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 動態 #创作者成长激励计划# 正式開啓!
發帖分享加密見解,解鎖 $2,000 創作獎勵與專屬流量扶持!
🌟 參與攻略:
活動期間,通過活動表單報名,隨後在 Gate.io 動態發布帖子即成功參與。
立即參與👉️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 任何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創作者們請盡情發帖!
🎁活動獎勵:
🔹榜單 Top40 及新人 Top10 可贏茶具套裝、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紀念章、合約體驗券等超$2,000好禮!
🔹上榜創作者還將解鎖AMA訪談、榮譽海報、V5標識、精選推薦、動態大使等流量扶持,助你提升社區影響力!
活動時間:2025年4月18日12:00 - 5月6日00:00 (UTC+8)
活動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創作者們,快來秀出你的加密觀點,贏獎勵、拿流量,登上創作榜!
全球債務崩壞下的加密貨幣新紀元:當法幣秩序瓦解時,BTC將成為終極避險資產?
原文標題:Don't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That What's Now Happening is Mostly About Tariffs
原文作者: Ray Dalio
原文來源:
編譯:Daisy, 火星財經
切勿誤認為當前局勢主要與關稅有關
此刻,各界理所當然地將大量注意力投向已公佈的關稅政策及其對市場和經濟的重大影響,卻鮮少關注引發這些關稅的深層原因,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大沖擊。請別誤會——儘管這些關稅政策的宣佈意義重大,且眾所周知是由特朗普總統推動,但多數人忽視了他能當選總統並實施這些關稅的根本背景。他們同樣忽略了驅動幾乎所有事態(包括關稅政策)的、更為重要的力量。
需要牢記的、遠為重大且關鍵的是:我們正目睹主要貨幣秩序、政治秩序和地緣政治秩序的經典崩壞。這種崩壞約莫一生僅遇一次,但在歷史上類似不可持續條件形成時,已屢次發生。
更具體地說:
1.貨幣/經濟秩序正在崩潰,原因在於現有債務規模過大、債務增速過快,而現有資本市場和經濟體正是由這種不可持續的高額債務支撐的。這種債務不可持續,源於兩大群體間的嚴重失衡:
a) 債務國-借款方(如美國)——因沉溺於舉債維持超額消費而負債累累,且仍在加速借貸;
b) 債權國-貸款方(如中國)——已持有過多債務,卻依賴向債務國-借款方(如美國)出口商品以維持經濟。
這種失衡正面臨巨大的修正壓力,任何形式的調整都將深刻改變貨幣秩序。例如,在逆全球化時代,主要參與者互不信任(美國擔憂被切斷必需品供應,中國憂慮無法收回應收款項),卻同時存在鉅額貿易逆差與資本逆差,顯然極不協調。這正是各方陷入某種"戰爭狀態"的結果——此時自給自足至關重要。歷史研究表明,此類風險在相似情境下屢次引發與當前同質的問題。
因此,舊有的貨幣/經濟秩序必須改變:中國等國家廉價生產商品銷往美國、積累美債資產,美國則從中方等國舉債消費、堆積鉅額債務的模式已難以為繼。更嚴峻的是,這種模式導致美國製造業衰退——既掏空了其中產階級就業基礎,又迫使其從日益視為敵手的國家進口必需品。在逆全球化時代,反映貿易與資本互聯的鉅額失衡必將以某種方式收縮。
此外,美國政府債務水平及其增速的不可持續性已不言自明(詳見拙著《國家破產的根源:大週期論》)。顯然,貨幣秩序必將通過重大顛覆性變革來消除這些失衡與過剩,而我們正處於這場變革的初期階段。此事對資本市場將產生連鎖經濟影響,具體分析容後再敘。
