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組數據 只能說香港加油吧......

robot
摘要生成中

作者:C Labs 加密觀察

最近孫哥的公開維權其實給香港加密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個事情其實很簡單:

FDT把穩定TUSD的4.56億美元儲備金,投向高風險且流動性低的資產,比如製造廠和礦山,而非按穩定幣慣例持有現金或國債。

而此事的誇張之處就在於TUSD號稱有審計,但是這個審計並沒有什麼用。

審計報告只驗證某一時點的賬戶餘額,卻不檢查資金流向或投資構成。

FDT把4.56億美元投向礦山和製造廠,這種高風險操作居然沒被發現,審計顯然失靈。

不過在香港,不僅合規機構的賬目有貓膩,就連香港政府的財務數據都有值得深入探討的地方:

就是香港政府的財務數據,這個數據可以直接在香港財政司的網站下載,鏈接我放在底部“點擊原文”可以查看。

在說明這組數據之前,我先放一張圖片:

這是香港財政司給出來的財政預測,表示香港政府的赤字正在減少,而且在三年以後就會開始盈餘。

看起來趨勢不錯吧?

但是這張圖也隱藏了一個小祕密,理論上說,香港的財政報告應遵循IMF發行《政府財政統計手冊》(GFSM)及本地會計準則。在這些準則下,政府收入和支出的定義有明確區分:

  • 收入(Revenue):主要包括稅收(如利得稅、薪俸稅、印花稅)、土地出讓金、公用事業收費、投資收益等。這些是政府的經常性或非借貸收入。
  • 支出(Expenditure):包括經常性開支(如薪資、福利)和資本開支(如基建項目)。
  • 赤字(Deficit):通常指總支出超過總收入的部分,即“綜合赤字”。
  • 借款(Borrowing):如發行政府債券(綠色債券、基礎設施債券等),被視為融資活動,而非傳統意義上的“收入”。

也就是說,赤字=收入-支出(含利息支出),和借款應該沒有關係

但是香港政府公佈的赤字=收入+借款-支出

如果剔除掉借款,香港政府的赤字是這樣的:

如果畫成曲線圖就是:

按這個趨勢看,香港政府把赤字轉正的主要手段,可能就是加大借款量了...

因為根據香港政府公佈的25/26財年預算,收入-支出的差額是-1629億港幣,而預算公佈的赤字只有六百多億。

2025-26政府總收入及開支

這中間的一千億目測還得靠發債...

香港在疫情前是不怎麼借債的,而且經常會償還一些債務。

因為香港和美國不一樣,美國發行的美債,自己印錢就可以還了。

而港幣作為美元穩定幣,需要和美元綁定7.8:1的兌換比例,因此香港政府借的錢,是不能靠自己印錢償還的。

香港作為加密中心,如果不把自己的賬理清楚,作為監管方去監督別人,總感覺有點怪怪的。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CriptoWallvip
· 04-05 05:47
保持堅強 💪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