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Odaily星球日報(**@OdailyChina**)**作者 | 叮噹(**@XiaMiPP**)*3 月 25 日,預言機服務平臺 Chronicle 宣佈完成 12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 Strobe(前 Blocktower Venture Capital)領投,Brevan Howard、 6 th Man Ventures 等機構跟投。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一則普通的融資新聞,但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 Chronicle 的故事遠比看起來要精彩得多。Chronicle 並非新晉的預言機玩家,而是深耕鏈上數據驗證和 RWA 賽道的行業老將。它最早起步於 MakerDAO 生態,經歷技術和市場的雙重考驗,如今已發展為獨立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為 DeFi、RWA 及 TradFi 機構提供高透明度的數據支持。這次融資,也意味著 Chronicle 正式邁向更大的舞臺。### 基本概況Chronicle 作為 Web3 生態的重要數據提供者, 依託多年的技術積累,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去中心化數據基礎設施,其核心技術包括:* **Chronicle Dashboard**:提供端到端的數據可驗證性,確保用戶可以追溯數據來源,提升透明度。其驗證網絡由 22 個去中心化節點組成,這些節點包括行業知名參與者如 Infura 和 Etherscan。這種分佈式架構避免了單點故障,同時通過多方驗證增強了數據的可靠性。* **Scribe**:通過引入 Schnorr 簽名聚合技術,優化了數據更新的效率和成本。它解決了傳統預言機系統中籤名驗證耗時長、Gas 費用高的問題,使 Chronicle 能夠以更低的運營成本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服務。* **Verified Asset**:是Chronicle 針對 RWA(現實世界資產)賽道設計的預言機解決方案,專注於將鏈下資產(如美國國債、房地產數據等)的價格和狀態數據安全、高效地引入鏈上。它不僅是技術工具,更是 DeFi 與 TradFi(傳統金融)融合的關鍵紐帶。這些技術不僅在 Sky 生態中得到廣泛應用,也為 M^ 0 (專注於貨幣協議)、Centrifuge(資產代幣化平臺)、Superstate(鏈上投資工具)、Securitize(證券代幣化) 等 Web3 項目提供數據支持,進一步彰顯了 Chronicle 在跨生態數據服務領域的競爭力。Chronicle 的團隊同樣經驗豐富,創始人 Niklas Kunkel 早在 2017 年便在 MakerDAO 生態 內開發了早期預言機方案,並主導了 OasisDEX、DSProxy 等關鍵項目。增長負責人 Jen Senhaji 也曾負責 MakerDAO 的市場拓展工作,使得 Chronicle 具備技術與市場的雙重優勢。本輪融資的 1200 萬美元將 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Chronicle 計劃在未來 12 至 18 個月內 推出新產品,推動 DeFi 和 RWA 領域的發展。### 從單一生態走向多元合作Chronicle 與 Sky Protocol 的關係,**既是 MakerDAO 生態模塊化演進的縮影,也展現了 Web3 預言機的獨立化趨勢。**最初,Chronicle 僅作為 MakerDAO 體系內的預言機組件,負責提供 SAI(DAI 前身)的價格數據支持。彼時,Chronicle 的角色相對單一,主要服務於 MakerDAO 內部的穩定幣運作,而未能形成獨立的市場競爭力。然而,隨著 DeFi 生態的快速發展,單一生態的預言機方案已無法滿足行業需求。在 MakerDAO 邁向模塊化的過程中,Chronicle 逐漸被賦予更大的**獨立性**,特別是在 2023 年正式轉型為 Chronicle Labs 後,它不再侷限於 Maker 生態,而是開始面向整個 DeFi 和 RWA 賽道提供數據服務。這一轉型並非意味著 Chronicle 與 Sky 的分道揚鑣,相反,她們的合作模式可以變得更加多元化。這種多元化不僅體現在技術支持的深度,還體現在合作形式的**廣度**上。比如二者作為獨立社區可以資源共享與生態協同,Chronicle 的去中心化節點網絡可以為 Sky 的用戶提供更透明的數據驗證體驗,而 Sky 的穩定幣流量也能反哺 Chronicle,增強其在 DeFi 社區的影響力。