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AI熱潮後Web3領域的演化路徑與新機遇
AI在Web3領域的演化路徑與未來趨勢
自ChatGPT在2022年底問世以來,AI一直是加密領域的熱點話題。Web3社區一向對新概念持開放態度,尤其是對未來應用前景廣闊的AI技術更是如此。AI概念最初在加密圈以"Meme熱潮"的形式爆發,隨後一些項目開始探索其實際應用價值,思考加密技術能爲蓬勃發展的AI帶來哪些創新應用。
本文將分析AI在Web3領域的發展軌跡,從早期的炒作浪潮到當前應用類項目的崛起,並結合案例和數據幫助讀者把握行業動向和未來趨勢。我們的初步結論是:
AI meme階段已經過去,那些盈虧經歷都將成爲歷史。
一些基礎Web3 AI項目強調"去中心化"對AI安全性的貢獻,但用戶並不十分關注這點。用戶更關心"代幣價值"和"產品實用性"。
如果要布局AI相關的加密項目,應該關注純應用類AI項目,或能集成多種易用工具或Agent的平台類AI項目。這可能是AI Meme之後更長期的投資熱點。
Web2和Web3中AI的發展差異
Web2世界的AI
Web2中的AI主要由科技巨頭和研究機構推動,發展路徑相對穩定集中。大型公司如OpenAI、Google等訓練封閉的黑箱模型,算法和數據不公開,用戶只能使用其結果,缺乏透明度。這種中心化控制導致AI決策難以審計,存在偏見與責任不明確的問題。總的來說,Web2的AI創新注重基礎模型性能提升和商業應用落地,但決策過程對公衆不透明。這個痛點導致了2025年類似Deepseek這樣表面開源但實際是"誘導用戶"的新AI項目異軍突起。
除了不透明的缺陷,Web2的大型AI模型還存在兩個問題:不同產品形態的用戶體驗不足,以及專業細分領域的精確度不足。
例如,用戶在制作PPT、圖片或視頻時,仍傾向於使用門檻低、體驗好的AI新產品,並願意爲此付費。目前許多AI項目都在嘗試無代碼AI產品,以降低用戶使用門檻。
另外,Web3用戶在使用ChatGPT或DeepSeek查詢某個加密項目或代幣信息時常感到無力,因爲大模型數據還無法精確覆蓋每個細分行業的詳細信息。因此,許多AI產品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在特定細分行業深入挖掘數據和分析。
Web3世界的AI
Web3世界以加密行業爲核心,融合了技術、文化和社群的更廣泛概念。相比Web2,Web3更傾向於開放和社區驅動的路線。
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架構,Web3的AI項目通常強調開源代碼、社區治理和透明可信,希望以分布式方式打破傳統AI被少數公司壟斷的局面。例如,一些項目探索用區塊鏈驗證AI決策(零知識證明確保模型輸出可信)或由DAO審核AI模型以減少偏見。
理想情況下,Web3 AI追求"公開的AI",讓模型參數、決策邏輯可被社區審計,同時通過代幣機制激勵開發者和用戶參與。然而實際上,Web3的AI發展還受到技術和資源限制:構建去中心化AI基礎設施難度極高(訓練大模型需要海量算力和數據,而沒有任何Web3項目方的資金能達到OpenAI的零頭),少數聲稱是Web3 AI的項目實際仍依賴中心化的模型或服務,只是在應用層接入了一些區塊鏈元素。這些Web3 AI項目還算是比較靠譜的,至少在真實開發應用;而大多數Web3 AI項目仍是純粹的炒作,或打着AI旗號的概念炒作。
此外,資金與參與模式的差異也影響兩者的發展路徑。Web2 AI通常通過研究投入和產品盈利驅動,週期相對平緩。而Web3 AI結合了加密市場的投機屬性,常出現隨行情情緒大起大落的"熱潮"週期:概念火爆時資金蜂擁而入推高代幣價格和估值,冷卻時項目熱度和資金迅速衰退。這種循環使Web3 AI的發展路徑更具波動性和敘事驅動色彩。例如,一個缺乏實質進展的AI概念也可能因市場情緒而引發代幣價格暴漲;反之,行情低迷時即使有技術進展也難獲關注。
對於Web3 AI的主要敘事"去中心化的AI網路",我們目前持"謹慎樂觀"態度。畢竟Web3領域還有像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的劃時代存在。但在當前階段,我們需要務實地構想一些可以立即落地的場景,例如:
未完待續,下一篇文章將主要回顧和評論Web3 AI的五波熱潮,以及其中的一些產品(如Fetch.AI、TURBO、GOAT、AI16Z、Joinable AI、MyShel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