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勋云腾

代幣化浪潮:資產的邊界,正在被重塑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不管你怎麼稱呼它:ETF、Delta-1 掉期、穩定幣、RWA 資產代幣化……說到底,它們本質上是一回事:一種錨定底層金融資產、實現 1:1 合成敞口的工具,目的就是爲了讓更多人能更便捷、更自由地接觸和交易這些資產。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本質是一種跟蹤某類資產或指數的基金產品,本身可以在交易所買賣,讓投資者無需親自管理一籃子標的,就能高效參與該資產類別。穩定幣雖然聽起來新潮,但其實邏輯如出一轍:它錨定的是法幣價格,在鏈上提供一種價格穩定、可流通的數字工具,讓用戶能在區塊鏈世界中持有等值的美元或其他法幣。Delta-1 掉期合約則是機構投資者慣用的工具。在某些對外資有額度或稅務管控的地區,通過與券商籤訂 Delta-1 合約,投資者無需真正持有資產本體,就可以獲得其價格的 1:1 金融敞口(即 delta 爲 1),從而繞開監管限制或合規障礙。在繼續深入前,我們需要先回到加密行業的兩個基礎前提:第一,加密貨幣是一個新的另類投資資產類別;第二,區塊鏈是一種新的分布式帳本技術。這兩者常常被混爲一談,但接下來的討論,需要把它們區分來看。這類合成資產產品,核心目標只有兩個:一是降低門檻、二是實現多元配置。以比特幣 ETF 爲例。爲什麼 18 個月前它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因爲它完美滿足了這兩個目標。首先,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