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化模式,讓 Chronicle 與 Sky 的關係從單一依賴進化成了一種更具彈性和創造力的夥伴關係。### Chronicle 獨立的意義Chronicle 的獨立,與 Rune Christensen 在 2022 年提出的 “Endgame” 計劃 密切相關。該計劃通過**模塊化架構**、**去中心化治理**、**RWA 整合**,推動 MakerDAO 生態的演進,而 Chronicle 的獨立正是這一戰略的關鍵一步。通過剝離預言機功能,Sky 專注於穩定幣和治理優化,避免資源重複配置。Chronicle 則可獨立拓展市場,打開外部收入來源,可減少 Sky 生態的維護負擔,二者的分工更加明確。獨立還帶來了**治理**和**市場策略**的變化。Chronicle 不再受限於 MakerDAO 或 Sky 的治理框架,而是能夠自主制定發展路線,例如與更多 L2 網絡(如 Arbitrum、Optimism)對接,或探索與 TradFi 機構的深度合作。未來,它可能在去中心化數據市場、鏈上身份驗證、甚至 AI 結合區塊鏈數據等領域進一步拓展,成為 Web3 數據基礎設施的核心支柱。此外,獨立後的 Chronicle **更易吸引外部資本**,本輪融資中, 71% 資金來自美國投資機構。這些機構的加入不僅帶來了 資金支持,更為 Chronicle 未來的市場拓展、監管合規、機構合作提供了 重要背書。尤其是 Brevan Howard 的加入,意味著 Chronicle 有機會打通更多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渠道,進一步推動 RWA 資產上鍊,為 DeFi 與 TradFi 的融合提供 更具透明度和合規性的鏈上數據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資金雖然沒有直接流入 Sky,但是也可能間接惠及 Sky 生態。當然,Chronicle 作為獨立實體,也意味著它的發展方向更多由市場決定,而非受 Rune 或 Sky 的直接影響。它可能會進一步拓展服務範圍,面向更多區塊鏈生態,而不僅僅依賴 Sky。這對於 Sky 而言,既意味著更多合作機會,也需要適應 Chronicle 更廣泛的市場定位。### 普通用戶如何參與 Chronicle 生態?普通用戶可以通過 Sky 生態獲取 Chronicle 相關積分,這可能是未來 Chronicle 激勵機制的一部分。具體參與方式包括:**1. 通過 Sky.money*** 訪問 sky.money,使用 USDS 參與質押或流動性提供。* Chronicle 積分可能與這些操作相關,具體規則有待官方進一步披露。**2. 通過 Spark.fi*** 在 Spark Protocol 上存入 USDS 或參與借貸。* 社區猜測,Chronicle 積分可能與 TVL 貢獻掛鉤,參與程度可能影響未來獎勵。**3. 關注官方動態*** 關注 Chronicle 官方 X 賬號(@ChronicleLabs)和 Discord,獲取最新信息。* 及時瞭解積分機制的更新和激勵計劃。
從Maker“影子”到獨立之花,預言機Chronicle融資1200萬美元重獲新生
原創 | Odaily星球日報(@OdailyChina)
作者 | 叮噹(@XiaMiPP)
3 月 25 日,預言機服務平臺 Chronicle 宣佈完成 12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 Strobe(前 Blocktower Venture Capital)領投,Brevan Howard、 6 th Man Ventures 等機構跟投。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一則普通的融資新聞,但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 Chronicle 的故事遠比看起來要精彩得多。
Chronicle 並非新晉的預言機玩家,而是深耕鏈上數據驗證和 RWA 賽道的行業老將。它最早起步於 MakerDAO 生態,經歷技術和市場的雙重考驗,如今已發展為獨立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為 DeFi、RWA 及 TradFi 機構提供高透明度的數據支持。這次融資,也意味著 Chronicle 正式邁向更大的舞臺。
基本概況
Chronicle 作為 Web3 生態的重要數據提供者, 依託多年的技術積累,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去中心化數據基礎設施,其核心技術包括:
