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Fi 爲何不香了?

robot
摘要生成中

原文作者:Geek

原文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轉載:Luke,火星財經

如果我們已迎來 InfoFi 時代的終結,或是正一步步逼近這個節點,我並不會感到意外。

自 InfoFi 興起以來,許多人借此賺取了可觀的收益,有人累計賺了 5 位數,有人甚至賺到了 6 位數。但如今,一些信號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門檻規則變更

嚴格來說,我並不認爲 Kaito 這次升級完全是件壞事,它或許能有效杜絕大量帳號用 AI 生成劣質內容 「刷量」 的行爲,同時提升內容質量。

但升級後,不僅小號受到衝擊,許多大號也未能幸免。這導致大量依賴 Kaito 的用戶選擇離開,因爲升級後,他們幾乎沒有機會再通過平台賺到錢。

對此,一些項目方選擇取消門檻,以吸引小號入駐。這恰恰說明:在大多數情況下,小號羣體是至關重要的。

我的看法是:Kaito 似乎對這次升級的方向感到困惑,而且很多項目方顯然不喜歡這種 「門檻限制」。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幾個月裏,Kaito 的表現一直相當出色。

代幣分配方案拉胯

對於內容創作者(yappers)而言,如今常規的 0.5%-1% 代幣分配比例已遠遠不夠,因爲這些代幣上線時的估值往往很低。

早期,有些帳號通過 1-2 個月的推廣活動就能賺到 4-5 位數收益;而現在,即便是參與 3-6 個月的活動,也只能賺 3-4 位數,這讓很多人感到心灰意冷。

甚至連頭部帳號,即便產出了優質內容,也很難賺到可觀的 4 位數收益。

這對依賴 InfoFi 的創作者來說爲何是壞消息?在 InfoFi 興起之前,許多創作者作爲品牌大使或 KOL 推廣內容,就能獲得不錯的收入。而現在 Kaito 上的項目方給出的報酬,根本無法與外部合作相提並論 。鑑於這一事實,越來越多創作者選擇離開 InfoFi 平台,也就不足爲奇了。

「Capital Launchpad」 主導地位凸顯

7 月 22 日,Kaito 的 「Capital Launchpad」正式上線,首個上線項目是 Espresso,隨後有更多項目陸續入駐。

對 Kaito 而言,這無疑是個不錯的產品,但我也有幾點擔憂:

通過 Kaito 首次代幣發行的項目,至今沒有一個在公開市場上線;

這些項目均未公布上線日期;

大多數項目的估值過高,且代幣解鎖方案對投資者不友好。

我的補充觀點:Kaito 最初是專爲 InfoFi 打造的平台,後來才決定增加額外的平台功能(如 Launchpad),這本身是很棒的嘗試。但最近,越來越多項目選擇入駐 「Capital Launchpad」,而非參與 「創作者排行榜」。對於一個 InfoFi 平台來說,這種趨勢顯然不太樂觀。

不過,這只是我觀察到的明顯現象,似乎沒多少人對此提出質疑。

項目方更傾向於與 KOL 直接合作,而非通過 Kaito 平台

這一點很明顯:項目方已不再那麼熱衷於參與 InfoFi 合作了。

最近,Zachxbt 發布了一個谷歌表格,列出了一批從某項目方獲得報酬的帳號。我提及此事並非因爲驚訝,而是因爲這些報酬金額相當可觀,尤其是與 Kaito 「創作者排行榜」 上的項目相比。

我相信,這已經讓不少人意識到:除了 InfoFi,還有很多賺錢的方式。而人性的現實是 「想盡辦法多賺錢」,因此我認爲這對 Kaito 構成了直接競爭。

KAITO-5.0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