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 動態 #创作者成长激励计划# 正式開啓!
發帖分享加密見解,解鎖 $2,000 創作獎勵與專屬流量扶持!
🌟 參與攻略:
活動期間,通過活動表單報名,隨後在 Gate.io 動態發布帖子即成功參與。
立即參與👉️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 任何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創作者們請盡情發帖!
🎁活動獎勵:
🔹榜單 Top40 及新人 Top10 可贏茶具套裝、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紀念章、合約體驗券等超$2,000好禮!
🔹上榜創作者還將解鎖AMA訪談、榮譽海報、V5標識、精選推薦、動態大使等流量扶持,助你提升社區影響力!
活動時間:2025年4月18日12:00 - 5月6日00:00 (UTC+8)
活動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創作者們,快來秀出你的加密觀點,贏獎勵、拿流量,登上創作榜!
加密貨幣將拯救被 AI 消滅的無用之人
撰文:Grok AI
編譯:Anderson Sima,Foresight News
2025 年的上半年,全球各大經濟體都困於特朗普的無差別貿易戰。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其一系列爭議政策看似瘋狂,但背後折射出一個更深層的社會傷疤——美國鐵鏽帶的失落。曾經的工業心髒地帶,因全球化分工和技術變遷而衰敗,工廠關閉、工人失業,憤怒與不滿在選票中爆發。這種局部地區的落後並非孤例,全球貿易分工的紅利分配是需要付出代價,特朗普想要掀翻這個體系,想要甩掉這個日益沉重的貿易包袱。
然而,解決這一問題的答案並不在關稅壁壘或談判桌上,而在技術革命的交匯處——AI 與 Web3。
AI 時代的「種姓制度」
我想沒人會否認 AI 正在重新定義生產力邊界。從 ChatGPT 到 Grok 3,從自動駕駛到工業機器人,AI 的應用場景已滲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麥肯錫 2023 年的報告,AI 有望在 2030 年前將全球 GDP 提升 16%,但其代價是勞動力市場的劇變。
以下是幾個典型的場景:
當 AI 大規模採用後,新的人類社會將自動劃分爲三個等級,重現一種金字塔式的「種姓制度」。
第三類羣體——「無用之人」(useless class),如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Yuval Harari)所警告,可能成爲 21 世紀的社會危機核心。他們並非無能,而是被技術進步拋棄,無法在 AI 主導的經濟中找到立足之地。鐵鏽帶的工人只是這一趨勢的早期縮影,全球範圍內,數以億計的勞動力可能面臨同樣的命運。
這種分化不僅威脅個人生計,更動搖社會穩定。失業率的飆升可能導致犯罪率上升、民粹主義抬頭,甚至引發區域衝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一種全新的分配機制,超越傳統的福利體系,進入普惠基本收入(UBI)的時代。
UBI——AI 時代上帝的福音
普惠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是一種不附加條件的收入保障制度:無論貧富、職業或背景,每個人都定期獲得一筆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資金。UBI 的核心理念是「生而爲人,即有幸福生活的權利」,它旨在爲 AI 時代的社會裂痕提供緩衝。
AI 驅動的生產力激增將帶來財富的集中。科技巨頭和 AI 開發者將攫取大部分紅利,而被取代的勞動力則陷入困境。傳統的再就業培訓或福利救濟難以應對這一規模的衝擊:
UBI 則以簡單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極端貧困線爲每天 2.15 美元,若爲每人提供每月 100 美元的 UBI,全球年支出約爲 9 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 GDP 的 10%。雖然看似龐大,但在 AI 提升生產力的背景下,這一成本並非不可承受。
UBI 不僅保障生存需求,還賦予人類更大的自由:
然而,UBI 的實施面臨兩大挑戰:資金來源和分配機制。傳統的稅收和銀行體系在全球範圍內效率低下,且容易受政治幹預。而加密貨幣的出現,爲 UBI 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解決方案。
加密貨幣——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加密貨幣以其去中心化、無邊界和高效的特性,正是實現 UBI 的最佳工具。相比傳統金融體系,加密貨幣在技術架構和理念上與 UBI 高度契合。
加密貨幣的獨特優勢
真正的 Mass Adoption
反過來看,加密貨幣自 2009 年比特幣誕生以來,經歷了從邊緣到主流的轉變。然而,其大規模採用仍面臨障礙:性能的約束、監管不確定性,以及普通用戶的技術門檻。相比之下,UBI 可能是推動加密貨幣進入億萬用戶生活的關鍵方向,其影響力遠超 RWA 或支付應用。
RWA 的局限在於將房地產、藝術品等資產上鏈雖能提升流動性,但主要服務於高淨值人羣,難以惠及普通用戶。全球 RWA 市場規模預計到 2030 年達 10 萬億美元,但其社會影響遠不及 UBI 的普惠性。
Payfi 的瓶頸在於加密貨幣在支付領域的應用(如 BitPay、Lightning Network)受限於法幣的普及和監管壁壘。例如,Visa 每秒處理 6.5 萬筆交易,而比特幣主網僅爲 7 筆,難以取代傳統支付系統。
而 UBI 的規模將遠超於此,假設一個全球 UBI 項目每月向 10 億用戶發放 10 美元等值的代幣,年交易額將達 1200 億美元,足以匹敵 Visa 的交易規模。這種規模效應將推動加密貨幣從投機工具轉向日常經濟基礎設施。
要讓加密貨幣驅動 UBI 並實現大規模採用,需跨越兩大技術門檻:AI 的全面應用和區塊鏈的性能突破。這兩個進程可能需要 10 年時間,成果可能在 2035 年才會初步形成。
1. AI 技術爆發(預計 10 年)
AI 取代大部分工種需要以下條件:
根據 Gartner 的預測,2030 年 AI 將取代全球 30% 的現有工作崗位,釋放出足夠的財富支持 UBI。此時,社會對 UBI 的需求將達到頂峯。
2. 區塊鏈性能突破(預計 10 年)
當前區塊鏈的性能遠未達到 10 億用戶規模。例如:
要支持 UBI,區塊鏈還需進一步突破「不可能三角」(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擴展性)的平衡。
如果 UBI 與加密貨幣共舞,那麼加密貨幣將會是 AI 時代上帝對人類的恩賜,而中本聰就是耶穌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