這些技術不僅在 Sky 生態中得到廣泛應用,也為 M^ 0 (專注於貨幣協議)、Centrifuge(資產代幣化平臺)、Superstate(鏈上投資工具)、Securitize(證券代幣化) 等 Web3 項目提供數據支持,進一步彰顯了 Chronicle 在跨生態數據服務領域的競爭力。
Chronicle 的團隊同樣經驗豐富,創始人 Niklas Kunkel 早在 2017 年便在 MakerDAO 生態 內開發了早期預言機方案,並主導了 OasisDEX、DSProxy 等關鍵項目。增長負責人 Jen Senhaji 也曾負責 MakerDAO 的市場拓展工作,使得 Chronicle 具備技術與市場的雙重優勢。
本輪融資的 1200 萬美元將 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Chronicle 計劃在未來 12 至 18 個月內 推出新產品,推動 DeFi 和 RWA 領域的發展。
從單一生態走向多元合作
Chronicle 與 Sky Protocol 的關係,既是 MakerDAO 生態模塊化演進的縮影,也展現了 Web3 預言機的獨立化趨勢。
最初,Chronicle 僅作為 MakerDAO 體系內的預言機組件,負責提供 SAI(DAI 前身)的價格數據支持。彼時,Chronicle 的角色相對單一,主要服務於 MakerDAO 內部的穩定幣運作,而未能形成獨立的市場競爭力。然而,隨著 DeFi 生態的快速發展,單一生態的預言機方案已無法滿足行業需求。
在 MakerDAO 邁向模塊化的過程中,Chronicle 逐漸被賦予更大的獨立性,特別是在 2023 年正式轉型為 Chronicle Labs 後,它不再侷限於 Maker 生態,而是開始面向整個 DeFi 和 RWA 賽道提供數據服務。
這一轉型並非意味著 Chronicle 與 Sky 的分道揚鑣,相反,她們的合作模式可以變得更加多元化。這種多元化不僅體現在技術支持的深度,還體現在合作形式的廣度上。比如二者作為獨立社區可以資源共享與生態協同,Chronicle 的去中心化節點網絡可以為 Sky 的用戶提供更透明的數據驗證體驗,而 Sky 的穩定幣流量也能反哺 Chronicle,增強其在 DeFi 社區的影響力。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化模式,讓 Chronicle 與 Sky 的關係從單一依賴進化成了一種更具彈性和創造力的夥伴關係。
Chronicle 獨立的意義
Chronicle 的獨立,與 Rune Christensen 在 2022 年提出的 “Endgame” 計劃 密切相關。該計劃通過模塊化架構、去中心化治理、RWA 整合,推動 MakerDAO 生態的演進,而 Chronicle 的獨立正是這一戰略的關鍵一步。
通過剝離預言機功能,Sky 專注於穩定幣和治理優化,避免資源重複配置。Chronicle 則可獨立拓展市場,打開外部收入來源,可減少 Sky 生態的維護負擔,二者的分工更加明確。
獨立還帶來了治理和市場策略的變化。Chronicle 不再受限於 MakerDAO 或 Sky 的治理框架,而是能夠自主制定發展路線,例如與更多 L2 網絡(如 Arbitrum、Optimism)對接,或探索與 TradFi 機構的深度合作。未來,它可能在去中心化數據市場、鏈上身份驗證、甚至 AI 結合區塊鏈數據等領域進一步拓展,成為 Web3 數據基礎設施的核心支柱。
此外,獨立後的 Chronicle 更易吸引外部資本,本輪融資中, 71% 資金來自美國投資機構。這些機構的加入不僅帶來了 資金支持,更為 Chronicle 未來的市場拓展、監管合規、機構合作提供了 重要背書。尤其是 Brevan Howard 的加入,意味著 Chronicle 有機會打通更多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渠道,進一步推動 RWA 資產上鍊,為 DeFi 與 TradFi 的融合提供 更具透明度和合規性的鏈上數據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資金雖然沒有直接流入 Sky,但是也可能間接惠及 Sky 生態。
當然,Chronicle 作為獨立實體,也意味著它的發展方向更多由市場決定,而非受 Rune 或 Sky 的直接影響。它可能會進一步拓展服務範圍,面向更多區塊鏈生態,而不僅僅依賴 Sky。這對於 Sky 而言,既意味著更多合作機會,也需要適應 Chronicle 更廣泛的市場定位。
普通用戶如何參與 Chronicle 生態?
普通用戶可以通過 Sky 生態獲取 Chronicle 相關積分,這可能是未來 Chronicle 激勵機制的一部分。具體參與方式包括:
1. 通過 Sky.money
2. 通過 Spark.fi
3. 關注官方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