2.國內的政治秩序正在瓦解,原因在於人們在教育水平、機會水平、生產力水平、收入和財富水平以及價值觀上的巨大差距——以及現有政治秩序在解決這些問題上的無效。這些狀況表現為左右翼民粹主義者之間不擇手段的爭鬥,爭奪哪一方將擁有運行國家的權力和控制權。這正在導致民主制度的崩潰,因為民主制度依賴於妥協和對法治的遵守,而歷史表明,在我們現在所處的這種時期,二者都會崩潰。歷史也表明,在經典民主和法治被移除作為對專制領導的障礙時,強勢的專制領導人便會出現。顯然,目前不穩定的政治局勢將受到我在此提到的其他四股力量的影響——例如,股市和經濟的問題很可能引發政治和地緣政治問題。
3.國際地緣政治世界秩序正在瓦解,因為由一個主導力量(美國)主導、其他國家追隨的秩序時代已經結束。由美國主導的多邊、合作型世界秩序正在被單邊、強權至上的方式所取代。在這個新秩序中,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並正轉向單邊的“美國優先”政策。我們現在看到這一點體現在美國主導的貿易戰、地緣政治戰爭、科技戰爭,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軍事戰爭中。
4.自然災害(乾旱、洪水和大流行病)的破壞性日益增強,
5.而諸如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驚人變革將對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巨大影響,包括貨幣/債務/經濟秩序、政治秩序、國際秩序(通過影響國家之間在經濟和軍事上的互動),以及自然災害的成本。
我們應當聚焦於這些力量的演變及其相互影響機制。
正因如此,我敦促諸位:切勿讓諸如關稅政策等吸引眼球的戲劇性變化,轉移你們對這五大核心力量及其互動關係的關注——它們才是驅動"整體大週期"變革的真正動因。若被這些表象分散注意力,你將:
a) 忽視這些核心力量的條件與動態如何催生了這些新聞事件;
b) 未能深入思考這些新聞事件將如何反作用於核心力量;
c) 偏離對"整體大週期"及其驅動要素典型發展軌跡的追蹤——而這恰恰能預示未來走向。
我還呼籲諸位深入思考那些至關重要的關聯性。例如:特朗普的關稅行動將如何影響——
貨幣/市場與經濟秩序(產生破壞性衝擊);
國內政治秩序(可能削弱其支持基礎從而造成動盪);
國際地緣政治秩序(在金融、經濟、政治及地緣層面引發多重顯見破壞);
氣候問題(一定程度削弱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技術發展(對美國產生某些積極影響如促進技術生產迴流,但也帶來諸多危害,如干擾支撐技術發展的資本市場,其餘負面影響不勝枚舉)。
分析時需謹記:當前局勢不過是歷史上無數次重演的現代版本。建議研究過往類似情境下政策制定者的應對措施,以預判其可能採取的行動,例如:
暫停向"敵對國家"償付債務
實施資本管制阻止資金外流
開徵特別稅種
其中不少措施在不久前還難以想象,故我們更需剖析這些政策的運作機制。
貨幣秩序、政治秩序及地緣政治秩序的崩壞,通常以經濟蕭條、內戰或世界大戰等形式呈現,繼而催生新的國內治理秩序與國際交往規則——這種週期性崩潰與重建已在歷史上反覆上演,實為最需透徹理解的本質規律。我在《應對世界秩序變遷的原則》一書中對此有詳盡闡述,其中將"整體大週期"劃分為六個清晰階段,呈現新舊秩序更迭的全景。該書提供的詳實框架,可助你精準比對當前事態與典型週期軌跡,從而判定所處階段及未來走向。
當我撰寫那本書及其他著作時,我曾希望——至今仍抱此願——能夠:
1)幫助政策制定者理解這些力量並與之互動,從而制定更優政策以取得更好成果;
2)協助那些雖無法單獨但可集體影響政策的個人妥善應對這些力量,為自己及其關心之人爭取更佳結果;
3)鼓勵與我有不同見解的智者開展開放而深思的交流,使我們都能共同探尋真相及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