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Ripple 联合创始人 Jed McCaleb 推出了 Stellar(XLM),旨在解决金融不平等和跨境支付效率低下等问题。
Stellar 作为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传输的去中心化枢纽,在支付及普惠金融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
截至 2025 年,Stellar 已进入全球加密货币市值前 20 名,持有者超过 970 万,并拥有活跃的开发者社区。本文将系统分析其技术架构、市场表现及未来前景。
Stellar 由 Jed McCaleb 于 2014 年创立,旨在根本性解决全球金融不平等和低效跨境支付问题。
它诞生于区块链技术兴起之时,目标是为银行、支付机构和个人之间提供快速、稳定、极低成本的数字资产转账服务,促进行业变革。
Stellar 的推出为全球金融体系及金融服务不足群体创造了新机遇。
在 Stellar 开发基金会的持续支持下,项目不断完善自身技术、安全性与应用落地能力。
Stellar 依托分布全球的去中心化节点网络,不受银行与政府控制。用户能够自主掌控,同时提升了网络的韧性。这些节点协同验证交易,确保系统透明、具备抗攻击能力。
Stellar 区块链为公众提供不可篡改的数字账本,详细记录每一笔交易。
所有交易按照区块打包,并通过加密哈希相互连接,构建安全可信的链条。
任意用户都可公开查询账本内容,无需中介即能实现信任。
其独创的共识机制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与效率。
Stellar 采用 Stellar 共识协议(SCP),有效验证交易、防范如双重支付等欺诈行为。
节点参与者通过运行节点、验证交易保障网络安全,并因其贡献获得 XLM 激励。
该机制在交易吞吐量和能源效率上优于传统工作量证明方式(POW)。
Stellar 通过公私钥加密机制保障交易安全:
这一机制既保证了资金安全,又实现了交易的半匿名性。
此外,Stellar 支持多重签名账户及定时交易,进一步增强安全性与灵活性。
截至 2025 年 9 月 11 日,Stellar 流通量为 31,776,614,276.0198 XLM,总供应量 50,001,786,892 XLM,流通率约为 63.55%。
Stellar 于 2018 年 1 月 3 日创下历史最高价 $0.875563,驱动力来自当时整体加密市场牛市。
其最低价出现在 2015 年 3 月 5 日,为 $0.00047612,主要受早期市场不确定性及应用局限影响。这些波动反映出市场情绪、应用普及度、外部环境对加密货币行业的影响。
点击查看 XLM 最新市场价格
Stellar 生态系统应用场景丰富:
Stellar 与多家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升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为生态扩张打下坚实基础。
Stellar 目前面临以下挑战:
这些议题持续受到社区和市场关注,推动项目不断创新和突破。
Stellar 社区非常活跃,日交易量大,钱包地址数量持续增长。
在 X 平台上,Stellar 相关话题与标签频繁登上趋势榜,月度互动率高。
网络升级、重大合作等利好消息带动社群热情高涨。
X 平台讨论角度多元。
支持者高度评价 Stellar 的交易速度和低费率,认为其具备全球支付基础设施的潜力。
近期整体氛围以乐观为主,尤其在市场上涨周期表现更为突出。
X 用户积极探讨 Stellar 在汇款、央行数字货币(CBDC)及其环保性能方面与其他加密货币的差异和前景。
XLM 主要用于 Stellar 网络上的高速、低成本国际支付,同时承担交易手续费、资产兑换、账户余额最低要求等功能。
XLM 具备长期成长潜力,部分专家预计,到 2030 年有望达到 $10。其价格上扬趋势显示出未来投资回报的可能性。
虽然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但由于市值和供应量的限制,XLM 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 $100 价格极为困难。
XLM 注重去中心化,服务于个人和中小企业金融;XRP 更偏向中心化,主要用于银行间支付。XLM 基于 Stellar 区块链运行,而 XRP 隶属于 Ripple 支付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