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加密儲備潮興起:新估值遊戲的機遇與挑戰

加密儲備潮湧:上市公司的新玩法與風險

近年來,一種新的資本運作模式在加密項目中興起,成爲項目的新敘事引擎。這種模式不同於傳統的品牌更名或回購銷毀等策略,而是將加密資產納入公司資產負債表。

從科技到醫療,從金融到娛樂,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效仿某知名科技公司的做法,將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資產納入資產負債表,開啓了一場估值再定價的資本遊戲。據統計,目前已有30家美股上市公司官宣了加密儲備計劃。

30家美股上市公司跟風"微策略效應":中小市值成加密儲備主力,股價平均最高暴漲438%

中小市值公司集體復制"加密儲備效應"

作爲這一策略的先行者,某知名科技公司早在2020年8月就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當時這一舉動被視爲另類的財務實驗,但五年後,這種策略正在成爲跨行業公司競相模仿的主流路徑。越來越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市值上市公司,開始將加密資產納入儲備體系,試圖通過"加密儲備+資本市場槓杆"重構自身的估值邏輯。

從已統計的30家美股上市公司來看,除了科技和金融科技公司,醫療保健、生物制藥、電商、教育、新能源汽車、農產品貿易、娛樂傳媒等傳統行業也逐步將加密資產納入資產配置範圍。

這些企業多數面臨主營業務增長乏力、估值滯漲和流動性不足等共同挑戰。在傳統路徑受阻的背景下,部署加密資產既是一種財務策略,也是一種資本市場敘事的重塑嘗試。以某遊戲公司爲例,該公司曾因業績不達標瀕臨退市,2024年底宣布以太坊作爲主要儲備資產後,迅速獲得高達4.25億美元的融資協議,市場關注度陡然上升,市值從200萬美元飆升至數千萬美元,估值邏輯完全重構。

當前加密資產儲備結構依舊以比特幣爲絕對主力。約20家上市公司明確將比特幣納入其資產籃子。而以太坊逐漸成爲第二大受歡迎的儲備資產。部分公司則選擇更爲多元的資產組合策略,通過比特幣、以太坊與其他代幣構建混合加密儲備,在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炒作潛力之間尋求平衡。

從時間維度來看,盡管某知名科技公司早在2020年就啓動比特幣儲備,但此後幾年響應者寥寥,直至 2024年第四季度,比特幣價格重回高位,帶動其幣股模式收益率暴漲,加密儲備潮進入密集爆發期。

這批跟進企業多數市值集中在1億至10億美元區間,儲備目標則從幾百萬至數十億美元不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的儲備目標遠高於其市值,形成明顯風險槓杆效應,盡管能激發市場炒作預期,但也加劇其估值泡沫化風險。

從股價表現來看,大多數企業在發布儲備計劃後都經歷了短期強烈爆發,平均最高漲幅達438.53%。其中,某知名科技公司自首次發布以來,盤中最高漲幅達4315.85%。但也有不少公司股價變化不大,市場或對其持續執行能力和敘事可信度缺乏信心。

除了儲備行爲本身,一些企業因獲得加密巨頭或知名資本的戰略支持而進一步放大其市場效應。這些加密背景的注入,爲企業帶來超越財務配置的生態話語權,提升其鏈上資產與資本市場的聯動強度。

可以看出,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已不再滿足於僅將比特幣與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資產納入資產負債表,而是開始配置其他新興加密資產。未來加密項目通過遊說或者尋找上市公司建立儲備或將成爲新的趨勢。

整體來說,上市企業集體湧入加密儲備領域,表面上是對加密資產的認可,背後則是對資本市場機制的熟練運用,特別是在業績疲軟與市值受限的背景下,幣股這類熱門玩法可很大程度上重塑自身估值邏輯。短期來看,這爲衆多中小市值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資路徑與敘事出口;長期來看,企業儲備結構是否可持續、資產是否增值、鏈上行爲是否透明,將成爲決定這一趨勢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

市場風險與操縱爭議並存

隨着企業將加密資產納入資產負債表的趨勢迅速蔓延,也引發了市場關於風險管理、市場操縱和制度適配性的廣泛爭議。

一些比特幣支持者認爲,這一潮流代表着資本結構的範式轉移。他們認爲,持有比特幣的公司正在逐步取代傳統公司在市場指數中的位置,未來加入這一趨勢可能成爲企業的必然選擇。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趨勢可能只是短期的熱點追逐。每個市場週期中,創始人都會追逐熱錢流向。上一個週期,發行代幣是熱點;而本輪週期,將代幣引入股票市場成爲新趨勢。預計這一趨勢可能持續1-2年,直到熱度消退。

對於加密儲備類企業的風險管理,一些業內專家建議,不應公開披露鏈上儲備證明,因爲這可能對機構構成長期的追蹤風險。同時,單獨的儲備信息如果沒有經過權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負債情況,可能毫無意義。

一些加密行業領袖強調,這些公司正在承擔風險,但風險並非二元狀態,而是一個連續的範圍。關鍵在於找到恰當的平衡,達成最適合自己的風險/投資回報率比例。

對於一些中小上市公司宣布將大額儲備配置至小衆加密貨幣,一些分析師指出,這些所謂的儲備計劃很可能只是爲了推高小市值公司股價的手段。如果市值微小,且沒有披露新的投資者,可能存在內部人士操縱的風險。

一些金融機構也警告,通過發行債券等槓杆方式持續增持加密資產的做法,可能偏離傳統企業的財務策略。這種做法可能削弱加密資產作爲儲備資產的適用性,且過度集中化持有可能導致市場流動性下降、價格波動加劇。

總的來說,加密資產正從財務儲備上升爲企業戰略,但戰略的成敗,終究要交給市場決定。企業在追逐這一新趨勢時,需要謹慎評估風險,平衡短期收益與長期可持續性。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notSatoshi1971vip
· 4小時前
上车保命要快 跟风要慢
回復0
MetaMuskRatvip
· 4小時前
不就是马斯克玩剩下的
回復0
Gas_Optimizervip
· 4小時前
现货搬砖小能手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