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跌破 1500 美元,V 神怎么看?Vitalik:我不看

Vitalik 的关注重点,还是以太坊的技术发展。 (前情提要:V神登台演讲「以太坊起飞」:12 秒完成 L1 L2 通讯,OP、ZK、TEE 验证方式三选二 ) (背景补充:以太坊跌回五年前!「ETH/BTC」摔破 0.02 创 2020 年来新低,社群FUD还没停 ) 4 月 8 日上午,以太坊创办人 Vitalik 时隔一年后再临香港,并出席 Web3 学者峰会,V 神的演讲一如以往,台下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与此同时,行情资料显示,以太坊最新报价已经来到 1450 美元,距离高点 4000 美元以经下跌超 60%,并在 4 月 7 日跌破 1500 美元关口,单日下跌超 15%。 那么,面对以太坊的如此行情,作为社群领袖,V 神有何看法,遗憾的事实是 V 神并不看。其的关注重点,还是以太坊的技术发展。 这次演讲的重点内容: Vitalik 再次阐述了以太坊长期目标,包括实现 L2 与 L1 之间 12 秒级原生非同步通讯;使用者仍可通过意图模式进行多种操作(例如获取低于 12 秒的延迟或更优成本),但流动性成本将变得极低;大幅强化 L2 与 L1 的耦合性,推动更多应用在 L2 与 L1 同时部署元件。Vitalik Buterin 还表示,加速 L2 确认时间和构架一个更整合统一的以太坊系统需要以下几步工作:ZK+TEE+ OP 「三选二」设计、L1 非同步负载、证明聚合、降低证明延迟。 和以往以太坊大杀四方不一样,这轮周期里,不同机构都对以太坊有截然不同观点。 渣打银行在 2025 年 3 月释出的报告中,将以太坊目标价从 8500 美元断崖式下调至 2500 美元,降幅高达 70%。报告直指全球监管政策收紧、Layer2 生态发展遇阻及机构投资者大规模撤资三大核心风险,特别预警美国 SEC 可能将 ETH 定性为证券的监管核弹。资料显示,以太坊前 100 个地址持有 39% 的 ETH,去中心化程度远低于比特币(14%),且面临 Solana、Cardano 等公链的替代风险。摩根士丹利则预测 ETH/BTC 汇率将在 2027 年跌至 0.015,创下自 2017 年以来的新低。 但 Grayscale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加密资产名单中仍将 ETH 列为核心资产,认为其技术基础和生态系统不可替代。Galaxy Digital 强调,质押经济(年化 4% 收益)和 Layer 2 整合(70% 链上活动已迁移至 L2)将增强 ETH 的长期价值,并预测 2025 年 ETH 价格可能突破 5500 美元。此外,代币化资产(如 70% 的美国国债在以太坊上发行)和 AI 代理(如 Base 链上的 Virtual Protocol)等新场景,可能成为增长新引擎。 V 神提出的 「ZK+TEE+OP 三选二」 技术路线图,旨在通过零知识证明、可信执行环境和乐观汇总的组合,实现 L2 与 L1 的深度耦合。若能在 2025 年完成非同步负载、证明聚合等关键升级,以太坊有望重获效能优势。 延伸阅读:以太坊跌回五年前!「ETH/BTC」摔破 0.02 创 2020 年来新低,社群FUD还没停 Galaxy Digital 预测,Pectra 升级计划将于 2025 年 4-5 月启用,通过优化权益证明机制和扩展套件资料可用性,提升网路效率。此外,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如渣打银行在以太坊上发行代币化债券)和 AI 代理技术的落地,可能为以太坊注入新动能。 当前市场对以太坊的分歧,本质是对其技术迭代速度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信任博弈。在 V 神 「不看价格」 的技术主义路线下,以太坊能否在 2025 年实现从 「拥堵链」 到 「模组化网路」 的蜕变,将决定其能否在 Web3 时代保持领导地位。机构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技术升级进度、监管政策变化及新兴公链的竞争动态,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中寻找平衡点。 相关报导 Paradigm CTO开烧以太坊需要新语言,Sui创办人回击:Solidity与EVM 2018就有问题 Base链游Infected跳槽Solana:开呛以太坊EVM,没文化、没用户不适合游戏建设 以太坊OG开喷「ETH没救」:基金会要坦承四大失误,2021年曾掌握世界最大算力 〈以太坊跌破 1500 美元,V 神怎么看?Vitalik:我不看〉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动区BlockTempo《动区动趋-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新闻媒体》。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1
  • 分享
评论
0/400
Civetcatvip
· 04-09 07:00
快上车!🚗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