所取代。无论是企业在Web2里利用AI优化业务,还是散户在Web3里体验新型代理人的便捷,未来的数据主权和用户参与都将成为关键。Web3 AI还远远没到高潮。真正的戏,才刚刚开始。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GasFeeSobbervip
· 12小时前
又是割韭菜的套路罢了…
回复0
Fren_Not_Foodvip
· 12小时前
炒作和镰刀一直在轮回...
回复0
后排吃瓜哥vip
· 12小时前
又一个泡沫 懂得都懂
回复0
gas_guzzlervip
· 13小时前
韭菜的钱不好赚了
回复0
NFT元宇宙画家vip
· 13小时前
只是另一个Web3的庞氏骗局……说实话,这很典型的加密周期
查看原文回复0
GasWasterrvip
· 13小时前
还不如去开poi矿机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