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萬紀念】曬出我的Gate時刻,解鎖限量好禮!
Gate用戶突破3000萬!這不僅是數字,更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還記得第一次開通帳號的激動,搶購成功的喜悅,或陪伴你的Gate週邊嗎?
📸 參與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廣場曬出你的故事,一起見證下一個3000萬!
✅ 參與方式:
1️⃣ 帶話題 #我的Gate时刻# ,發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視頻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參與瀏覽量前10額外獎勵
推特回鏈請填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獨家獎勵:
🏆 創意大獎(3名):Gate × F1紅牛聯名賽車模型一輛
👕 共創紀念獎(10名): 國際米蘭同款球員衛衣
🥇 參與獎(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獎(10名):Twitter前10瀏覽量,送Gate × 國米小夜燈!
*海外用戶紅牛聯名賽車折合爲 $200 合約體驗券,國米同款球衣折合爲 $50 合約體驗券,國米小夜燈折合爲 $30 合約體驗券,品牌抱枕折合爲 $20 合約體驗券發放
🧠 創意提示:不限元素內容風格,曬圖帶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週邊產品、GT圖案、活動紀念品、活動現場圖等均可參與!
活動截止於7月25日 24:00 UTC+8
3
以太坊基金會重組 核心開發者質疑去中心化承諾
以太坊基金會重組:戰略調整引發爭議,傳統基金會模式面臨挑戰
以太坊基金會(EF)正經歷一場深層次的組織重組,以應對外界對其技術方向、協作效率和治理中心化的質疑。
研發團隊更名重組,戰略調整引發爭議
6月2日,EF宣布對內部"協議研究與開發團隊"進行重大架構調整,並更名爲"Protocol"。這次重構被視爲一次從戰略目標到人才配置的系統性變革。
新組建的Protocol團隊將圍繞三大戰略目標展開:擴展主網(L1)、擴展數據可用性(blobs)和改善用戶體驗(UX)。每個方向都設立了專門的負責人,以建立更緊密的協作機制和明確的資源分配方式。
同時,EF表示部分研發成員將不再繼續留任。雖然具體裁員名單未公開,但從重組變化來看,約有十餘名研發人員離開。EF鼓勵其他生態項目吸納這些人才,並宣布招募新成員,重點崗位包括用戶體驗負責人與性能工程負責人。
EF聯合執行董事Hsiao-Wei Weng表示,這次重組旨在讓內部團隊更加專注,推動關鍵計劃向前發展。然而,告別才華橫溢的同事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然而,這次重組也引發了核心開發者及業內的激烈反響。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Peter Szilagyi認爲,"去中心化"這個詞已從以太坊的路線圖中被移除。他強調,優秀的組織應該將開發者視爲最寶貴的資產。
Multicoin Capital聯創Kyle Samani對EF的戰略調整提出質疑,認爲裁員與明確職責分工之間存在矛盾。
a16z crypto政策主管Miles Jennings則指出,加密行業需要超越非營利基金會模式。他認爲,基金會雖在早期爲規避監管、促進去中心化發揮作用,但如今卻因激勵不對齊、法律與經濟限制及運營低效等問題,演變爲中心化控制的守門人。他提倡採用普通開發公司結構,認爲這能更高效地部署資本、吸引人才,並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推進內部組織重構,一場遲到的自我修正
EF的這場組織重構是多年累積的結構性矛盾與外部批評的集中爆發。
過去,外界批評基金會過度沉迷於長期研究,忽視用戶與開發者的短期需求,同時對其中心化的治理結構質疑不斷。前EF工程師Hari曾直言,以太坊及其虛擬機缺乏清晰且具凝聚力的技術願景,研發進展緩慢。
以太坊早期成員Anthony DOnofrio批評EF在結構上是一個"中心化的去中心化組織",這種結構雖然在協調上有效,卻悖離了去中心化的理想。
對此,EF也在今年初啓動了多項內部改革舉措。Vitalik Buterin公開宣布對基金會的領導模式進行變革,旨在提升技術專業性,並加強與開發者之間的溝通。原執行董事Aya Miyaguchi晉升爲主席,倡導"減法哲學",主張基金會應避免成爲高度集中的權力機構。
然而,EF的核心成員也在持續流失。多位核心開發者相繼離開,如Eric Conner、Danny Ryan和Peter Szilagyi等,他們對EF的運作方式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批評。
這場基金會組織變革,既是遲來的自我修正,也是對未來可持續治理模式的實驗。如何平衡理想主義與執行效率、技術研發與生態協調、去中心化願景與現實治理,將是EF乃至整個以太坊生態下一階段的長期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