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io 推薦話題每日發帖活動 #关税政策后市场分析#
💰 請帶上話題 #关税政策后市场分析# 發帖,將從中篩選5位優質發帖者每人獎勵$10點卡。
4月3日,特朗普在凌晨會議中宣佈關稅基準為10%時,比特幣一度飆升至88,000美元,刷新3月25日以來高點,漲幅超過5%。然而,隨後他宣佈將對與美國貿易不平衡的約60個國家徵收額外關稅,導致比特幣回吐大部分漲幅,跌破82,500美元。
你認為關稅政策將如何影響未來市場走勢?投資策略應如何調整?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活動時間:4月3日15:00 - 4月4日15:00 (UTC+8)
⚠️注意事項:
1.發帖時僅使用一個話題 #关税政策后市场分析#
2.禁止抄襲,鼓勵原創內容
3.字數要求至少30字以上
看了這組數據 只能說香港加油吧......
作者:C Labs 加密觀察
最近孫哥的公開維權其實給香港加密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個事情其實很簡單:
FDT把穩定TUSD的4.56億美元儲備金,投向高風險且流動性低的資產,比如製造廠和礦山,而非按穩定幣慣例持有現金或國債。
而此事的誇張之處就在於TUSD號稱有審計,但是這個審計並沒有什麼用。
審計報告只驗證某一時點的賬戶餘額,卻不檢查資金流向或投資構成。
FDT把4.56億美元投向礦山和製造廠,這種高風險操作居然沒被發現,審計顯然失靈。
不過在香港,不僅合規機構的賬目有貓膩,就連香港政府的財務數據都有值得深入探討的地方:
就是香港政府的財務數據,這個數據可以直接在香港財政司的網站下載,鏈接我放在底部“點擊原文”可以查看。
在說明這組數據之前,我先放一張圖片:
這是香港財政司給出來的財政預測,表示香港政府的赤字正在減少,而且在三年以後就會開始盈餘。
看起來趨勢不錯吧?
但是這張圖也隱藏了一個小祕密,理論上說,香港的財政報告應遵循IMF發行《政府財政統計手冊》(GFSM)及本地會計準則。在這些準則下,政府收入和支出的定義有明確區分:
也就是說,赤字=收入-支出(含利息支出),和借款應該沒有關係
但是香港政府公佈的赤字=收入+借款-支出
如果剔除掉借款,香港政府的赤字是這樣的:
如果畫成曲線圖就是:
按這個趨勢看,香港政府把赤字轉正的主要手段,可能就是加大借款量了...
因為根據香港政府公佈的25/26財年預算,收入-支出的差額是-1629億港幣,而預算公佈的赤字只有六百多億。
這中間的一千億目測還得靠發債...
香港在疫情前是不怎麼借債的,而且經常會償還一些債務。
因為香港和美國不一樣,美國發行的美債,自己印錢就可以還了。
而港幣作為美元穩定幣,需要和美元綁定7.8:1的兌換比例,因此香港政府借的錢,是不能靠自己印錢償還的。
香港作為加密中心,如果不把自己的賬理清楚,作為監管方去監督別人,總感覺有點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